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印度教改革運動的雙重性,對印度教育發展、民族意識的影響

安安聊史 發佈 2023-03-24T14:41:23.842385+00:00

19世紀的印度教改革進程曲折且漫長,在改革過程中,印度教上層知識分子以非暴力手段在積極地謀求宗教中各個派別之間的相互融合,是一場協調印度教各個派別之間矛盾的宗教改革運動;

一、19世紀印度教改革的特點

19世紀的印度教改革進程曲折且漫長,在改革過程中,印度教上層知識分子以非暴力手段在積極地謀求宗教中各個派別之間的相互融合,是一場協調印度教各個派別之間矛盾的宗教改革運動;從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的時代背景出發,印度教改革又是一場由民間發起的政治改革運動

面對外族統治的現狀,印度教的改革家們在改革過程中不僅讓這一場運動夾帶著濃厚的政治色彩,以此來積極地喚醒民眾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而且積極地將宗教改革理論付諸於實踐當中,這一切都對印度教的世俗化進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1.濃厚的政治色彩

林承節先生認為:「在宗教改革中夾雜著兩條路線:一是宗教改革運動,二是政治改良運動,兩者齊頭並進,各有側重」。作為改革過程中的政治改良運動,是一種政治意識上升為民族主義精神的體現,這就意味著印度教信徒在社會生活中需要尋求一種政治權利的保障,以此來擴展他們的社會生存空間。

達耶難陀深入旁遮普地區進行改革活動之所以取得成功,也是充分的利用了該地區印度教信徒希望在政治待遇上得到改善的心理。從13世紀開始,旁遮普地區的印度教信徒就生活在非印度教徒的統治之下,從內心深處而言,他們缺乏「一種使他們在艱難困苦中可以進行自我定位的激勵」。換而言之,他們缺乏一種屬於自己的政治文化傳統。

2.注重對社會實踐的探索

這場改革運動的實施在社會領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宗教改革家們致力於教義教規的改革;改善社會生活中的婦女生存現狀,積極吸納低級種姓者和賤民參加宗教集會活動,著手促進了印度教育的近代化。首先,在宗教的改革實踐中,改革者著重改革宗教儀式和教理教規。印度教的多神論和繁雜的祭祀禮儀,在社會生活中帶來了諸多不便。因此,簡化宗教儀式,去多神化,主張一神論的改革趨勢明顯。羅易主張梵作為最高實體,其他的什麼也不崇拜。達耶難陀認為「偶像崇拜應受到譴責」。

達耶難陀在領導印度教改革運動的同時,也將教育視為宗教和社會改革最重要的實踐推動力。在他看來,教育是印度復興和覺醒的關鍵,只有推行新式教育,才能振興印度。

因此,聖社在其影響之下,相繼開辦了許多高級中學、中等學校和小學,這些學校都面向下層民眾進行開放,這就使得近代印度的教育能夠普及到印度教社會的各個階層,逐漸打破了下層民眾在社會生活中蒙昧、混沌的思想,從而為宗教改革運動能夠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基礎。

3.宗教融合的趨勢明顯

宗教改革的過程中,各派的改革家們為了能夠將印度教信徒團結在自己的旗幟之下,積極地探索著各宗教派別之間的利益共同點,直至羅摩克里希那學說的出現,為印度教的教派分歧提供了解決方案,以此來打破宗教之間的界限,儘可能地去實現印度教內部的團結。

通過對羅摩克里希那學說五個方面的闡釋,可以看出,在近代印度的思想史中,羅摩克里希那提出了宗教和諧的理論,他提出一種名為「人類宗教說」的觀點,力圖通過該理論打破宗教之間的隔閡與界限,消除教派之間存在的分歧,以此來實現各個宗教的聯合與統一。羅摩克里希那學說為印度教文化走向統一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宗教之間的矛盾在彼此的共同追求之下得到相互地融合。

4.改革途徑的雙重性

19世紀的印度教改革又被稱為英屬印度宗教運動。改革所尋求的途徑有著雙重性特點,以印度教內外兩個角度進行劃分,可分為兩個途徑。從印度教內部而言,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運動。印度的精英階層,以知識分子為領導力量,秉持著改革印度教,復興印度文化的目的,領導進行了宗教改革。

羅易、達耶難陀、邦基姆、羅摩克里希那等在改革運動中的核心人物,均出身於婆羅門種姓,他們屬於宗教社會中的特權階層,仍然感受到了殖民壓迫帶給整個印度國家沉重的災難。

綜上所述,可以認識到,19世紀的印度教改革運動是藉助宗教改革的外衣,而進行的一場對於社會風氣、習俗的變革,它以啟蒙印度民眾的民族思想作為強大的精神動力,由近代印度的知識分子領導,走上了一條雙重途徑的改革路線。

作為一場宗教改革運動,它對印度教文化進行了重塑,在實踐中將印度教各個教派團結在宗教改革的旗幟之下;作為一場思想啟蒙運動而言,它普及了人人平等的人權觀念,但仍存在著一定的保守性;作為一場政治改良運動而言,它為19世紀以後印度所進行的民族主義運動營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

二、19世紀印度教改革的影響

印度教改革運動不僅只是一場宗教改革運動,在改革的進程中,傳統印度社會加快了向近代社會演變的腳步。因此,這一場宗教改革運動也是一場思想啟蒙、民族解放和社會改革運動。改革運動在客觀上宣傳了近代西方的人文主義精神,喚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甚至所產生的影響在當今的印度社會中仍能找到。

1.對印度教自身的影響

印度教改革運動推動了印度教走向集中統一,近代印度的發展向資產階級化的目標前進了一大步。印度教原來作為封建意識形態中的一部分,基於這段時期的改革,已經部分具備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性質。在改革家眼中,印度教改革運動成為了傳播資產階級思想的有效工具。

通過宗教改革的積極實踐,長期以來壓制著人們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各種清規戒律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資產階級所呼籲的平等、自由、博愛觀念在印度民眾中傳播開來,這在印度的思想領域產生了劇烈的變化,思想領域對封建社會展開的猛烈衝擊,對於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說印度教改革運動是19世紀發生在印度的「啟蒙運動」。傳播資產階級思想,使印度社會擺脫封建桎梏,客觀上也符合了近代印度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要求。

2.對印度傳統社會制度和習俗產生的影響

宗教改革運動的目的並不是要使傳統宗教改弦易幟,而是要使之更加符合當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在西方世俗化思潮影響之下的印度教引發了宗教上的變化,從而對19世紀的印度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社會效應。

1.對種姓制度的衝擊

2.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3.對印度教育發展產生的影響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改革家們意識到國家的興亡與國民教育程度和教育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深感教育的落後導致了國家的頹敗。羅易作為印度近代教育的首倡者,主張廢除中世紀的經院式教育,要求以英語為媒介,建立以傳授科學知識的新型教育體制。

他說:「如果要使英國處於無知的狀態,那麼就不允許用培根的哲學來取代中世紀經院哲學式的教育制度,因為這種制度能使無知永遠保持下去。同樣的道理,如果保持梵文教育制度成為英國立法院的方針的話,那麼,舊的梵文教育制度也將使我們這個國家永遠處於黑暗之中。但是,政府的目標是改善印度當地居民的生活,因此政府就應當支持建立一種更加自由、更加開明的教育制度,包括講授數學、自然哲學、化學、解剖學和其他各種有用的科學」。

改革家們對教育的需求,進而也刺激了理性思維在改革運動過程中的運用。他們積極創辦各種類型的學校,大力發展近代教育,並且主張教育必須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這就從側面激勵了民眾的現世主義精神;反對殖民者的奴化教育,主張印度人自己開辦學校,這就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印度人民民族主義意識的覺醒;反對只單純地學習傳統文化,要求將印度文化和西方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學習,這在思想意識上促成了學習知識從一元化向多元化發展的轉變。可以說,宗教改革在推廣近代教育、發展印度民族文化、傳播科學知識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4.對印度民族意識產生的影響

19世紀印度教改革是一場由近代印度知識分子主導發起的宗教革新運動,這場運動不僅使印度教從意識形態上由分裂走向統一,而且啟迪了印度民眾的民族主義意識。印度在民智漸開的大前提之下,民族主義事業也取得了蓬勃發展。

第一:知識分子主導的改革運動啟蒙了民族意識

第二:民族意識在民族文化復興思潮中的確立

三、結語

19世紀80年代後,印度教改革在民族主義運動的高漲情形之下,越來越脫離其最初的宗教改革意義。對於改革的方向到底是選擇復古還是西化,從改革運動的最後一個流派--羅摩克里希那學說中就可以看到,已經從理論上選擇了一種折衷、妥協的辦法去進行調和,這就說明了宗教改革對於復興印度而言,已經沒有任何出路了。但是,印度教改革運動在這一時期的印度,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予以否認的。

研究印度教文化仍然是深入了解印度的一把鑰匙,而改革是維繫文明繼續發展的動力。19世紀印度教改革運動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宗教改革與社會改革緊密相關,改革運動與民族解放運動相互促進。雖然印度教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多次改革,但是,19世紀的改革運動與以往的改革相比,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此次改革運動從一定程度上維繫了印度教文明的發展,又對印度近代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改革運動的發展對於印度社會走向現代化的過程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更加深入地研究印度教文化提供了又一方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