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新聞5月25日電(徐秀芳 遠航 馬玫)清晨,走進新疆庫車市伊西哈拉鎮庫木艾日克村,鱗次櫛比的民居小院,形態各異的雕塑景觀,筆直乾淨的柏油路……呈現出一片繁榮和諧的景象。
「在工作隊的幫助下,現在都吃上了旅遊飯,在家門口建起了民宿、辦起了農家樂,收入增加了,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民阿衣先古麗·艾則孜高興地說。
庫車市伊西哈拉鎮庫木艾日克村離蘇巴什古城、克孜爾尕哈烽燧等景點15公里左右。庫車市人民醫院駐村工作隊結合實際,藉助中國最美自駕公路—獨庫公路巨大客流資源和歷史文物古蹟資源,在建強基礎設施、打造民宿特色品牌上下足真功夫。
為了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就業增收的難題,工作隊計劃結合本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由於經驗不足,工作隊特意組織村「兩委」班子到拜城縣康村濕地實地考察學習發展休閒旅遊的經驗。
取「經」回來,工作隊、村「兩委」班子和轄區黨員集中討論,成立環境整治小組、包聯整治轄區衛生環境,重新規劃院牆、街道,設計村主幹道布局,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與特色民宿、農家樂相結合,打造出獨具特色鄉村新貌。
「如何讓村民沿著轄區蘇巴什古城、克孜爾尕哈烽燧等景點的旅遊線路,搭上『旅遊熱』順風車,吃上『旅遊飯』,實現『增收夢』」,又成了擺在工作隊眼前的又一難題。
「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色民宿、農家樂旅遊產業,那就要把遊客留下來,將品牌打出去,收入才能提上來。」駐村工作隊員阿孜古麗·卡依提說。
工作隊與村「兩委」多方調研和反覆討論,結合民俗、風土人情等實際情況,探索出「公司+農戶」自主經營模式,有效盤活農村依法建造在宅基地的農民房屋、村集體閒置農房等資源,形成一定規模的特色民宿。
工作隊通過包辦、代辦、集中辦理等方式,為28戶民宿和新創建農家樂,統一辦理「五證」,並鼓勵村民通過小額信貸、貼息貸款等形式,激勵扶持有條件的農戶發展民宿、農家樂。截至目前,工作隊為全村28戶旅遊民宿發放獎勵金7萬餘元。
走進村裡的百味農家樂,內部雕樑畫棟,玻璃窗戶流光溢彩,小院內核桃樹下曲折蜿蜒的走廊、古樸典雅的木桌木椅,總讓人忍不住多看上兩眼。徜徉在農家小院,宛若置身室外桃源,別具一番風味。
「現在村裡的環境好了,旅遊「旺」起來了,我也從外地回到了村里,開起了農家樂,感謝工作隊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條件。」百味農家樂老闆艾麥爾·奧斯曼高興地說道。
村民艾麥爾曾是一名常年在外奔波的貨車司機,2014年,不幸遭遇意外,身體受了傷,欠下20萬的債務,平時只能靠打零工為生。
在一次走訪中,工作隊發現他有一定的「生意」頭腦,鼓勵他將家裡的17畝空地建成民宿,於是工作隊開始協助他申請報告、辦手續、擔保貸款等,民宿開起來以後,生意越來越好,在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將民宿擴大發展為旅遊休閒為一體的農家樂,現在的他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成為村裡的小老闆,過上了幸福、富裕的日子。
「在工作隊和村『兩委』帶領下,大家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掙上了『旅遊錢』,致富奔小康不再是夢想。」老黨員買買提·阿布拉說。
截至目前,庫木艾日克村已打造特色民宿29家,農家樂8家,民宿床位共300餘張,帶動就業260餘人。自2023年初以來,累計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增收2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