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訪談閻崇年告訴我們:苦難和知識是成功不離不棄的伴侶

拾墨聊吧 發佈 2023-03-30T05:20:38.135771+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苦難造就人才,知識改變命運,而成功離不開這兩者。觀看俞老師和董宇輝訪談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老師的這一期我收穫了一個真理:苦難和知識是成功不離不棄的伴侶。

苦難造就人才,知識改變命運,而成功離不開這兩者。


觀看俞老師和董宇輝訪談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老師的這一期我收穫了一個真理:苦難和知識是成功不離不棄的伴侶。


董宇輝問閻崇年老師的一個問題,其實也是我的一個疑問,他說:


「我們難過地發現幾乎所有封建王朝都是這樣,第一任皇 帝,驍勇善戰、高瞻遠矚、英明果斷、知人善任,但是大部分一旦到了第三、第四個皇帝就會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昏庸絕倫,往後一個不如一個,難道真的就是後面的都不如前面的嗎?」


閻崇年老師的回答大致意思是說:「往往第一任他們是天下之選,經過海選出來的,有很多競爭者,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就需要你的知識、用人、策略方面要比別人高明。後面的第二代可能見過這些,第三代聽過,到了第四代都不知道了,天天深宮大院養尊處優。」

所以宇輝總結說:「苦難教育是一種寶貴的品質。」


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果你忘記那些苦難,它就讓你再經歷一次。


多難興邦,苦難造就人才。閻崇年老師生於1934年,那些戰火紛飛的年代、那些動亂屈辱的過去他是親身經歷過得,他親眼看見鄰居倒在血泊里,自己的一位姨姨結婚當天遭遇轟炸婆婆被炸沒了,他也親身感受著大家對於這些侵略者咬牙切齒的恨。


水深火熱之中,無數的前輩抱著必死的決心,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日子,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他們,更不能辜負他們。


俞老師雖然沒有經歷戰亂,可創業的苦他也沒少吃,也是從電線桿貼小廣告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還經歷過兩次綁 架,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新東方的校訓是:從絕望中尋找希望。


董宇輝的經歷現在大家都比較熟悉,一個農民家庭長大的孩子,學費都借不到,懂事的姐姐自己不去學校換來他的學習機會,他緊緊抓住學習的機會,背著一個單詞,熬著一個夜,把根扎得更深更深,憑著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可以說這對369老中青組合,都是從苦難中熬出來的。從來沒有什麼一夜成名,有的都是千錘百鍊才成鋼!



但是光有苦難,有脫離的苦難的決心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知識。在苦難中,唯有學習,唯有憑藉知識才能為自己搏得一絲機會。


閻崇年老師研究發現:「慈禧其實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人,她一個女人知識不多、不懂軍事、不懂政治,帶著6歲,4歲,3歲的孩子,怎麼能和那些虎狼之輩比?」


這可以說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反面例子,因為知識不夠,在策略,人才選拔方面她可能也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她們的最終結果我們也知道了。


從正面例子來看,閻崇年老師被百家講壇的工作者多次邀請,被國際上一些國家邀請去講課,他憑藉的是什麼?就是是他過硬的歷史知識,是他這些年的不斷學習,總結的結果,橫著可以講,豎著可以講,個人可以講,王朝可以講。不僅把知識掌握了,還要有趣地講給大家,讓大家能夠聽懂,不僅聽懂,還要讓大家從中學習到一些懲惡揚善的道理。


俞老師的新東方歷經三十年又能在轉型的時候讓東方甄選獲得這樣的成就。他的知識、眼界,順應時代潮流的能力已經被事實證明。


董宇輝被千萬人關注著、喜愛著甚至於敬佩著,他能夠獲得這樣的成就,不僅僅是去年6月9號那個清晨的運氣,更多的是他的知識儲備在護佑著他。


我們先是被他豐富的知識吸引著,又被他強烈的責任心感動著,為他的悲憫情懷駐留著,在和平的年代裡我們太久沒有見過這樣熱血沸騰的有志青年,所以他的出現讓人驚喜,讓人不由得想去珍惜,想去保護。


所以,整個訪談下來,我就有了兩個非常強烈的感受:第一,就是苦難造就人才,人是有惰性的,只苦難才能趕走惰性,激發奮鬥的決心;第二,知識改變命運,你掌握的知識比別人多,比別人精,就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反之,就等著被人滅吧!苦難和知識是成功不離不棄的伴侶。


就像宇輝在這次訪談總結時說的:那些功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他都勤奮,比如他都勇敢,比如他都好學,比如他都專注,比如他都果斷。總之,優秀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優秀的人各有各的缺點,就像大家所知道幸福的家庭往往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樣。


醒醒吧,那些穿越的劇情、那些坐在馬桶上就能擁有一切的橋段,終究都是電視劇里的,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邊無人可靠,那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三十多歲的我們努力起來吧,別在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