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孫權派上萬人前往台灣抓壯丁,卻因傳染病死了9000人

無風卻起念v 發佈 2023-03-30T04:37:04.479389+00:00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醫學,不發達,甚至山東人到廣州都會染上當地人不會得的病,因為交通不發達的情況,許多病毒是地區性的,在明朝時期,有很多中原的人到了台灣,常常死於台灣當地傳染病。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醫學,不發達,甚至山東人到廣州都會染上當地人不會得的病,因為交通不發達的情況,許多病毒是地區性的,在明朝時期,有很多中原的人到了台灣,常常死於台灣當地傳染病。

三國時代吳國的政治體制比較特別,是各文武百官都畜養很多家奴或私兵,孫權雖然當了皇帝,但是比較像是盟主的味道,因為他們孫家家兵最多,所以各豪門都會派人去蠻荒地區,抓人回來為奴為婢或是家兵,像是當時的廣州,福建山地,或是廣西,都是他們抓人的目標區。

據史書記載,三國時期,孫權就曾派人出海找夷洲(夷洲是台灣的古稱),主要也是要抓落後民族的百姓為奴,如同當時的廣州、福建山地一樣,可見台灣至少在三國時代起,就屬於中國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孫權派人出海去台灣,在史書上有這三段記載: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

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 ,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也就是說,那一年的春天,魏國在合肥建造新城。朝廷命令設立都講祭酒,來教導學生們。另外,(孫權)派遣將軍衛溫和諸葛直帶領一萬名士兵,橫渡大海前往尋找夷洲和亶洲。

亶洲位於海中,據傳說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領數千童男童女,入海尋找蓬萊神山和仙藥,但只有亶洲沒有返回。據傳此地有幾萬家人居住,上面的人們有時會到會稽來貿易布匹,也有會稽東縣的人被風吹流落至亶洲。那裡離得很遠,無法到達,只有幾千人得以返回夷洲。

《資治通鑑·卷七十一》:

春,吳主使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亶洲,欲俘其民以益眾。陸遜、全琮皆諫,以為:「桓王創基,兵不一旅。今江東見眾,自足圖事,不當遠涉不毛,萬里襲人,風波難測。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損,欲利反害。且其民猶禽獸,得之不足濟事,無之不足虧眾。」吳主不聽。

▲吳大帝孫權像(圖/翻攝自網絡)

也就是說,孫權派遣將軍衛溫和諸葛直率領一萬士兵,浮海前往夷洲和亶洲,意圖俘虜當地居民來增加自己的實力。

陸遜和全琮都勸諫說:「桓王創業的時候,兵力不過一支部隊。如今江東的軍隊已經很強大了,不必要冒著遠涉萬里、隨時有風浪和未知危險的風險去攻打別人。而且民眾不適應新的水土環境,很容易患病,我們去攻打別人只會讓自己更加疲憊,而不會對我們有益。此外,這些地方的居民也只是些像野獸一樣的人,即使俘虜回來也不足以為我所用。」但是,吳主孫權沒有聽取他們的建議。

另據《資治通鑑·卷七十二》記載:

衛溫、諸葛直軍行經歲,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亶洲絕遠,卒不可得至,得夷洲數千人還。溫、直坐無功,誅。

▲吳國軍隊前往台灣地區路線圖(圖/翻攝自網絡)

也就是說衛溫、諸葛直率軍行軍一年有餘,士卒死亡的病故者達到了八九成,而亶洲絕遠無法到達。只得前往台灣,帶回數千人。衛溫、諸葛直奉命遠征卻無功而返,最終被誅殺。最後一段「死者什八九」就是說,衛溫、諸葛直去了一年,結果帶去的一萬人死了八九千,都是疫疾死的,只抓了幾千個當地人回來,做了個沒有功勞的賠本生意,最後兩個將軍都被孫權殺了!

這個歷史事件表明,即便在2000多年前,我國已經有意識地探索和開發了台灣周邊的海域。這也反映出台灣地區與大陸之間的聯繫,很早便已存在,而且並不僅僅局限於地理上的聯繫。

從此次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範圍之內。雖然當時的政治和社會形勢與現在不同,但是我們對台灣地區的認知和掌控是持續存在的。這也說明了,台灣地區不僅僅是我國的一個島嶼,更是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卷七十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