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與陰陽的文化區別
徐懷清/文
人們對社會發展的過去經驗、現實的遵循和未來的展望,產生的思想意識及其社會成果,以及所體現的人類社會的內在精神實質與物質創造。歸根結底,就是一種文化的生成、傳承、應用和認識,是一種文化的提升或倒退的表現。
誰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是我們的優勢,但也有很大的負擔。因為,一旦陷入到文化的迷失和病態,或是自我陶醉,或是優越感的自負,不能自拔,不能自省,這是很危險的。文化有高尙、也有卑劣,優秀的與腐朽的,正義的與邪惡的,都是人性的不同表現。
這裡有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歷史上的陰陽文化的腐朽、卑劣和墮落,所造成的惡果,真的是觸目驚心。直到今天的人們,還是神魂顛倒在陰陽神化和迷信之中,津津樂道、誇誇其談,崇拜的是五體投地,豈不可悲。
在這裡我們簡單的梳理一下太極文化的正義與陰陽文化的醜陋,提醒示義,明辨是非,以饗讀者!
1)太極文化的本根
分不清太極與陰陽的文化意義,不懂得太極文化與陰陽文化的歷史來歷,不懂得陰陽迷信的愚蠢,不知道太極本體的真義,這是現代人的文化的迷失和悲哀,也是陰陽文化糟粕泛濫的最明顯的表現。
太極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本根、文化的靈魂、文化的正宗,這是人所共知的,不容置疑的。伏羲氏創製太極八卦,以三爻為體,三分為八,一二三貫通,立三成體,太極化育萬物,萬化歸一太極。這是人類太極理念成熟的重要標誌,也是太極的整體性和秩序認識的根本,一脈傳承也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而這裡的太極文化主體和本義,與之陰陽是沒有半點關係的!
而後的太極《易》學的形成,是太極八卦的發揮,是在「三生八卦」的基礎上,「六分六十四卦」。這是太極裂變、瞬息萬變、萬變不離其宗,其最有效的說明。也是太極一體萬象、萬象紛呈,一本萬殊、殊途同歸的寫照。與之陰陽的顛來倒去、陰來陽去,真的沒有半點關係。
太極文化經過了太極易學的發揚光大,又得到了太極道學的發揮發展。在《老子》中所提出的「先天道」、「太上道」、「太一道」,都是對太極道的充實和完善。《老子》中表明:「道生一二三,三生萬物」,這是太極道的最基本運化秩序。同時也表明了「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準確定位陰陽是萬物的「負抱」,萬物的依附、附庸和附會。
這裡的太極文化,太極秩序,太極原理,太極思維,都表明了太極的本原、太極本體、太極本能,是實有的、實際的、確立的、確定的、正確的、正義的。與之陰陽文化、陰陽詭化、陰陽神化,沒有半點關係。
那麼,陰陽文化的把戲和胡扯,又是怎樣攀附、綁架和假冒太極的呢,這就要從陰陽文化、陰陽神化的形成和迷信說起!
2)陰陽文化的由來
陰與陽,原本是人們可以感知和認識的,是很普通的自然現象。陰陽的本義,是①要有個光源、②照射到物體之上、③產生出的向陽與背陰的自然現象。這裡的光源、物體、陰陽是三位一體的,缺一不可的,充其量的陰陽也就是光源的副產品,是萬物的「負抱」、依附、附庸和附會。
可是,歷史到了兩千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士大夫們開始拿陰陽開涮、戲弄、「取象比類」、打比方,矇事、糊弄人。直到戰國末期,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陰陽學、陰陽派,獨樹一幟,標新立異。這是陰陽文化正式形成的最主要標誌,並登上了社會政治文化的舞台。
鄒衍是【陰陽家】的祖師爺,是當之無愧的。正是鄒衍大學士總結了「諸子百家」的對陰陽的各類編排,而上升為「天道陰陽」,並與「五德終始」完美的結合,形成了社會朝代更替的政治學說,被諸侯國君王所信服。這也正是後世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由來。《史記·封禪書》說:「鄒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
從此,在士大夫們的倡導和編排下,什麼事物都要往陰陽上扯,也都能夠往陰陽上扯。於是就有了陰陽天文、陰陽星象、陰陽四季、陰陽曆法、陰陽地理、陰陽術數、陰陽鬼神、陰陽天道、陰陽人事,或是陰陽異化、陰陽詭化、陰陽神化,開始在社會上廣泛流行。陰陽怪異的人為自定義,陰陽的萬能的通天工具,被士大夫們極力推崇和普遍應用。
到了漢朝以後,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是對孔孟之道的「仁義、中正、禮樂」的反叛,這些統統都成為了次等品,一改而被陰陽的神化所統轄。董仲舒「陰陽災異」的政治理論學說,被漢武帝遵崇為國家治理的最高政治綱領,至此陰陽文化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於是,全社會都被陰陽思潮所覆蓋,人們的陰陽思想、陰陽觀念、陰陽心理、陰陽認識,成為了定局。在陰陽文化的統攝下,經學方面的太極為主體的《易經》,被改成了陰陽學的《易緯》;在中醫方面,陰陽成為了最大的病根,成為了治病的根本。
陰陽文化、陰陽異化、陰陽詭化,在經歷了以陰陽盜取《易》學中的「太極生兩儀」的兩儀,又以陰陽歸納和壟斷了萬事萬物的二性,從而陰陽可以堂而皇之霸凌天地間的二氣,也就終於完成了「陰陽二貨」的進程。並且還把陰陽吹噓為「天地之道」,萬物的根本,變化的父母,生殺的本始,通天的神靈。從此的陰陽文化,也就成為了社會文化的主流意識!而太極文化逐漸被排擠,淡化為山野民間的應用。
3)太極與陰陽的文化混淆
到了歷史上的兩宋時期,太極文化被官方、官學和有識之士,重新提到了重要地位。邵雍曾提出「心即是太極」,張載提出「太極氣學」,理學家提出「太極即性」、「太極即理」。這是太極理學的發端,也稱之為新儒家的太極道統。
而南宋的朱熹,是集太極理學之大成者,他対太極文化也曾有過許多的精闢論述。但最終朱熹還是沒有跳出陰陽文化的圈套,把太極定義為一種至高無上的理,而束之高閣,置之不理。卻把陰陽當成了理學的化身,並以陰陽之道取代太極文化,這才有了太極與陰陽的文化混淆。
朱熹以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為範本,又拿孔子《易傳》中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來說事。一會兒陰陽是形上之道,一會兒陰陽是形下之器,一會兒陰陽是法,一會兒陰陽是術。還說陰是仁、陽為義,又說陽是仁、陰為義,以陰為善、陽為惡,說陽為君子、陰為小人。總之,論萬物必定拿陰陽說事,而用陰陽剝奪了太極的主體,篡改了太極本義,喪失了太極自本自根的、自主核心和綱領,滯礙了太極秩序的一二三的貫通,也就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朱熹在朝中地位、學術地位和名望,陰陽理學受到官方的推崇,重新又成了社會文化的主流,這也是一種無奈!
朱熹理學,儼然又是把無端的陰陽顛來倒去,雲來霧去,牽強附會,胡扯了一番之後,決定太極就是陰陽,陰陽是一太極,太極不離陰陽,陰陽不離太極。這就是後世陰陽儒家用以陰陽之道綁架、篡改、冒充、取代太極文化的由來,朱熹堪稱為典範。而以太極為標榜,為名義,為幌子,卻拿陰陽開涮、神化、糊弄人,這應該是朱熹理學的一大特點。
由此,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現代人們所謂的「太極陰陽學」,陰陽太極論,太極陰陽圖,陰陽太極說,都是從宋理學中產生和矇混出來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種泥古不化,鸚鵡學舌,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很顯然這必定會使太極文化的主體喪失,而陰陽文化泛濫成災。致使現在一些不明歷史真相的人們,還真把陰陽之道,當成了天地之道,萬物的根本,變化的父母,生殺的本始,通天的神靈,迷信的是五體投地。
4)陰陽文化的破除
綜上所述,我們懂得了歷史上的太極文化不是陰陽文化,太極學說不是陰陽學說,太極之道不是陰陽之道,太極道派不是陰陽之流。於是,太極時空,太極生命,太極原理,太極思維,太極中醫,太極功夫,也就與陰陽沒有半點的關係。
其實,陰陽文化的破除也是很簡單的事。只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充分認識太極的實有、實際、正確、正義,明確太極是生命的本源、人身命根、丹田原動力,太極是化育生命的元氣,通天真氣,先天一氣。那麼,陰陽的詭化、神化、訛傳、迷信,陰陽對太極的攀附、綁架、冒充、取代,也就不攻自破了。
於是,我們全然知道,陰陽是光源照射到物體之上才能夠產生的現象,陰陽是光源的副產品,是物體的附庸、附會。也就不再拿陰陽胡拉亂扯,用陰陽蒙人、糊弄人了。
於是,我們懂得了陰陽的本義,就是陰陽的自然現象。人們不應該無端地拿陰陽去篡改「太極生兩儀」的兩儀,用陰陽去壟斷萬事萬物的二性,以陰陽的霸道冒充天地間的二氣,陰陽也就不是個「二貨」了。
於是,我們已經知道陰陽文化、陰陽神化,是對陰陽的訛傳、濫用,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迷信,也就不要再迷信陰陽了。
於是,我們知道陰陽文化、陰陽詭化,是人為的自假設、自定義、自認為,是一種套路,一種理路,一種思路,是與實際事務無關的。也就不用再拿陰陽說事,欺騙人了。
於是,我們知道中醫的治病,是實打實的,真治病的,解人痛苦的。也就不要拿陰陽裝腔作勢,以什麼陰陽為綱要,望病望陰陽,聞病聞陰陽,問病問陰陽,切脈切陰陽,治病治陰陽,用藥用陰陽,調理調陰陽,平衡平陰陽,拿陰陽自話自說,以陰陽自編自導,自己安慰自己吧。
於是,我們知道了傳統的陰陽文化是一種愚痴迷信,從此我們就不再迷信陰陽,改邪歸正,也就好了。
於是,我們知道了陰陽只是普通的自然現象,不應該以哲學的名義,人為自定義,自編排,自認為,自理解,自詮釋,自圈套,自欺欺人。也就不要再把陰陽往哲學上扯淡了。
5)小結
無論是一個人,一個集團,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的高尚是最大的善良,文化的卑劣是最大的腐敗,文化的優秀是無窮的動力,文化的墮落是衰亡的依據。
審視我們的文化本根,文化的靈魂,文化的正宗,明晰太極文化的高尚,太極文化的優秀,太極文化的精髓。而太極的自然、太極的自在、太極本體、太極原理、太極秩序、太極絕學、太極功夫、太極中醫、太極文化,這是我們文化的正宗,文化的靈魂,文化的本根。這也應該是一種共識,是不容置疑的。
那麼,陰陽文化又算什麼呢?人們拿無端的陰陽開涮、異化、詭辯、吹噓、神化、迷信,並用於綁架、篡改、假冒、取代太極文化,這本身就是一種無智、無稽、無賴的卑劣行徑。很明顯的陰陽文化,是醜陋的、墮落的、腐朽的、糟粕的,是傳統文化的最大病根。
陰陽文化如果不破除,太極文化的弘揚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徐懷清《太極文化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