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周受資舌戰國會山:中國科技公司的一場遠征丨深氪lite

36氪 發佈 2023-03-25T21:41:17.624008+00:00

大洋彼岸,美國國會大廈2123會議廳內,100多個觀眾席座無虛席,門外的媒體記者長槍短炮,擠滿了整個走廊和大廳。

文 | 彭倩 竇軒 董潔 李小霞

編輯 | 喬芊 楊軒

聽證會前N小時:一場大考將至

北京時間2023年3月23日,是中國科技圈的一個不眠之夜。

大洋彼岸,美國國會大廈2123會議廳內,100多個觀眾席座無虛席,門外的媒體記者長槍短炮,擠滿了整個走廊和大廳。門內,TikTok CEO周受資接受了來自美國50個州眾議員唇槍舌劍般的嚴厲質詢。

「TikTok上很多內容是有害青少年的,你們怎樣做得更好?」

「怎麼解釋用數據追蹤美國記者?」

「TikTok和抖音的技術架構是否有共用的成分?」

緊張的氣氛貫穿全場。「議員的很多問題都令人咋舌,充滿偏見,且蠻橫無理。」一位參與聽證會的現場人員告訴36氪。但多數時候周受資都保持了得體,對咄咄逼人的問詢禮貌應答。

圍繞「數據隱私安全、未成年人安全、內容監管」等核心議題,雙方的攻防大戰持續了整整5個多小時。「我的孩子跑馬拉松,我知道要花多長時間,而你今天坐在這裡的時間差不多久。」一位議員在提問前對周受資說。

這是第一次有來自中國科技公司的CEO面對美國國會的質詢。過去2年,TikTok曾先後三次被美國政府問詢。從最開始的行政令,到後來參與國會聽證會;從和美國其他科技公司一起被傳喚,到被單獨針對,情勢越來越嚴重,TikTok派出的高管級別也越來越高。

TikTok被美國政府監管歷程 製圖:36氪

這一次,TikTok要向國會議員和美國公眾展示他們「為保護美國人使用TikTok所做的一切」(周受資語),說服美國政府允許其在改善安全的前提下繼續運營,同時維持字節對TikTok的控制權。如果失敗,TikTok可能將失去美國乃至歐洲市場——這占到了其全球用戶的1/4。

為了應對這場「戰爭」,TikTok上下做足了準備。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your concern ,our commitment」(TikTok承諾保護您的數據),類似的廣告語過去2天密集出現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各大車站、機場和公交站台。

以華盛頓中央車站為例,這座有著116年悠久歷史的車站,距離美國國會大廈僅有5、600米,每年接待的人次超過5百萬,TikTok的廣告屏就矗立在它的候車大廳中央。

華盛頓中央車站TikTok的廣告屏 圖源:Bloomberg

平日常駐新加坡的周受資,在聽證會前兩周就飛往了華盛頓。在抵達的第二天,他便開始四處遊走,至少與六名眾議員舉行了閉門會議,並密集的接受媒體採訪,以幫助TikTok在聽證會前占得輿論先機。

距離聽證會還有48小時,周受資在TikTok上發出了一條短視頻。他穿著衛衣外套和牛仔褲,用昂揚的聲音強調了TikTok對於1.5億美國用戶的重要性,在他身後的落地窗外,美國國會大廈的圓頂依稀可見。這條視頻發布36小時後,獲得了超86萬點讚和近9萬留言。

一天後,幾十名年齡、膚色各異的TikTok創作者,聚集在國會大廈外,舉著「Keep TikTok」的牌子抗議。TikTok時尚美妝達人Janette Ok在當天透露,幾周前TikTok邀請她參加遊說活動,並支付了她前往華盛頓的費用。

「TikTok能得到公眾多大的支持,是特別重要的。在美國大家會普遍認為,你不能動我手機里的東西。成為消費者手機里受到喜愛的應用,讓美國政府下架TikTok面臨輿論壓力,是對TikTok最大的保護。」安傑世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梁帆告訴36氪,他長期在美國進出口合規、反制裁等領域為中外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對周受資個人而言,這同樣是一場大考。

在結束了上一段在小米的職業生涯後,他於2021年來到字節跳動,不久後接替前迪斯尼高管凱文·梅耶爾擔任TikTok全球CEO。

周受資在新加坡出生和長大,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有著DST、高盛和小米CFO的光鮮履歷。一位接近周受資的人士告訴36氪,在離職小米的最後半年,周受資與張一鳴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張一鳴正好需要這樣一個西方世界的精英,去影響西方政商界,「很難找到一個比他更理想的人了」。上任後的1年多,周受資長期「撲在歐洲和美國」。

該人士還表示,由於早期主導過DST對字節跳動的投資,張一鳴對周受資懷著某種「報恩」的情誼,「張一鳴對周的信任程度相當高。」

在聽證會現場,周受資在自帶的豎翻式筆記本上,認真記下議員們的提問重點,疑問之處會反覆詢問。有現場人員對36氪評價,相比此前扎克伯格不苟言笑的「機器人回答」,和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幾乎失聲痛哭的表現,「周經受住了考驗」。

許多中國科技公司高管、員工、媒體人都在朋友圈圍觀這場聽證會。資深媒體人李翔稱,「今晚估計是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之後中國科技圈的第二個不眠夜。上一次估計大多是心情振奮,這一次估計大多是心情複雜。加油 TikTok。」

「不管周表現如何,可能都無法左右結局。但就算張一鳴,也需要一個演員。」一位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對36氪評論稱。

更壞的結局可能不僅由字節跳動承受。「在此之前中國公司只要把數據本地化就可以合規。如果這次變成賣掉才能合規,對其他中國公司的衝擊也會很大。」梁帆律師對36氪表示。

沒有人知道這場聽證會後,TikTok的命運將走向何處,而一場屬於中國科技公司的遠徵才剛剛開始。

聽證會5小時:一次充滿偏見的質詢

距離聽證會正式開始大概四五分鐘時間,周受資進入會場。

隨後身姿板正地端坐桌前,雙手緊握在一起,或許是為了緩解緊張,短短的幾分鐘裡,他幾次拿起印有TikTok logo的黑色水杯象徵性地喝水。

包括主席和副主席在內,本次出席的眾議院議員有50位,他們來自美國各個州,每個人的發言時間均為5分鐘。由於現場討論激烈,原定4個半小時的聽證會不得不拉長為5個半小時。

開幕時,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議員Cathy McMorris Rodgers(下稱Rodgers)首先解釋了此次聽證會的背景和計劃禁止TikTok的原因。他們的擔憂依然是TikTok對美國國家和個人安全構成威脅,以及TikTok利用算法對孩子們投其所好,毒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隨後是周受資的開場致辭。他首先介紹了自己的新加坡身份,繼而強調了TikTok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我們在全球擁有超過 10 億的月活躍用戶,其中包括超過 1.5 億的美國用戶。人們可以在TikTok發揮創造力和好奇心。我們有近 500 萬家美國企業用戶,主要是小型企業。」

隨後周受資羅列了TikTok此前針對眾議院質疑而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例如將原始碼和數據交給甲骨文管理、重金投入「得州計劃」確保美國本地用戶的數據安全、限制18歲以下青少年使用Tik Tok的時間等。

短短5分鐘內,周受資十幾次提到transparency(透明度),並堅定表示,「TikTok是唯一一家能夠在美做到這個程度的科技公司」。這句話他也在整場聽證會上重複了多次。

Rodgers卻不為所動,表示眾議院對TikTok此前的說法並不買帳,還稱得州計劃是一種營銷,希望能看到周受資有更明確的表態。她還以嚴肅語氣提醒周受資「不要撒謊」,「不然將受到法律制裁」。

陳辭結束時,周受資做出了幾點承諾:將青少年的安全作為首要任務;使用防火牆保護TikTok的數據免受不需要的外部訪問;將保持透明,允許第三方獨立監督。

開幕環節的整個過程只有15分鐘,但劍拔弩張的氛圍逐漸蔓延,參會議員大都眉頭緊鎖。

TikTok美國聽證會現場

一個頗受議員關注的問題是如何保護本地用戶的信息隱私。

一名議員質疑數據安全工程「Texas」(德克薩斯)的有效性,他認為只有立法才能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許多議員還憂慮,TikTok收集用戶精確地理位置和健康信息的情況會持續發生,並懷疑TikTok一直在將這些隱私數據賣給一些代理公司牟利。

周受資堅決否認了公司通過售賣用戶隱私數據盈利的說法。他還反覆強調公司如今已經沒有獲取本地用戶的精確地理位置:「我們並沒有比行業內的其他公司收集更多的用戶數據」。但許多議員依然以「Tik Tok過去曾經這麼做過」步步緊逼。

周受資也指出其他社交媒體平台也曾「不適當地管理數據」,例如Facebook與已經倒閉的英國政治諮詢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之間的關係,但這些例子都被議員無視了。

周受資稱,「公司期待與委員會合作,幫助制定隱私基線,推動建立一致和強有力的隱私標準立法,而非簡單粗暴地禁止科技公司向本地用戶提供服務。」

鑑於TikTok在美國年輕人群中的影響力,不少議員將炮火集中在了青少年保護上。一名來自佛羅里達州的議員,甚至邀請因觀看TikTok有害內容而自殺的孩子父母來到聽證會現場。

對此周受資表示議員們偏見太重,沒有看到占壓倒性比例的好內容,同時誠懇表示TikTok一定會繼續加強內容審核。他也重申了許多已經落地的解決方案,例如只有18歲或以上的人註冊的帳戶才能在該平台上直播,17歲以下青少年在TikTok的使用時長只能在60分鐘以內。

總的來說,眾議院議員們忽視本已存在的諸多社會問題,將平台出現各類有害和消極內容都歸咎於TikTok的算法和審核機制不夠完善。

還有議員追問TikTok的商業數據、周受資本人和字節跳動的關係,以及他的薪酬、股份等問題。儘管感到被冒犯,周受資仍無奈地回應:「數據是公司的商業機密,薪酬和股份是我的個人隱私」。

北京時間24日凌晨3點半(當地時間23日下午3點半),這場硝煙瀰漫的聽證會終於落下帷幕。

Rogers做出了總結性發言:「我提醒所有成員,你們有 10 個工作日的時間來提交問題以備案。我要求我們的證人(周受資)迅速回答這些問題。所有成員應在 4 月 6 日下班前提交問題。如果沒有異議,委員會休會。」

長達5半小時的聽證會期間,周受資態度始終誠懇、條理清晰。但顯然,他的回答沒能令兩黨眾議員滿意。

Meta CEO扎克伯格、蘋果CEO蒂姆·庫克、Google CEO桑達爾·皮查伊,近幾年也都曾經因反壟斷、侵犯隱私、數據泄露等原因出席過聽證會。

這其中傳播最廣的是扎克伯格2018年的參眾兩院聽證會,因為表情過於僵硬,他被公眾調侃「像是機器人」,當時的Facebook正面臨濫用該公司8700萬用戶隱私數據的醜聞。幾年後,扎克伯格在一檔播客里回憶此事時感嘆,參議院聽證會不是強調人性的環境,在那裡坐六、七個小時,很難控制表情。

聽證會結束時,周受資一直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這場馬拉松總算跑到了終點。他收起紙筆,站起來和背後的人握手、點頭示意,直至走出會場。

聽證會後,周受資在公司內部群里發布了一段英文聲明:「我剛剛出席了美國國會聽證會。會上說了很多,說實話,我自己也還在消化中。這次聽證會長達 5 個多小時,充滿挑戰,和預想的一樣,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澄清事實的空間。」

聽證會結束之後:一場未盡的戰鬥

周受資背後,許多人都在密切留意這場聽證會的走向。

TikTok跨境電商主播Wiley坦言自己會感到擔憂。她做過英國區和東南亞區,但美國市場體量是最大的,也最好做。「如果被禁,不光是我,很多從業者的生活都會受到很大影響。」Wiley告訴36氪。

聽證會當晚,她朋友圈的不少TikTok創作者都在熬夜觀看,並發文為TikTok加油打氣,「大家都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聽證會的提問則讓她隱隱覺得,事情比想像中更複雜。

同一時間,同樣也在密切關注的還有字節和TikTok的員工。就在上周,字節跳動全球總法律顧問Erich還在全員會上鼓勵員工,不要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氣餒,「並非所有工作最終都會被接受,但我們贏得了信譽,並展示了解決潛在問題的能力。」

然而,當晚美國議員們的尖銳提問也點燃了部分員工的情緒。多位員工告訴36氪,感覺到了「被針對」、「沒有選擇」。一位字節員工稱,「受資比以往疲憊滄桑很多,但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是TikTok的英雄。」

自川普的行政令被撤銷後,過去的兩年裡,TikTok一直在為了合規,在人力和資金上耗費了巨大的成本。「TikTok幾乎已經在這部分做了它能夠做到的一切。」多位數據安全領域的專業人士都如此認為。

最近兩年,TikTok分別在歐洲和美國提出了數據隔離工程「Clover」(三葉草)和數據安全工程「Texas」(德克薩斯)。這兩項計劃的每年光運營成本就均在10億美元左右。

同時,TikTok還建立了獨立的美國數據安全公司(USDS),用於專門管理美國用戶數據。

據Lawfare報導,任何為USDS工作的人都必須是美國公民或者持有綠卡,目前TikTok美國公司的大約一半員工都已經轉移到USDS。

除卻下了血本建立數據安全中心,TikTok在近幾年也一直不惜重金組建自己的遊說團隊。

但情況還是不可避免地急轉直下。

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網絡與數字業務部負責人李玉秀透露,出售股份這一要求,在過往歐美的類似案例里也非常少見,更多的是罰款整改。近兩年,Meta旗下的WhatsApp、Instagram,亞馬遜等都曾因違反了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被開過數億歐元罰單。

「如果說一個公司在組織和技術措施上都花費了巨大金額整改,仍然最終要求出售。那麼怎麼樣的整改才是完全符合監管的?」該律師稱。

某種程度上來說,TikTok事件的走向,已經不取決於這一家公司能夠做的努力。

梁帆律師指出,TikTok當下的處境與90年代的微軟頗為類似,都是「崛起得太快,很多時候還沒有做好各方鋪墊和溝通,就被拉到了聚光燈下」。當時微軟因反壟斷訴訟,不僅在2000年被美地方法院要求拆分,蓋茨也在同年卸任CEO。

直到次年9月,美國司法部才宣布不再尋求微軟的拆分,但微軟也付出了18億美元的和解費用、禁止參與可能損及競爭對手的排他性交易以及開放部分源碼的代價。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是,即使法案真的完全通過,想促成TikTok的出售也並不那麼容易。

「TikTok還可以依靠美國憲法的第一修正案發力,該修正案禁止政府制定任何法律限制言論自由、媒體自由以及組織和集會自由。」36氪採訪的多位律師都持相似觀點。

一個可借鑑的案例是,2020年9月,美國商務部曾宣布禁止在美國境內下載WeChat,並禁止WeChat在美國境內提供轉移資金或處理支付的任何服務。當時,一個名為「WeChat用戶聯合會」的非公益組織就根據第一修正案,起訴該行政令侵犯了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力,阻止了禁令的執行。

這場聽證會結束後,TikTok還在等待參、眾議院能否通過法案的最終結果,離走到真正實施禁令的那一步,仍有許多可以斡旋之處。

這還不是最終的結局。

(感謝李藝融、孫佳怡對本文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