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再次要求丹麥就「北溪」管道爆炸案給個說法

中國青年網 發佈 2023-03-27T06:58:13.631383+00:00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繼本月初美國方面拋出「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是親烏克蘭的團體所為的言論後,俄羅斯方面始終堅持認為美方這是在試圖把自己「擇乾淨」,而相關事件必須在聯合國框架內進行公正的聯合調查。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繼本月初美國方面拋出「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是親烏克蘭的團體所為的言論後,俄羅斯方面始終堅持認為美方這是在試圖把自己「擇乾淨」,而相關事件必須在聯合國框架內進行公正的聯合調查。但這方面卻有一個主要障礙,即事發水域的丹麥自始至終迴避或者拒絕俄羅斯多次提出的聯合調查方案。對此,俄方近期再次要求丹麥方面必須給個說法。

丹麥始終拒絕聯合調查

「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由1號和2號管道共同組成,經過波羅的海海底,用於向德國和西歐輸送俄羅斯天然氣。去年9月,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兩條管道在一系列爆炸中嚴重受損,致使俄歐天然氣供應中斷,而至今仍沒有人聲稱對此事負責。雖然該管線主要起始點分別是俄羅斯和德國,但沿線相關的丹麥、瑞典及德國都在事後進行了獨立的調查。事發後,俄羅斯多次向瑞典、丹麥提出成立聯合調查組的提議,但屢次遭到拒絕。

在本月初美國再次拋出推卸言論後,俄羅斯認為在聯合國框架內展開公正、公開的聯合調查勢在必行,也是找出事件真兇的唯一辦法。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本月18日表示,儘管丹麥方面拒絕了俄方針對「北溪」爆炸案展開聯合調查的請求,但俄將繼續通過外交途徑要求丹麥回答俄方已經提出的問題。扎哈羅娃指出,只有通過全面、公開的國際調查,才能得出有關事件原因、組織者、肇事者的可靠、客觀的數據,而這樣的國際調查必須有俄方代表參加。俄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本月21日公開表示,俄方不信任丹麥、瑞典及德國的調查結果,俄方寄希望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牽頭髮起的獨立的國際調查。

爆炸物殘片成關鍵證據

俄總統普京表示,根據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報告,在距離「北溪」管道遭到爆炸破壞的地方約30公里處發現一個類似「小柱子」的可疑物體,該公司的專家懷疑這一裝置可能是用於遠程引爆炸藥的天線。俄方專家分析認為,引爆裝置可能不止一個,可能還有殘留。由於該爆炸海域位于丹麥專屬區域,因此俄方要求與丹麥或國際組織一起進行聯合調查。

普京本月14日在參觀布里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的一家飛機製造廠時表示,在深海海底製造具有如此威力的爆炸,只可能由得到擁有相關技術國家全力支持的專業人士來完成。普京強調,「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很明顯是一個國家層面的恐怖主義行為。如果不被允許進入現場調查,俄羅斯很難調查「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真相。2月8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赫什在《美國如何摧毀北溪管道》一文中詳細披露了美國安全與情報部門策劃、總統拜登親自下令、美國海軍實施、挪威軍方配合實施「北溪」管道爆炸的全過程。美國白宮和挪威外交部對相關說法均予以否認,丹麥方面則表示「無可奉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實施海底管道爆炸,目前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有技術能力及可能進入波羅的海實施行動」,而烏克蘭缺乏必要的技術。

不出意外,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再次」果斷拒絕了俄羅斯方面的聯合調查提議。拉斯穆森表示,丹麥方面將根據負責「北溪」管道運營的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提供的「在管道附近發現不明物體並懷疑與爆炸案有關」的照片進行相關調查。而據西方媒體報導,近日丹麥皇家海軍正在博恩霍爾姆島東部進行水下作業,該島距離被爆炸損壞的「北溪」天然氣管道不遠。這一說法的準確性得到了丹麥軍方的肯定,但丹麥方面對軍事活動的目的卻諱莫如深。

未來各方博弈仍將繼續

「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事件已成為當前俄烏衝突的組成部分。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北溪」管道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項目,無論對於直接受益者俄羅斯、德國,還是因該線路存在而如鯁在喉的美國,各方圍繞管線的博弈和暗戰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對天然氣生產大國俄羅斯和需求大戶歐洲來說,這是一條雙贏的能源供給通道,而長期以來尋求能源獨立的德國成為歐洲方面的主要代表,這也是該管線直接連通俄羅斯和德國的主要原因。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強加給這個項目更多的意義,其中作為域外國家且完全沒有己方參與的美國多番攪局,甚至將其稱為「莫斯科破壞大西洋安全的工具」。從2011年「北溪-1」投入商業運營,無論是川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無一不對該項目虎視眈眈,甚至不惜搬出《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CAATSA)對「北溪管道」項目繼續進行制裁。川普執政時期,《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就已包括對參與北溪2號項目的企業實施制裁,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更是多次公開表示「美國將盡一切努力繼續阻止北溪2號項目」。

由此不難看出,「北溪」管道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停止運營,美國方面都是「最高興的」。俄方認為,美方本月初關於一個親烏克蘭團體實施了「北溪」管道爆炸案的表述意在洗清自身嫌疑,轉移公眾視線,完全是無稽之談,堅持要求就此事進行公正、公開的國際調查。

應俄羅斯方面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21日開會審議「北溪」管道問題。涅邊賈表示,丹麥、德國和瑞典中的任何一國都沒有同意俄方參與調查,相關調查不僅不透明,而且意在掩蓋痕跡,袒護美國。有意思的是,今年2月,丹麥、德國和瑞典在向安理會提交的聯名信中稱已向俄方通報調查的相關信息,而俄方則表示「什麼都沒有收到」。

「北溪」管道項目的博弈由來已久,此次俄方針對爆炸案的聯合調查又再次遭到丹麥方面拒絕,可見未來各方圍繞該事件的鬥法仍將繼續。雖然扎哈羅娃多次強調「事件真相不可能被掩蓋」,但在美西方的多重阻撓下,調查可能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而此類事件的最終結果可能就是「沒有結果」。

來源:法治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