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正在內測同款比價功能

電商報 發佈 2023-03-25T01:01:51.016048+00:00

近日,有消費者在使用淘寶時發現,部分商品下方出現了「去比價」選項,點開後可以看到同款商品淘寶在售多少件、最低價是多少。

淘寶內測同款比價功能

近日,有消費者在使用淘寶時發現,部分商品下方出現了「去比價」選項,點開後可以看到同款商品淘寶在售多少件、最低價是多少。

據悉,這是淘寶正在內測的「同款比價」功能,預計在本周陸續放量上線。目前主要覆蓋洗衣機、空調、冰箱、手機、平板、筆記本等品類商品,後續會進一步覆蓋全品類。

以往消費者想要在淘寶找到同款最低價,都需要手動給搜索結果按價格排序。而且常常會有一些非同款商品摻雜其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辨別難度。

2022年時,淘寶曾上線「有好價」功能。用戶可以在該頁面查詢近期瀏覽商品、熱銷產品的比價情況。不過「有好價」的查詢方式較為繁瑣,且入口隱藏較深,用戶需要主動搜索才能找到。

如今「同款比價」功能的出現,無疑能夠大幅縮短用戶的決策時間,促使更多的交易發生在淘寶平台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8」大促期間,京東曾上線「百億補貼」和「買貴雙倍賠」功能。與近期同款商品、拼多多百億補貼和天貓同款商品比價,追求全網最低價。

淘寶在這時推出了站內同款比價功能,也被外界猜測為加入「低價競爭」的信號。

不過從淘寶的動作來看,同樣是比價,它的形式和目的卻和京東有著很大的區別。

要低價也要品質,淘寶死磕「價格力」

今年2月,在阿里的財報會上,董事局主席、CEO張勇曾就「價格補貼」發表過看法。

他認為:「回顧歷史,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通過自身的持續價格補貼,實現改變局面的目的。最終改變局面還是要靠技術創新和商業機制的創新,真正讓商家願意把最好的商品,最好的價格給到消費者。

這番話已然為淘寶正在測試的「同款比價」埋下了伏筆。

如果說京東的比價,是通過平台和商家共同出資補貼,那麼淘寶就是在鼓勵商家進行讓利,「把最好的價格給到消費者」。這一模式,也就是張勇所提到的「商業機制的創新」。

不過也必須注意到,「真正讓商家願意」才是張勇這番話里的重點。正如他說的那樣:「只有讓商家願意為他的消費者買單,願意為消費者付出,並且這個付出是有長期的、可持續的商業回報的,這樣才是一個正循環。」

為此,技術創新其實要比商業機制的創新更加重要。

前不久,阿里管理層確定了淘寶今年的五大戰略:直播、私域、內容化、本地零售和價格力。其中,唯有「價格力」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剩下的則側重具體領域和方向。

有阿里人士指出,淘寶的「價格力」不是純粹的低價,而是聚焦在高品質下,商品性價比的提升。

因而淘寶的邏輯在於,利用技術創新提高供給端的生產效率、提高利潤空間,進而促使商家主動讓利給消費者,形成可持續的正循環。

我們可以看到,淘寶如今一直在致力於幫助產業帶完成數位化轉型。去年年底,淘寶公布2022年度產業帶百強榜。在淘寶的幫助下,廣州女裝、佛山家具、義烏小商品、海寧皮革、南通家紡等等源頭產業帶都得到了顯著增長。

在產業聚集度、總體規模、銷量增速、數位化水平、消費者滿意度等多個維度,這些地方特色產業帶都展現出了很高的線上競爭力,成為了全國產業帶數位化轉型的標杆。

而在數位化轉型完成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擴大需求,此時最有競爭力的武器當然是「低價」無疑。

淘寶如今推出的「同款比價」,其實就是鼓勵利潤空間增長後的商家「以價換量」。既能夠吸引更多的新客,又能提高潛藏的復購率。唯有實際體驗過產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商家才能獲得長期、可持續的回報。

當然,目前看來「同款比價」也有可能引發一些風險。

對於消費者而言,平台內置比價功能確實可以大幅縮短決策鏈路,高效買到需要的商品。但是對於商家而言,往後想要獲得更多的流量和銷量,就必須一再壓縮利潤,甚至是「賠本賺吆喝」。

如果平台不對比價機制進行一些限制,後續難免會有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一些商家為了獲得更高的名次,還有可能虛標展示價等等,反而會影響到消費者體驗。

總的來說,淘寶新推出的「同款比價」功能初衷是好的,也是重視消費者的體現。但在正式上線、落實後,一些細節處仍需推敲打磨,確保該功能展現出更多的積極意義。

平台主動比價,導購電商的飯碗丟了?

隨著京東、淘寶等平台相繼出手,將「比價」擺上台前。一個新的問題也引發了行業關注:那些導購電商平台還有「活路」嗎?

21世紀初,淘寶的繁榮曾催生出一批導購電商,它們通過比價、返利、內容營銷等方式,吸引並促使用戶前往第三方電商平台完成交易。典型的例子就是上市公司「返利網」和「什麼值得買」。

具體來看,導購電商大致可以分為「價格類」和「內容類」兩種模式。而隨著拼多多等主打下沉市場的電商平台出現,價格類導購電商早已逐漸式微,只有「內容種草」模式的導購電商依舊受到青睞。

換而言之,電商平台自主比價已經無法對導購電商造成實質性衝擊,只會加快這一行業的轉型進程。

前不久,「什麼值得買」股價連續上漲半個月,從33.12元漲至58.2元。原因是ChatGPT的火熱讓市場看到了導購電商與AIGC融合的可能。

很早之前,什麼值得買就開始利用AIGC生成產品賣點提煉,節省人工成本的同時,也降低用戶對部分內容的理解門檻、縮短決策鏈路。

這一模式也成為了如今導購電商爭相轉型的方向。畢竟對於電商行業而言,AIGC較為明朗的應用主要就是在客服解答、消費導購兩個方面。搭上今年的風口,導購電商並不缺乏轉型的機會,也無需再糾結電商平台的比價戰略。

相比於導購電商,真正可能受到平台自主比價影響的,終究還是商家們。往後該如何平衡利潤和銷量的矛盾,將會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如張勇所言,經過三年的不確定性後,所有的商家,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會想在新的一年當中「大幹一場」。

在這一振奮人心的關鍵時刻,平台們互相競爭搶奪消費者的同時,也需要多給商家留下一點餘地。

作者 | 李松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