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今天我們應該怎樣讀《孫子兵法》

文匯網 發佈 2023-03-24T22:41:37.920070+00:00

《孫子兵法十八講》的主要內容是對古今兵家脈絡的梳理,以及從《孫子兵法》的淵源、思想性、版本學研究等方面進行闡述。

《孫子兵法十八講》《孫子兵法譯註》

黃朴民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孫子兵法十八講》的主要內容是對古今兵家脈絡的梳理,以及從《孫子兵法》的淵源、思想性、版本學研究等方面進行闡述。《孫子兵法譯註》的內容,包括對《孫子兵法》的題解、注釋、翻譯、札記和附錄等。

怎樣讀《孫子兵法》(導言節選)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為傑出的兵學著作,被人們尊奉為「武經冠冕」「百世兵家之師」「百世談兵之祖」,東漢末年大政治家、軍事家曹操強調:「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子所著深矣。」(《孫子注·序》)唐太宗李世民也認為:「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卷中)明代兵書《投筆膚談》認為:「『七書』之中,惟《孫子》純粹,書僅十三篇,而用兵之法悉備。」同為明代兵書的《武備志?兵訣評序》更指出:「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均十分恰當地概括了《孫子兵法》在中國兵學歷史上的地位和意義。其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它的很多合理內核,直到今天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僅對現代軍事理論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大借鑑意義,還滲透到軍事以外的領域,對商業競爭、企業管理、外交談判、體育競賽等也有深刻的啟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孫子兵法》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

一、走出閱讀中的五個誤區

那麼該怎樣來閱讀和掌握這部僅僅六千言左右的曠世兵書呢?這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長期以來,《孫子兵法》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經典,都是人們習學兵學的重點之所在,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的現象,宋代的葉適更是斷言《孫子兵法》一書必定「將傳之至於無窮」(《習學記言》)。充分說明了《孫子兵法》的文化魅力與思想影響是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然而,恰恰就是這種大熱,結果卻使得人們對其書的認知與理解出現了偏頗,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這種《孫子兵法》閱讀與詮釋上的弊端,大致有以下幾類表現:

1.歪曲原意,信口開河,郢書燕說,移花接木

即脫離孫子論述的語境,簡單地比附與迎合現實的需要,對孫子的某些觀點作無謂的拔高或任意的貶低,從而歪曲了孫子的原意與宗旨。這其實是對《孫子兵法》理論體系的閹割。例如目前關於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發揮,就天花亂墜,望文生義,背離了孫子說這句話的本意。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把「不戰而屈人之兵」吹捧為「不戰主義」「和平主義」。曾有人「稱道」《孫子兵法》不是討論打仗的,而是教人和平的,孫子是不戰主義者、和平主義者云云(參見服部千春《孫子兵法新校》,白山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這顯然是片面的解讀,抹殺了其「兵法」這一根本特徵。如果孫子是不戰主義者,他為什麼要寫《孫子兵法》?又為何把戰爭藝術寫得如此出神入化、獨步天下呢?

是否能夠從「不戰而屈人之兵」理論中演繹出「不戰主義」「和平主義」?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眾所周知,兵家在戰爭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是「慎戰」「重戰」,而非「去戰」「不戰」。孫子的原旨也是如此,其言「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孫子兵法·火攻篇》,以下凡引用《孫子兵法》原文,只標註篇名),並不是對戰爭本身的否定,而是主張在一定條件下對戰爭持謹慎的態度。這種態度既不同於儒、墨的「反戰」「非戰」立場,也和某些法家人物一味嗜戰、主戰有所區別。

至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思想為《孫子》的精髓,更有加以辨析的必要。對《孫子》整個思想體系作全面的、歷史的考察,同今天基於某種原因著重揭示《孫子》個別思想原則的意義,是兩個不同範疇和性質的問題。我們今天可以對「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意義作出很高的評價,但是如果把它歸納為孫子整個學說的初衷和真諦,則不符《孫子》全書的基本主旨。我們必須認識孫子「全勝策」與「戰勝策」之間的相互關係,必須對《孫子》的主導思想與其比較超越的全勝戰略思想加以區分。換言之,今天如何評價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思想是一回事,而準確把握其在《孫子》全書中的位置又是一回事。

2.偏頗簡單,片面膚淺,取其一點,不及其餘

這主要表現為對孫子兵學理論體系作斷章取義的總結,忽視了孫子理論主旨的全面性與系統性。《孫子兵法》的中心內容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似乎只有一個印象,即詭道,「兵以詐立」,兵不厭詐。所謂「非詐不為兵,蓋自孫、吳始。甚矣,人心之不仁也」(葉適《水心別集·兵權》),「兵流於毒,始於孫武乎!武稱雄於言兵,往往舍正而鑿奇,背義而依詐」(高似孫《子略·孫子》)。孫子的確講詭詐,但詭詐只是《孫子兵法》的一部分,絕不等於《孫子兵法》的全部。《孫子兵法》是一個綜合有機的體系。在軍事上孫子不僅僅講詭道,也講仁義。更何況孫子他並不單純就軍事而講軍事,而是將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因素加以綜合考慮。很顯然,許多人觀察事物、考慮問題往往是單向性思維,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總是人為地割裂孫子思想的內在邏輯體系,忘記或忽視了注重謀略與發展實力在孫子思想中乃是一個錢幣的正反兩面,是辯證的統一。他們只傾心於用計謀、施損招,而沒有充分認識到實力是計謀之「體」,計謀是實力之「用」,體用和諧,方能克敵制勝;他們流露出輕視實力建設的傾向,什麼「攻人以謀不以力,用兵鬥智不鬥多」「貴謀而賤戰」的種種高論大行其道,甚囂塵上。光講謀略而忽視實力建設,這無疑是中國傳統軍事文化中的一個很大弊端。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等同化。在好多人的印象中,《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就是一回事。什麼「借刀殺人」「指桑罵槐」「美人計」「走為上」之類,一鍋煮,統統劃歸到《孫子兵法》的名下。這一方面說明《孫子兵法》的確有巨大的名氣,家喻戶曉;另一方面也表明人們對《孫子兵法》的理解還是很粗淺、很模糊的,往往從陰謀詭計、詭詐欺騙的層面來詮釋孫子博大精深的軍事思想。

其實《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完全是兩碼事,所反映的是兩種兵學文化價值觀。《三十六計》從頭到腳貫穿著一個「騙」字,「瞞天過海」「趁火打劫」「無中生有」「上屋抽梯」「李代桃僵」「借刀殺人」,只要看看這些計策的名字,你就可以知道它們是多麼的陰損毒辣。說白了,《三十六計》是玩空手道的,做無本錢生意,賭徒心理。而《孫子兵法》的高明之處,便在於其思維的全面性、邏輯性、辯證性。它既講謀略,也講實力;既講詭詐,也講仁義;既講功利,也講道德。這正如清人孫星衍所言:「其書通三才、五行,本之仁義,佐以權謀,其說甚正……比於六藝,良不愧也。」(孫星衍等校《孫子十家注》序)

3.生搬硬套,亂貼標籤,對號入座,無類比附

這個問題在《孫子兵法》的閱讀引申與借鑑運用上特別突出,在經濟領域可謂泛濫成災。不少人把《孫子兵法》奉若神明,當作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將《孫子兵法》的兵學原理,動輒與經營管理等經濟活動加以聯繫,不分青紅皂白一一予以對應。這就屬於亂貼標籤,胡說八道。我們說《孫子兵法》對今人有啟示,這主要是就其思想方法論的意義而言,而不是指將孫子的具體用兵之法與經濟活動方鑿圓枘,對號入座。說到底,兵法,講的是用兵之法,是戰場上你死我活的一種鬥爭藝術,它的本質屬性是對敵而不是對自己人。戰爭的基本目的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為了戰場制勝,就不妨用詭詐的手段去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商業競爭乃是非對抗性矛盾,要講誠信,要講利益均沾。追求利益是應該的,也是允許的,但如果不擇手段,則違背公道人心,遲早會自食其果,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便是這層道理。一句話,《孫子兵法》是解決敵我矛盾的,追求的是「獨勝」,就像《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說的:「攻守一法,敵與我分為二事。若我事得,則敵事敗;敵事得,則我事敗。」總歸要分出一個高下,決出一個雌雄。而現在的企業管理、商業經營、人際交往,就性質而言,其產生的矛盾,屬於「人民內部矛盾」,追求的是「雙贏」「多贏」,是一個互動的關係,所謂「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處市場多一份機會」。兵可以「詐立」,但商卻不宜「詐立」,如果不加區別地將「孫子兵法」中的「詭詐之道」,應用於其他的領域,那等於是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這種本質屬性上的區別,決定了《孫子兵法》基本原理借鑑上的有限性,否則必然會走火入魔。所以不能不加區別地將《孫子兵法》中的「詭詐之道」運用到企業管理和商業運作中去,否則就是遊戲無規則,求勝失底線,導致道德大滑坡,造成嚴重的誠信危機。

4.道聽途說,誇大神化,虛張聲勢,自吹自擂

現在說起《孫子兵法》,似乎已成了一張中國的名片,總想拿來在世界上炫耀一下。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層面講,這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孫子兵法》本身也的確是件拿得出手的寶貝。但是,凡事不宜做過頭,更不要編造出一些並不存在的東西來給自己打氣壯膽。其實目前流行的不少「故事」,都是沒有影子的事情,如說拿破崙讀了《孫子兵法》發了如何如何的感慨,說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讀了《孫子兵法》又有怎麼怎麼的讚嘆,全然是無中生有,自欺欺人。至於講老布希打海灣戰爭時候床頭只放兩本書,一本就是《孫子兵法》,他戎馬倥傯總要翻上幾頁,講美國海軍陸戰隊人手一冊《孫子兵法》,等等,說得雲山霧罩,繪聲繪色,更是百分之百的自我吹噓,胡編亂造。但是以訛傳訛,謬種流傳,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說到底,這也是中國人文化上的阿Q心理在作祟,表面上是在抬舉《孫子兵法》,實際上教外人在一邊看笑話。

5.一窩蜂起,胡亂炒作,光怪陸離,騙人斂財

「孫子兵法熱」固然是好事,但熱著熱著就變了滋味,膩歪歪直冒酸。一些人看著玩「孫子兵法」能撈名,可賺錢,於是便變著法兒「坑蒙拐騙」:成剪刀糨糊拼湊什麼「智謀大全」;或郢書燕說把「孫子兵法」同經濟生活油炸爆煎;或不懂裝懂把對的說錯,正的說歪。流風之所及,是《孫子賺錢兵法》一類文化垃圾充斥書肆,占領地攤。

黃朴民,歷史學博士,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主講《孫子兵法》。

作者:黃朴民

編輯:周怡倩

關鍵字:

你別不信邪!『牙齒不乾淨,口氣不好聞,真的會交不到女友』

2021-09-30T03:13:54.985988+00:00

【文長慎入】我沒在唬洨...

你別不信邪!『牙齒不乾淨,口氣不好聞,真的會交不到女友』

【文長慎入】我沒在唬洨... 糾纏我多年的齒垢&異味問題解決之後,終於脫胎換骨交到了

小弟我生活習慣算中規中矩,早晚都有刷牙,高三那年卻先後被兄弟說『你嘴巴味道有點怪』當時還想說怎麼可能!我都有刷阿

之後不只一個人跟我暗示過口氣問題,我還自作聰明,想用口香糖來鎮住,但根本壓不了!甚至意識到很多女生,跟我講話都會保持『安全距離』也被曖昧對象直說過『你的牙齒這樣我沒辦法接受』實在無話可說...

打著期末報告突然看到一篇百萬業務的秘訣,裡面說到他非常注重口腔清潔,在日本如果業務員口腔衛生不佳,是極為失禮的!更別說想成功讓客戶簽約,所以日常刷牙後,他一定會再用【竹炭凈齒液】去解決刷牙無法消除的髒東西

認真讀完也找到文中所說的凈齒液,原來它類似漱口水,但是針對抽菸吃檳榔產生的齒垢做清潔,當那些污漬都清除之後,連帶附有的壞味道也會改善

不得不說人不能鐵齒!第一次漱完看到渣渣,才發現剛刷完還這麼扯... 嘴巴整個清爽,自己呼了兩口氣,確實滿清新的

目前使用兩個月了,之前說我嘴巴有味道的同學,還有問我過『你是天天吃口香糖喔』整個超爽,重點是抽菸喝茶的齒垢都消失了!牙齒也有比較白(我也因為這樣終於交到女友)

原來淨齒液是真的有效!分享給有相同困擾的人

https://www.cashin.tw/product/000000000034509

 

商品資訊

 

Huluhulu_齒垢剋星_竹炭淨化香氛美齒液

 

 

陳年煙垢、檳榔垢,刷不乾淨清不掉?

笑起來一口黃牙,真的沒有人敢親⋯

煙癮 ✓檳榔 ✓咖啡茶漬 ✓清潔不當

 

 史上第一款 針對齒垢清潔的專業美齒液 

\ 從齒亮白 笑出自信✓ 笑出人氣✓ /

 

https://www.cashin.tw/product/00000000003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