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名相」還是「甘草閣老」

領導文萃 發佈 2023-03-31T22:30:11.312203+00:00

徐階,字子升,號少湖,一號存齋,松江府華亭縣人。他主政以後,在內閣辦公室牆壁上寫了一個條幅:以威福還主上 以政務還諸司 以用舍刑賞還諸公論。

徐階,字子升,號少湖,一號存齋,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據王世貞為他寫的傳記的描述,「短小白皙」「眉秀目善」,一副典型的江南士人氣派,能屈能伸,隨機應變而不露聲色,又精通權術。在嚴嵩專權跋扈的形勢下,能夠合作共事而不被打倒,充分顯示了他的政治智慧,謀略和詭譎兼而有之。這種品格或許並不高尚,卻頗為實用,不僅保全了自己,而且潛移帝意,導致嚴嵩、嚴世蕃父子的垮台,為撥亂反正掃清了障礙。

他主政以後,在內閣辦公室牆壁上寫了一個條幅:以威福還主上 以政務還諸司 以用舍刑賞還諸公論。這條幅用直白的語言宣稱,他要撥亂反正,意圖是很明顯的,他要向朝廷上下表明,不想成為嚴嵩第二,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

起初,徐階與嚴嵩同事,下級官員的賄賂饋贈,雖然沒有給嚴嵩的那麼多,數量也不少,他都照單全收,從未拒絕。他對人解釋其中原委:如果拒絕,恐怕以自己的高潔反襯出嚴嵩的污穢。日子一長,人們也就不再非議了。當他成為內閣首輔以後,就和嚴嵩反其道而行之,邀請內閣次輔袁煒一起辦公,共同為皇帝票擬諭旨。皇帝知道了,認為不妥,只要首輔一人票擬即可。徐階向皇帝解釋,事情出於眾人合議比較公正,而公正是所有美德的基礎;獨斷專行就是自私,而自私會導致百弊叢生。皇帝聽了表示同意。當時言官竭力抨擊勾結嚴氏父子的大臣,皇帝對此很反感。徐階委婉曲折地作出解釋,緩解了皇帝的怒氣,保護了那些言官。

某一天,皇帝和徐階談起人才難得,徐階侃侃而談:自古以來常言道,「大奸似忠,大詐似信」,能夠知人善任,便是哲人。因此當皇帝是最難的。要想把困難轉化為容易,只有廣泛聽取意見一個途徑。廣泛聽取意見,就等於有人為皇帝化解窮凶極惡,為皇帝揭發隱匿的實情。皇帝聽了他的一番宏論,連連稱讚。

可見徐階對於治國、用人還是很有想法的。他引薦門生張居正為裕王(後來的隆慶皇帝)講學,使日後的權力交接顯得更為順利。嘉靖皇帝病危,徐階連夜緊急召見張居正,一起謀劃,起草遺詔,次日清晨當朝公布,穩定了嘉靖、隆慶交替之際的政局。朝廷上下對此讚譽有加,把他比喻為「楊廷和再世」。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十四日,皇帝朱厚熜去世,由徐階和張居正起草的遺詔並不是朱厚熜臨死前口授的,而是用「遺詔」名義發布的徐階和張居正的政見。為了撥亂反正,「遺詔」強調了已故皇帝對於痴迷道教的錯誤有所反省,為那些因批評皇帝清虛學道而遭到懲處的官員恢復名譽和官職,懲處主持玄修的道士,停止一切齋醮活動。一看便知,這不是執迷不悟的朱厚熜願意講的話。但是,當時必須這樣做。十二月二十六日,穆宗隆慶皇帝即位,他的登極詔書也是徐階和張居正起草的,基調和先帝遺詔完全一致,主旨是強調起用因反對玄修而遭懲處的官員,處罰道士,停止齋醮,破格提拔賢才,裁減冗員

嘉靖、隆慶之際的政治交接,徐階處理得巧妙、妥帖,先是以「遺詔」的形式表示先帝的悔悟,繼而以「即位詔書」的形式表示尊重先帝的遺願,避免了「改祖宗之法」的非難。

徐階確實配得上「楊廷和再世」的美譽。他並不是學者型官僚,也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是一個務實型官僚。接手嚴嵩留下的爛攤子,必須撥亂反正,力圖革新。徐階推心置腹地敦請嚴訥出任吏部尚書,整頓頹敗已極的吏治。在嚴訥的努力下,改變了先前「吏道污雜」的狀況,出現了「銓政一新」的面貌。這與徐階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然而徐階主政的嘉靖、隆慶之際,政壇高層也不平靜,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高拱與徐階矛盾的逐漸明朗化。高拱在嘉靖四十五年進入內閣,得力於徐階的推薦。不過高拱此人性格剛直,自視甚高,入閣以後,常常和徐階發生衝突。徐階授意他的同鄉——吏科都給事中胡應嘉,彈劾高拱「不忠」,使徐、高關係趨於緊張。嘉靖皇帝去世,徐階繞過其他內閣成員,與張居正起草「遺詔」,引起高拱極大不滿,公開揚言:把先帝的過錯公示於天下,是詆毀先帝,是大逆不道。平心而論,徐階和張居正起草「遺詔」帶有撥亂反正的意義,高拱的攻擊完全是意氣用事,效果適得其反,使得他自己處於被動境地。

隆慶元年(1567)的內閣中,首輔徐階是元老耆宿,張居正是他的門生,李春芳折節好士,郭朴、陳以勤是忠厚長者,唯獨高拱最不安分,躁進又不得志於言路。他對徐階引用門生張居正、瞞過同僚起草遺詔耿耿於懷,到處散布流言蜚語,慫恿言官彈劾徐階;還抓住徐階的家屬子弟通路子、走後門、橫行鄉里大做文章,製造「倒徐」輿論,搞得徐階很被動,不得不向皇帝聲辯,請求退休。此舉激起朝中官員公憤,紛紛彈劾高拱,稱讚徐階。高拱自討沒趣,以身體有病為由,辭官而去。支持高拱的郭朴也遭到彈劾,被迫辭職。

內閣的紛爭並未停息。徐階再次遭到言官彈劾,請求退休時,隆慶皇帝顯然對高拱情有獨鍾,對徐階以「國師」自居的姿態有所不滿,當即批准徐階退休。舉朝官員紛紛上書挽留,皇帝不為所動。徐階離去,李春芳升任內閣首輔。隆慶三年(1569)十二月,皇帝召回高拱,讓他再度入閣,並且兼任吏部尚書。李春芳識相地辭職,把內閣首輔讓給了高拱。一旦大權獨攬,高拱便肆意報復。不僅在大政方針上和徐階對著幹,而且不遺餘力地打擊已經退休的徐階。地方長官見風使舵,落井下石,剝奪徐階的田產,把他的兩個兒子充軍。幸虧張居正把高拱趕下台,一切才得以恢復原狀。

萬曆十一年(1583),八十一歲的徐階去世,皇帝贈予太師榮譽頭銜,賞賜諡號「文貞」。錢謙益對他是頗為讚許的,目光犀利、言辭直率的海瑞的評價就顯得嚴厲多了:

一方面肯定徐階「自執政以來憂勤國事」,另一方面指責他「事先帝無能救於神仙土木之誤,畏威保位」;一方面稱讚他為官清正廉潔,「不招權,不納賄」,另一方面批評他過於「容悅順從」,只能算作一位「甘草閣老」。

這樣的評價是否過於苛刻呢?難道要求每一個官僚都像他那樣,抬著棺材去罵皇帝嗎?政治是複雜的,政壇既需要海瑞這樣的「模範官僚」,也需要徐階這樣的「甘草閣老」。倘若沒有這位「甘草閣老」的援手,海瑞早已被皇帝處死,他也沒有機會上演後來的「罷官」好戲了。


摘自 | 《領導文萃》2023年3月下

稿件來源 | 《大明王朝的權利博弈》

本文作者 | 樊樹志

責任編輯 | 箋遲

微信編輯 | 九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