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走過場」嗎?應屆生被央企無情「毀約」,網友:水太深了

鑫姐教育 發佈 2023-04-01T17:43:28.509668+00:00

春招與秋招,往往是大學生就業的好機會,也是大學生距離央國企距離較近的一次,若是想要在社招中報考央國企,那難度遠不止是「1+1=2」了。

春招與秋招,往往是大學生就業的好機會,也是大學生距離央國企距離較近的一次,若是想要在社招中報考央國企,那難度遠不止是「1+1=2」了。

很多大學生都將希望寄托在校招上,即使用人單位給出的待遇稍低,但仍然有大批學生「咬牙堅持」下去,為的便是實習期過後的轉正,若是能夠順利入職央企,那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只不過,理想往往很美滿,但現實卻充滿骨感,尤其是對於應屆生而言,校招更像是走「獨木橋」,一不小心便可能會落的個「滿盤皆輸」,不僅失去了就業機會,還可能浪費了寶貴的「應屆生」身份。

這是在「走過場」嗎?應屆生被央企無情「毀約」,網友:水太深了!

畢業後找到穩定的工作崗位,也是諸多大學生的夢想,而對於接受更先進的教育資源的00後畢業生而言,就業也更加「內卷化」,學生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但一位23屆的應屆生卻在網上吐槽,直言自己被某央企給無情「毀約」,應屆生是在秋招投遞的簡歷,經歷了若干輪的筆試和面試,而且還在面試時簽約了offer,本以為入職是「板上釘釘」,還特意拒絕了另一家研究所的offer,但沒成想卻被「耍了」。

這位應屆生在等待第三方時,用人單位要求學生做綜合測評,但做完就沒有下文了,直接被HR通知測評沒過不能簽約,但應屆生詢問其他人,分明表示沒過也能夠重新答,也讓應屆生感到很寒心。

畢竟應屆生為了入職這家央企,還放棄了一整片「森林」,但結果卻不如人意,還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若是早告訴自己不合適,又何必面試那麼多輪,給自己無盡的希望呢?

而網友也直言表示:這是在「走過場」嗎?還是「蘿蔔坑」?還有的網友表示:水太深了,典型的給人挪位置呀!

其實企業毀約的情況不在少數,用簽約來「吊著」應屆生,但當遇到更優秀的人也會立馬換副嘴臉,而這種「海王式」招聘,也坑了不少大學生,可謂是很過分了!

校招的「風險」並不低,大學生需擦亮雙眼,透過現象看本質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大學生在找工作時,也常會「廣撒網,多撈魚」的方式,遇到待遇更好的企業也會有所偏愛,而在看用人單位吊著應屆生的行為,也不過是「互相傷害」罷了,但最後吃虧的仍然是大學生,畢竟崗位有限,大學生仍然要為現實「低頭」。

而在筆者看來,應屆生求職更要多方衡量,若企業遲遲不簽約自己,要麼是等待其他人要麼是自己不達標,與其等待不如主動出擊,畢竟「是金子在哪裡都發光」,說不定還能更好的發掘自身天賦,而不是「一棵樹上吊著」。

尤其是時光不等人,應屆生身份也很寶貴,容不得學生隨意揮霍,大學生也要找到靠譜的用人單位,而不是盲目就業,那也很可能會遇到不良企業!

就業不等於「過家家」,校招崗位質量參差不齊,大學生別馬虎大意

校招的「潛規則」很多,大學生可別當「傻白甜」,尤其是崗位名字看上去很高大上,薪資待遇說的天花亂墜等,但實際卻是底層員工,完不成相應績效便沒有工資,這也是很多崗位的「套路」,大學生可別被「畫大餅」。

用人單位的實力和資質很重要,影響學生的就業前景與未來發展,但若是用人單位「誇大其實」,或是將崗位偷梁換柱,連到手薪資都不明說的話,那不是對企業沒有信心,就是薪資與招聘信息不符,所以大學生可要多加了解,不要盲目報考。

尤其是打著「培訓」的名義,實則卻是將大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的話,那大學生可要提高謹慎,不要白白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還可能會錯過其他大型企業,而大學生也要三思而後行,不要打沒有準備的「仗」!

寫在最後:校招往往受到很多大學生的信任與青睞,而學校也要承擔起責任,並對的起學生的信任,對企業嚴格審核,拒絕「空殼公司」以及不良企業,爭取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氛圍與環境,而不是不管不顧,只看重畢業生就業率,那也會捨本逐末,說不定還會引來大學生的反感!

話題:你認為校招靠譜嗎?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