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致謝,工科生寫文言文!網友:這屆畢業生真的會「謝」

環球網 發佈 2023-05-26T05:54:04.032359+0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畢業季臨近, 不少畢業生紛紛曬出論文致謝, 有人稱把周杰倫寫到了碩士論文裡, 有人感謝自家貓, 還有人想謝謝自己的頭髮…… 近日, 杭州師範大學 信息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應屆研究生周鑫的 一篇洋洋灑灑的文言文致謝引發關注。

來源:中國青年報

畢業季臨近,

不少畢業生紛紛曬出論文致謝,

有人稱把周杰倫寫到了碩士論文裡,

有人感謝自家貓,

還有人想謝謝自己的頭髮……

近日,

杭州師範大學

信息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專業

應屆研究生周鑫的

一篇洋洋灑灑的文言文致謝

引發關注。

他的論文致謝里寫道:

「春畢夏至,雨晦蛙鳴。合論終草,開牖啟臆。春秋三度未能成大器,旦暮千尋漸悟得其道。焦思鬱悒,蹙於眉間;欣悅歡愉,浮之心頭。昔日如昨,感莫能言。聊書所懷,以申謝忱……」

致謝里,他用

「曉仆以批郤導窾之誨語,

誘仆於春風甘霖之誨教」

來感謝導師

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關心;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來表達對父母的感激;

還以

「鑿壁囊螢,報椿萱殷殷之所期」

向父母表達潛心求學的決心。

「工科生寫古文,

我學中文的都寫不出來,

自愧不如。」

周鑫並非中文專業學生,

而是一名實打實的工科學生,

他展現出的文學功底,

讓不少同學和老師都大吃一驚。

周鑫的導師王聖寶說:

「在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盲審中,

周鑫拿到了我這組裡最好的成績,

目前在申請碩士畢業生優秀論文。

這次看到他的文言文致謝,

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很意外,

因為平常沒有見他說過類似的話,

當時眼前一亮。」

用文言文寫致謝

他一氣呵成

周鑫稱,

對文學的熱愛,

是受父親的影響。

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中,

除了專業課程與學術研究,

他一直保持著每周閱讀的習慣。

在實驗室里,

他還常與愛好文學的同學一起玩飛花令。

「明日又乘風去,

任江南江北。」

周鑫稱,畢業之際,

他想起陸游的這句詩,

百感交集,

便一蹴而就寫成了致謝的初稿,

之後斟酌推敲了部分字詞的選用。

當被問及為何用文言文寫致謝時,

周鑫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文言文本身結構優美,言簡意賅,並且富有表達情感的能力,比如開心了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不開心了就「問君能有幾多愁」。

其次,「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聚集在西子湖畔,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春日裡去感受「綠楊陰裏白沙堤」,下雨時沉浸在「多少樓台煙雨中」。自己身處杭州,也想用文言文的方式表達情感。

最後,杭州師範大學是人文學堂、藝術校園,湧現出許多優秀的文學大師,比如畢業之際唱起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時總會想起的李叔同先生,寫下「竹屋紙窗清欲絕,有梅花、慰我荒涼意」的夏丏尊先生等。用文言文寫致謝,也是一場與大儒們的跨越時空對話。

據了解,目前,

周鑫已成功申請

福建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博士,

老師們也祝願他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屆畢業生真的會「謝」!

事實上,

周鑫並不是第一個

用文言文寫致謝的畢業生。

5月25日,

中國青年報刊發的

《論文致謝,盛放大學生的獨有浪漫》一文

呈現了多位畢業生

或詼諧幽默,或文辭優美,

亦或簡單直白的論文致謝。

在寫致謝時,

武漢工程大學會計學本科畢業生吳亮

全篇用了文言文。

「遙思初來之時,四時光景,終不復矣。

然四載之間,相遇相知,相熟於心,

工大之草木樓室亦系情思……」

在他看來,

大學的每寸光陰和草木都寄託了「情思」,

更重要的是,在美好的時光中,

吳亮遇見了繼父,

「亦真心相待,為子操勞」,

他把這幾個字寫到了致謝中。

「光影在實驗室的窗前流轉,

很多次推開門,

偶然透過落地窗的一瞥,

遠方的地平線上,

橘子正跌進迢迢星野。」

上海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碩士畢業生張宇在畢業致謝論文裡

用暖色香甜的「橘子」

來形容自己求學的時光——

從早到晚,

在實驗室坐冷板凳、搞研究,

看著太陽一點點落下,

最後像橘子一樣沉入到夜幕之中,

又好像奔赴自己的星辰大海。

今年9月,

張宇將前往北京大學繼續深造,

研究方向與晶片研發相關,

這是國家技術難題之一,

他在致謝里表示

「而今萬般熙攘化清風朗月,

前路漫漫,亦不再畏懼」。

副教授王靖雨認為,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寫致謝的年輕人能夠體察細微之處,去感受人世間的『小美好』『小確幸』,說明寫作者是具有同理心的。同時,這些致謝能夠引發更多的人共情,體現了我們這個時代對情感表達的開放和包容。」

王靖雨稱,

在很多論文致謝里,

她能看到時代給這屆年輕人的專屬烙印,

「那是一種富有創造的精神氣質」。

中國青年報綜合錢江晚報、中青報客戶端(實習生 荊昭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戴月婷 李想)、央視網、網友評論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