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源頭 葛洪故里

金陵句容 發佈 2023-03-24T10:18:21.243822+00:00

秦淮河,歷史上最通常的說法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東巡時,渡長江路過金陵,發現這一帶有「王氣」,於是下令鑿金陵之山阜以破「王氣」,引淮水與長江溝通,因此稱之為「秦淮河」。

秦淮河,歷史上最通常的說法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東巡時,渡長江路過金陵,發現這一帶有「王氣」,於是下令鑿金陵之山阜以破「王氣」,引淮水與長江溝通,因此稱之為「秦淮河」。但2010年新出版的南京地方史長卷《金陵全書》卻顛覆了這一說法,其根據出自《建康實錄》中的一段記載:「秦淮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不類人工,疑非秦皇所開」,從而揭開秦淮河起源之謎。


秦淮河有南北兩個源頭。宋代進士張敦頤所撰《六朝事跡編類》 卷五記載:「其淮水名龍藏浦,上有二源,一源發自華山,經句容西南流; 一源發自廬山,經溧水西北流,入江寧界,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北源(也稱東源)出自句容縣北的武岐山,流經句容縣城,稱句容河。南源溧水河,來自溧水縣東南10公里的東廬山,經溧水縣城和江寧銅山、祿口、秣陵、龍都,流到西北村附近。兩源匯於江寧縣西北村後稱秦淮河。秦淮河北流經東山鎮入南京市,至通濟門外九龍橋分為兩支:一支由東水關入城,經城南夫子廟一帶出西水關,為內秦淮河;一支由通濟門流經長干橋、中華門繞行城外,為外秦淮河,是秦淮河幹流。兩支在西水關外合流,過草場門在三汊河入長江。



《乾隆句容縣誌》記載,北源句容河的源頭在華山(寶華山)北,自戒公池一澗北下,匯天井、楊柳二泉,為秦淮河之源。寶華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時黃花滿山而得名,因古時「花」和「華」通用,亦名華山。它位於南京東郊龍潭鎮東南,面積25平方公里,距南京市35公里,最高峰大華山海拔437.2米,是寧鎮山脈中唯一可與鐘山相媲美的名峰。山上共有36座峰巒,似36片蓮花瓣,擁有「二龍四池七台九洞十二泉」之勝景,素有「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四大奇觀。


寶華山上的隆山寺歷經1500餘年的滄桑,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傳戒道場,最興隆時有僧人3000多,全國70%的僧民到此受戒。寶華山亦稱「律宗第一名山」,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南朝蕭梁天監元年(502年),金陵聖僧寶志和尚登山結庵,講經訪佛,此山遂名聲大噪,由於人們對高僧寶志的尊崇,寶志圓寂後,遂改稱華山為寶華山。寶華山群山環抱,峰巒疊翠,林繁木茂,高聳入雲,很是壯觀。北源的天井、楊柳二泉雖然都是涓涓細流,卻是秦淮河最遠的發源處之一。

在現如今的寶華山景區,其間所建的樓台亭閣,上面書有醒目的四個大字「秦淮之源」。天井、楊柳兩泉之水因受蟠龍山等山所隔,只好南流,匯集空青山、武岐山、葛山、老虎山、大華山等諸山之水,形成句容河,圍繞句容城向西。《江寧縣誌》載,句容河占據秦淮河流域面積的48%。地質學家也證實,遠在7千年前,就有秦淮河自然河流的雛形,涓涓細流孕育了句容河兩岸豐富的原始文化,沿句容河發現原始村落遺址30處,已通過考古發掘得到證實的,有著名的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遺存——丁沙地遺址; 湖熟文化遺存—城頭山遺址、白莽台遺址等。

句容地處寧鎮山脈,東、南、北三面高山丘陵崗坡起伏,西南大部分是圩區,地勢低洼,一旦山洪暴發,均向該地區沖入,這塊地區形成了囤水灘區,這個囤水地區即句容的赤山湖。

從句容的地形來看,是以丘陵山區為主的地區,素稱是「五山、一水、四分田」。


句容境內的水系有三:一是北部沿江地區的寶華鄉、下蜀鎮以及亭子鄉部分地區為沿江水系,乃北部山巒分水嶺以北的山洪流入便民河、大道河直入長江。這一水系占總面積的11.8%;二是東部的東昌鎮、白兔鎮,以及春城鄉、陳武鄉、行香鄉三鄉一部分地區的山水由洛陽河、勝利河、通濟河進入太湖,謂之湖西水系,占總面積的19.3%;


另一水系是餘下各鄉鎮的山水去向,如寶華山、大華山、九華山南部的山水經黃梅河、湯水河流入秦淮河;大華山東部、空青山、武岐山、荊條山、涼帽山等的山水經普渡橋地區(即今之北山水庫的庫區)直往解巷河經大卓廟、下蔭垻、房家垻通過句容河(原名秦淮河,後把屬句容境內的河段改名為句容河)流入秦淮河;東南方的茅山山水由茅山河流入赤山湖;方山(句容的方山)、磨盤山、老人山、大王山、馬山、丫髻山、瓦屋山的山水由浦溪河、李塔河、天王河流入赤山湖;浮山、虬山的山水通過經村的溪流進入赤山湖。



赤山湖囤留的水再通過赤山閘開閘放入秦淮河,這一水系全入秦淮河故為秦淮水系,占總面積的68.9%。現在的赤山湖經治理,改浚出南、中、北三條河,名為秦淮北河、秦淮中河、秦淮南河。赤山湖基本上已不是以前的囤水灘局面,形成了漁場。還有些地區也依山建庫、開塘築壩,改善了蓄水條件,而水的去處仍流入秦淮河。因此,句容秦淮水系注入秦淮河水量為最多,是秦淮河水的主源頭。

追溯其上游,秦淮源頭應在寶華山天井泉、楊柳泉。所謂河流源頭,就是從人海(江)口起,向上游尋根到最遠處,此處哪怕是涓涓細流,滴滴之泉,乃是奔騰江河發育處,是源頭。

從寶華的天井泉、楊柳泉之水流向江寧縣方山腳下西北村,直到流入長江,長度是最長的,所以秦淮河與句容的水系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


葛洪故里 下蔭道人橋


葛洪是地地道道的句容人,毫無疑義。這在《晉書·葛洪傳》《至大金陵新志》《弘治句容縣誌》都有明確記載。《晉書·葛洪傳》載:「葛洪字稚川,丹楊(指丹陽郡)句容人。」《至大金陵新志》載:「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弘治句容縣誌》載:「晉葛洪,字稚川,句容人。吳葛玄之從孫。」葛洪《抱朴子外篇·自敘》(以下簡稱《自敘》)中,葛洪亦自陳籍貫為「丹陽句容」。

葛氏家於句容,已成定論,但至於具體在句容哪個鄉鎮,哪個村莊,也就是在句容的具體位置,葛洪《自敘》中未見交代,許多研究文章更無說法,一直很模糊。

遺憾的是,由於歷史上句容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造成的破壞,葛洪故居遺址和所涉及資料已消失殆盡。

有人根據葛玄為葛洪的從祖推斷,葛洪家具體位置應當是在句容縣的都鄉吉陽里。陶弘景《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中記載有葛玄家的具體位置:「丹陽句容都鄉吉陽里人。」說葛洪與葛玄既是一個家族,則葛洪也應是丹陽句容都鄉吉陽里人。古吉陽里屬臨泉鄉,今天郭莊鎮一帶。《弘治句容縣誌》載:「臨泉鄉,在縣西南五十里。」

有史料載,葛洪出生地在句容城北十里處(原大卓下蔭村)的一個小村子裡。《乾隆句容縣誌》古蹟名勝記載更清楚:「葛仙公舊宅在縣北門八里許,乃稚川(葛洪)拔宅飛升之所,今改為小庵,供奉仙翁。」



下蔭實際上是「下營」。東晉時候,為保衛京城南京,陶侃在句容北門一帶安營紮寨,於城北今城上村建城,並設上、下兩個軍營,一個「上營」,一個「下營」,後建村名以營定名。由於「營」誤寫為「蔭」,就成了下蔭、上蔭。史志上「營」又寫作「應」。上應、下應為里「里」相當於現在的行政村,時屬孝義鄉。

下蔭位於句容城北十里,村南面有個道人橋自然村。道人橋村距下蔭二里,距句容城約八里。道人橋是下蔭南面的一個小村子,雖然史料並未點明具體村名,但按地理方位,道人橋與史料記載村莊契合。道人橋自然村現屬開發區(黃梅街道)下蔭行政村。

葛洪修道煉丹,是個道士,道士在句容亦俗稱道人,於是在他的故里將一座橋命名為道人橋,後村以橋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