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同源卻勢如水火,血戰2000年的三大宗教,到底發生了什麼?

益達諾夫斯基 發佈 2023-03-29T23:04:40.913034+00:00

而西方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更是如此,在大眾視野中它們藕斷絲連、同宗同源卻勢同水火,這是怎麼一回事?

2023年3月10日,發生了一件大事,對峙多年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國的斡旋下放下干戈,握手言和。

這種調解放眼整個西方世界都是相當炸裂的。

在過去我們時常能聽到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朗等國由於宗教理念的分歧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激烈戰爭。其人民飽受戰爭的痛苦。

而西方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更是如此,在大眾視野中它們藕斷絲連、同宗同源卻勢同水火,這是怎麼一回事?

三大宗教起源及其教義差異

猶太教、基督教乃至伊斯蘭教,實際上都起源於亞伯拉罕信仰,也稱作亞伯拉罕一神教。

亞伯拉罕何許人也?他是亞伯拉罕諸教的先知,是上帝從人間眾生中所選中並給予祝福的人。

同時傳說中他也是包括希伯來人與阿拉伯人的共同先祖。

根據《聖經舊約》所記載,上帝曾經要求亞伯拉罕前往「上帝應允之地」並承諾賜福給他。

在此之後由於地區的一系列爭端,亞伯拉罕的子民被迫不停地遷徙,並朝著「上帝應允之地」進發。

據說在公元前1200年今約旦河西岸就建立了猶太人的第一個定居點,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西亞地區他的子孫後代開闢了初具規模的「猶太教」。

他們信仰唯一的真神——耶和華,其信仰的經典包括《塔木德》、《希伯來聖經》(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

猶太教教徒堅信上帝耶和華是創天造地,獨一無二的真神。在《舊約聖經》中提及: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

猶太教的顯著特點是極強的凝聚性和排外性,只有天生的猶太人和經過嚴格考驗的人才可以皈依猶太教。

他們篤信《舊約》,相信終有一日「彌賽亞」(救世主)會降臨並帶領猶太人恢復往日的輝煌、救萬民於水火。

在2012年時,經統計猶太人的人口估計共1400萬,約占世界總人口的0.2%。

時間來到公元前六世紀,基督教的創始者耶穌降生在一個猶太人的木匠家庭。據基督教的經典文本《新約聖經》記載,出生於以色列的伯利恆,於公元30年左右開始傳道和治癒病人。

耶穌強調了個人的信仰和靈性體驗,這與傳統的猶太教意見相左。

此外,耶穌還公開譴責了當時猶太教權威人士的虛偽和道德墮落,因此遭到了一些猶太宗教領袖的批評和反對。

最終在羅馬政府的審判下耶穌被判以死刑,釘死在耶路撒冷一座亂石崗的十字架上。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是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他的降生、死亡和復活皆是為了拯救世人的罪惡。

基督教最初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但在其早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希臘文化和哲學的影響。

在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這對基督教的發展和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2年經統計全球約31.5%的人信仰基督教,信徒人口逾21.7億人,為世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

伊斯蘭教的起源則與阿拉伯半島社會的背景密切相關,伊斯蘭教的創立為阿拉伯半島帶來了新的文化和宗教統一的力量。

就如上文所說,人們普遍認為《聖經》中的先知亞伯拉罕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同的先祖。

上帝在阿拉伯語裡稱作安拉,伊斯蘭教認為真主安拉是全知全能、獨一無二的。

提及伊斯蘭教,我們不得不了解伊斯蘭世界所尊崇的「世界上最後一位先知」——穆罕默德,他曾經被評選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廣的人。

在當時人們都說他敦實忠厚、樂善好施,廣受信賴,德高望重,穆罕默德25歲時來到如今的敘利亞一帶經商,日漸富庶、地位和名望與日俱增。

在公元610年左右穆罕默德開闢了伊斯蘭教,穆罕默德承認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先知和經典,但同時也提出這些經典是被篡改了的。

穆罕默德作為伊斯蘭教的先知和導師,他傳授的教義和實踐被認為是伊斯蘭教的基礎。

截至2020年,全球約有19億穆斯林,占24.9%的世界人口。時至今日伊斯蘭教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宗教之一。

除了共同的起源之外,三大宗教相互交織,還在存在許多的教義矛盾。

首先是對神的本質的認知。

基督教認為上帝是三位一體的,也就是聖父耶和華、聖子耶穌以及諸多聖靈實際上是同質的。

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卻意見相左,他們認為基督教篡改了《聖經》的內容,拒不承認耶穌是上帝之子以及救世主的身份,認為上帝是獨一無二的真神。

其次是對諸位先知和經典的認知也存在差異。

猶太教和伊斯蘭教認為包括耶穌、摩西、亞伯拉罕、等人在內的先知們是上帝的代言人,上帝通過他們傳達指示。

猶太教的經典是《舊約聖經》,而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古蘭經》。基督教也認為先知是重要的,但是耶穌具有更加獨特的地位。

基督教的經典是《舊約聖經》與《新約聖經》。

再次是對救贖的定義。

三大宗教都篤信人類擁有原罪,基督教認為是基督降世通過自己的死亡與升天給予人們拯救,因此信仰基督可以獲得救贖。

猶太教認為教徒們應該通過遵守希伯來人的律法獲得救贖。

伊斯蘭教則認為,人們可以通過順從真主安拉、遵守伊斯蘭教的教義來獲得救贖。

最後,西方三大宗教在禮拜方式上也存在差異。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有定期的祈禱和禮拜儀式。

伊斯蘭教需要一日五拜;猶太教有安息日、宗教節日和儀式。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中存在不同教派,不同教派的禮拜方式也存在細微的差異。

梳理完西方三大宗教之間的緊密的聯繫以及教義的差異,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同宗同源的三大宗教存在許多糾紛。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個宗教之間爆發的衝突乃至戰爭,並不能用單純的宗教分歧來一語概之。

實際上千百年來三大宗教之間的矛盾衝突不僅涉及宗教信仰,還牽涉到地緣政治、利益糾紛、國家主權等種種問題,是相當複雜的。

那麼在過去的千百年間,三大宗教爆發了哪些戰爭?矛盾糾紛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

三大宗教之間的歷史糾紛

反猶主義作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最為普遍的民族仇視行為,一度導致歐洲世界對猶太人進行驅逐、誹謗、經濟剝削。

以色列建國之後各路國家紛紛捐助支援,其中也有同情的原因。

在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恢復建交以來,最坐不住的,也是最希望兩個伊斯蘭國家繼續爭端的國家就是以色列,猶太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紛爭也可見一斑。

下面我將會以20世紀為分水嶺,簡明扼要地介紹三大宗教的歷史糾紛。

首先,猶太教與基督教在20世紀以前最大的矛盾是:

公元33年,耶穌被羅馬當局處死的事件

耶穌的追隨者宣揚耶穌正是《聖經》中提到的「彌賽亞」,也就是救世主,但是猶太教會並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反倒認為自稱「彌賽亞」、「上帝之子」的耶穌及其門徒是對猶太教信仰的褻瀆。

最終耶穌以「謀叛羅馬」的罪名被猶太教會和羅馬統治者審判,被釘死在郊外山崗的十字架上。

這場事件在猶太教和基督教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也成為了今後猶太教與基督教產生矛盾的重要根源。

到了安敦尼王朝後期,公元前63年羅馬攻占了耶路撒冷,基督徒屠殺了1200名猶太人。

在1096年,十字軍東征時期,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東征解放耶路撒冷和鞏固基督教在東方的地位,在這次東征中,很多猶太人因為涉嫌在耶路撒冷和其他地方支持穆斯林而被基督教徒屠殺或迫害。

在16世紀,西班牙的天主教王國進行了反對穆斯林和猶太人的宗教戰爭。在歷史上諸如此類的戰爭不在少數。

而20世紀以來,猶太教與基督教也存在摩擦。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莫過在二戰期間,德國納粹政權發動了對猶太人的大屠殺。這場大屠殺導致了數百萬猶太人的死亡。

據說納粹政權的領導人中有一些人曾經試圖將基督教與他們的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理念聯繫起來。最終釀成了近代猶太人最為血腥的苦難。

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在20世紀以前同樣糾紛頻繁。

早在公元七世紀初,猶太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就爆發了戰爭。

發跡的阿拉伯帝國開始對外擴張,征服了包括猶太人所處區域在內的眾多城邦,對猶太人展開了殘忍的屠殺和掠奪,此後的多次戰爭,包括對耶路撒冷的占據,導致大量猶太人流離失所。

而在現當代,中東地區仍舊受到戰火的威脅。

在20世紀以後的中東地區,自以色列建國以來猶太教與周邊的伊斯蘭教國家爆發了多起曠日持久的戰爭,時至今日,中東仍舊不得安寧。

首先是巴勒斯坦問題,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爆發了1948年、1967年和1973年的中東戰爭,以及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

其次是阿以衝突,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占領了西奈半島、東耶路撒冷等多個地區,引發了阿拉伯國家的強烈不滿。

自1947年至1949年諸多阿拉伯國家聯合主動攻擊以色列。

這次戰爭導致死傷無數、960,000名巴勒斯坦人無家可歸,自此之後阿拉伯國家與西方國家、以色列矛盾頻發,從此中東戰亂不斷。

千百年來,猶太人風雨飄搖、居無定所,多次受到清洗和迫害,卻依然頑強地生存。

猶太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同出一脈卻屢次意見相左、刀劍相向,其原因是複雜的。

究其根本原因,我認為是猶太教的封閉性、保守性導致他們始終無法融入歐洲社會。

在歐洲人看來,猶太人心高氣傲又固執吝嗇,他們擁有優秀的經商頭腦,多年來壟斷了大量財富,因此與底層民眾形成了「階級差異」。

同時他們的抱團、排外、居無定所使其成為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極具凝聚力又不懂變通、與統治階級關係緊張的猶太人成為了歐洲社會幾個世紀以來的仇視對象。

每當歐洲國家國內社會矛盾激化,猶太人都會成為統治階級轉移矛盾的迫害對象。

例如十四世紀英國愛德華一世指控猶太人製作假幣、禁止猶太人放高利貸、禁止猶太人擁有財產以及徵收高昂的人頭稅,無情收割猶太人的資產。

此外歐洲各國公然歧視猶太人、殘殺猶太人也不在少數,造成了大量無辜的猶太人枉死。

總的來說,猶太教和兩個宗教之間的戰爭和衝突源於宗教、政治、經濟和領土爭端等多個方面,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導致了長期的緊張和衝突。

接下來我們將目光移向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衝突戰爭。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20世紀以前的矛盾則是人們最熟知、影響最廣泛的。

在羅馬帝國分裂多年後,聖城耶路撒冷岌岌可危,幾度淪陷於伊斯蘭世界之手,以此為契機,西方世界在教皇准許下向東進發持續兩個世紀的戰爭,被伊斯蘭世界成為「法蘭克人入侵」。

史學界也形象的比喻為「十字架反對弓月」

此外比較重要的還有歷史上西班牙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戰爭。

例如在15世紀初期,基督教國家重新奪回了西班牙,16世紀初期,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下令驅逐境內所有的穆斯林和猶太人,這導致了長達10年的戰爭。最終,西班牙的穆斯林被迫離開。

在20世紀之後,紛爭愈演愈烈。

首先是黎巴嫩內戰,在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發生內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派別之間的衝突是導致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最終導致大量的死亡和破壞;

無獨有偶,2013年,由於涉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關係,南蘇丹爆發了慘烈的內戰。

南蘇丹是一個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而政府和反對派之間的衝突升級,致使伊斯蘭教的民兵組織也加入了戰鬥。

最後演變成為宗教衝突。

文章一開始我們提及中國斡旋下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重歸於好」,對於伊斯蘭世界來說,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之所以有長久的衝突則是源自伊斯蘭教內部不同派別的教義問題。

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矛盾衝突不能簡單歸因於中東地區的國家利益之爭,而在宗教方面也有深層次的影響。

在伊斯蘭世界,7世紀初伊斯蘭教開始分裂為什葉派和遜尼派。

自此之後遜尼派成為伊斯蘭教的主要派別,但什葉派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在8世紀初,伊斯蘭教的分裂達到高峰,什葉派和遜尼派開始出現了更大的分歧,這種分歧持續到今天。

時至今日,伊朗屬於什葉派國家,而沙烏地阿拉伯則是遜尼派的發源地。雖然兩個國家都遵循伊斯蘭教的基本原則,但宗教學上存在重大差異,這導致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

實際上,隨著時代的更迭,其他的兩個宗教內部也派別林立,面臨分裂。

例如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分裂以後發生了嚴重的教義分歧,最終導致東西羅馬帝國的教皇互相開除了對方的教籍,建立不同的教宗分庭抗禮。

最後將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與「東正教」。

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卻後來者居上,自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以來風頭無兩,勢力範圍廣泛,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而相比基督教與猶太教歷史上的數次「兄弟鬩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則更加頻繁也更加激烈。

基督教之所以和伊斯蘭教產生這麼大的嫌隙,一方面是因為宗教教義的分歧,也就是基督耶穌本人的定位問題,而更大的原因則歸咎於地緣政治以及國家的利益等問題。

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內戰頻繁、自顧不暇,生產力停滯、階級固化等社會問題接踵而至。

當聽聞「聖城」耶路撒冷被異教徒褻瀆,基督徒為了捍衛宗教更為了占據中東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金銀財寶。

他們果斷髮起了長達兩個世紀的九次十字軍東征,侵略中東地區,為伊斯蘭世界帶來了諸多苦難。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糾葛曠日持久且影響深遠,究其原因是因為基督教的特點是「普世的」,它傾其全力將自己的影響力擴散到世界各地,因此也最具有「侵略性」;

而伊斯蘭世界的諸多國家都具有「政教一體」的特點。

它沒有猶太教那麼保守、排外,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強大的凝聚力,因此兩個宗教產生接觸之後,誰也沒有成功將對方「同化」,於是死磕了好幾個世紀。

三大宗教影響世界的走向

西方三大宗教千百年來糾紛不斷,聖城耶路撒冷作為三方必爭之地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廝殺。

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自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它們對人們的生活以及當今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猶太教作為可追溯的最早的「一神教」,其經文和故事對於其他兩大宗教具有「啟發性」,並從中得到了傳承和延伸。

此外,以色列國家的建立和猶太人在西方國家的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影響也影響了西方社會的道德觀念,產生了律法的雛形。

而基督教自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之後,逐步成為歐洲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尤其在中世紀時期,基督教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

一方面基督教的教義和價值觀深刻地影響了歐洲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包括歐洲的道德觀念、法律制度和政治體系。

另一方面,基督教的傳教活動也間接衍生了對世界各地的殖民化行為。

推動了世界全球化的同時,也主動發動了數次侵略戰爭,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伊斯蘭教從中東地區開始發跡,逐步延伸到亞洲、非洲和歐洲等地區。

伊斯蘭教對中東地區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許多偉大的文明和帝國,如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等。

伊斯蘭教的教義和價值觀也深刻地影響了穆斯林社會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包括穆斯林的道德觀念、法律制度和政治體系。

同時伊斯蘭教也參與了殖民行動,促進了跨文化的交流和互動。

在我看來,宗教之所以受到萬人敬仰、廣為認同是因為它們為生產力匱乏、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人們提供了一種身份認同以及精神上的安慰。

此外,各路宗教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教育人們要與人為善、維護秩序。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三大宗教對當今世界人們的生活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消極的一面。

當信仰到了狂熱的程度,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再次受到了威脅,甚至產生了民族仇視、屠殺迫害等行徑時,宗教信仰就不再是給予人民心靈慰藉,反倒背道而馳為人類社會帶來了諸多苦難。

從公元1096年至公元1291年,接近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導致數以萬計的無辜民眾死於戰火亦或是失去家園。

為了剷除異端、排除異己,教皇大肆宣揚參加聖戰可以免除一切罪孽,使得道德教化被血腥屠殺所代替。

他們打著收回聖地、維護宗教名義的戰爭四處奸淫擄掠、燒殺搶奪的事情也不計其數,可謂人間慘劇。

時至今日,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為代表的中東國家依舊為了宗教信仰而紛爭不斷,與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相衝突。

一方面,美國藉由支持猶太人的名義大肆開展帝國主義戰爭,大發戰爭財,這種名為「虔誠」實則為了利益的戰爭與當年的十字軍東征如出一轍。

另一方面,在世界上由於三大宗教影響力過於廣泛,歐洲中心論應運而生,這對亞非拉等第三世界國家的文明與信仰都形成了無情的傾軋。

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國度,但是那些生活在戰火中的人民每天食不果腹,住在斷壁殘垣之中,每天活在恐懼的陰影下。

因此這次中國斡旋調停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可以說得上是功在當代、福澤萬民。

對於我們而言,我們除了感嘆國家的強盛之外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那麼對於三大宗教,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可以在評論區說出您的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