藩鎮割據,推進唐王朝走向覆滅的深淵

聖讀史話 發佈 2023-03-24T03:37:27.156397+00:00

安史叛亂在唐中央政府和廣大人民的聯合反擊下,內訌迭起,結果終於遺敗。但是,唐王朝的平叛很不徹底,安史餘部還保持著相當大的勢力。

安史叛亂在唐中央政府和廣大人民的聯合反擊下,內訌迭起,結果終於遺敗。但是,唐王朝的平叛很不徹底,安史餘部還保持著相當大的勢力。代宗為求得暫時的苟安,採取了姑息妥協的政策。

對參與叛亂的「東京及河南、北受偽官者,一切不問」,並將河北之地分授安史降將,任為節度使。在平叛過程中,唐中央還對內地掌兵的將領或地方長官,多加節度使、觀察使稱號。

這樣,安史叛亂雖然平息,但天下盡裂為方鎮,「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形成了藩鎮割據局面。

據記載,當時全國有藩鎮42個,實際上遠不止此。諸藩鎮中以河北三鎮(成德、盧龍、魏博)勢力最大,為患最深。

成德軍節度使為張忠志,後賜名李寶臣,治恆州(今河北正定),統有恆、定、易、趙、深、冀6州,占據河北中部和南部。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為李懷仙,治幽州(今北京),統幽、營、平、薊、媯、檀、莫7州,領有今北京、河北東北部及遼寧西部地區。

魏博軍節度使為田承嗣,治魏州(今河北大名),統有魏、博、德、滄、瀛5州,占據河北、山東、河南交界地區。

大曆八年,相衛節度使薛嵩死後,田承嗣又乘機襲取其地。三鎮節度使原屬史思明的叛將,他們「雖稱藩臣,實非王臣」,名義上歸順朝廷,但其實各握強兵,並不服從中央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皆自專之」,自署將吏,租賦也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

朝廷無力過問,只是採取姑息政策。節度使的職位往往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有時部將殺主帥以自代,有時由部下推為「留後」,唐中央只能事後追認。由於這三鎮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稱為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

除河北三鎮外,與中央長期對峙、割據的重要藩鎮還有:淄青鎮,治青州(今山東益都);淮西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宣武鎮,治汴州(今河南開封);澤潞鎮,治潞州(今山西長治);滄景鎮,治滄州(今河北滄州)。

這些藩鎮多仿效河北三鎮,專橫跋扈,割據稱雄,甚至對朝廷修一城或增一兵都深感不滿,「輒有怨言,以為猜貳,常為之罷役」,但在自己境內整日修築堡壘,繕兵工事。正所謂「雖在中國名番臣,而實如蠻貊異域焉」

在中原、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還有諸多其他類型的藩鎮。

中原地區的藩鎮大體處於中間狀態,如宣武、武寧、忠武、河東、河中、河陽等。它們的軍將有時也驕橫跋扈,軍中偶爾也發生兵亂,有時與朝廷發生摩擦,但大體上還服從中央的政令,節度使的任免基本上由朝廷控制,不能視為割據狀態。

西北地區的藩鎮如鳳翔、邠寧、同華、涇原諸鎮,具有屏障關中的作用,其他如廓坊、振武、天德、銀夏、靈武及西南地區的山南、東川、西川、黔中、桂管、安南、嶺南等,多是為防止周邊少數民族的人侵而設置的。

東南地區如浙東、浙西、宜貅、淮南、江西、鄂岳、福建、荊南等,是唐王朝直接控制的落鎮,它們穩定地提供財賦來源,為唐後期中央王朝的立國之本。

此外,鳳翔、劍南東西川及淮南等「宰相迴翔之地」也是唐王朝至為倚重的地區。

為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多數藩鎮在境內實行殘暴的統治。田承嗣在魏博「重加稅率」,按農戶人日的多少徵發兵役,致使「老弱事耕稼,丁壯從征役,擁有軍隊10萬,牙兵也有萬人。

淄青鎮李正己「為政嚴酷,所在不敢偶語」。淮西鎮吳元濟「禁人偶語於途,夜不然燭,有以酒食相過從者罪死」。

為鞏固各自統治,伺機發展壯大,各藩鎮都拼命擴充軍隊,並挑選精勇者組成「牙兵」,牙兵既是節度使的親信,也是藩鎮軍隊的武裝核心。他們多「父子相襲,親黨膠固」,勢力盤根錯節。

生活上皆待以「豐給厚賜,不勝嬌寵」,這也使牙兵驕橫異常,「其凶戾者,強買豪奪,逾法犯令,長吏不能禁」。對於不合他們心意的節度使,牙兵甚至驅逐或殺死主帥,而另立新主。牙兵的暴橫難制是影響藩鎮動盪混亂的重要因素。

藩鎮與中央以及藩鎮之間,都存在一定的矛盾。有時為爭奪土地和財物,藩鎮之間兵戎相見,互相攻伐。

但當朝廷對地方採取措施時,各藩鎮往往互相聲援,聯合起來對抗中央,以致經常出現「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又其甚則起而弱王室」的現象,使唐後期的政局極為動盪不安。

唐中央曾多次對藩鎮進行鬥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德宗時期「四鎮之亂」和憲宗時期的「元和削藩」。

建中二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襲位,唐德宗意欲裁抑藩鎮,加強中央集權,故不予批准。於是李惟岳與魏博節度使田悅(田承嗣之侄)、淄青節度使李納(李正己子)、山南東道(治今湖北襄陽)節度使梁崇義聯合起兵反唐,史稱「四鎮之亂」

德宗調河東節度使馬燧、盧龍節度使朱滔、昭義節度使李抱真、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宣武節度使劉洽等鎮出兵平叛。梁崇義、李惟岳兵敗被殺,田悅、李納亦遭重創。

但盧龍鎮節度使朱滔和成德鎮降將王武俊為了爭權奪地,又勾結田悅、李納發動了叛亂。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叛亂隊伍,自稱天下都元帥,致使叛亂規模越來越大。

建中四年,德宗抽調駐防京西的涇原(治涇州,今甘肅涇川)兵出關平叛,但涇原兵途經長安時,因搞賞菲薄譁變,攻人長安,德宗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涇原兵擁立軟禁京師的太尉朱泚(朱滔之兄)為主,稱秦帝於長安。

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兵救援德宗,但到長安附近,亦與朱泄聯合反叛。興元元年,德宗不得已從奉天逃到梁州(今陝西漢中)。以後,德宗依靠李晟、馬燧等將領,終於收復了長安,消滅了朱泚、李懷光等叛軍。

李希烈為部下毒死。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等也與德宗相妥協,這場叛亂勉強得以平息。「四鎮之亂」以後,德宗只好採取姑息政策,再也沒有力量與藩鎮進行鬥爭了。

唐憲宗即位後,由於兩稅法的長期實行和江淮財賦的大量轉運,使唐王朝的財力增強,憲宗英明果斷,展開了裁抑藩鎮的鬥爭。

元和元年,唐憲宗討平了西川節度副使劉辟的叛亂。元和二年,又平息了鎮海節度使李綺的叛亂。元和七年,魏博鎮發生內訌,節度使田弘正主動歸順,自是50年「不沾王化」的魏博鎮重歸唐朝所有。

這使河北的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由此加強了朝廷在與藩鎮鬥爭中的地位。元和九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並派兵四處攻掠,「狂悍而不可遏」。憲宗決定對淮西用兵。

元和十二年七月,宰相裴度受命奔赴淮西,與隨鄧節度使李愬等,大舉進攻吳元濟。李愬率兵9000人,雪夜行軍130里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吳元濟,平定了淮西叛亂。

淮西平定後,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和盧龍節度使劉總也先後歸順朝廷。元和十四年,朝廷又消滅了淄青李師道的勢力。至此,其他藩鎮也都向唐中央表示服從。「元和削藩」出現了唐朝暫時的統一局面,史稱「元和中興」。

但是,元和削藩只是暫時地限制藩鎮勢力,藩鎮割據的基礎也沒有摧毀,因此,這種表面上的統一局面並不能維持多久。元和十五年,唐憲宗被宦官殺死。

次年成德、盧龍兩鎮發生兵變,河北三鎮相繼叛唐,其他藩鎮相繼恢復割據。此後,唐中央雖然多次策劃削藩,但收效不大,全國大體仍處於「無地不藩,無藩不叛」的割據狀態中。而藩鎮割據林立的局面,一直延續到唐朝滅亡。

藩鎮割據破壞了國家的統一,削弱了中央集權,也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連續不斷的戰爭,使政局動盪不安,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橫遭兵禍,生活極端困苦。

無論是在唐朝的控制區,還是藩鎮的轄區,人民承擔的賦稅、兵役、勞役及所受的剝削都十分沉重,使階級矛盾日益尖銳,進一步加深了唐後期的社會危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