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蔡崇達的《命運》,我放棄精神內耗

帆書app原樊登讀書 發佈 2023-05-27T23:05:03.921692+00:00

作者 | 帆書 · 流芳鮑德里亞說:「內耗,是現代社會的一場疾病。」人生海海,一山放過一山攔。短暫的人生似乎總有數不清的遺憾與失敗。其實大多的精神內耗,都來源於對人生的失控感,對未知的恐懼。人生,不一定非要步步都提前安排妥當。

作者 | 帆書 · 流芳


鮑德里亞說:「內耗,是現代社會的一場疾病。」


人生海海,一山放過一山攔。短暫的人生似乎總有數不清的遺憾與失敗。


其實大多的精神內耗,都來源於對人生的失控感,對未知的恐懼。


人生,不一定非要步步都提前安排妥當。


看了蔡崇達的《命運》後,有人說:「人生嘛,不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見招拆招就好。」


《命運》講述了99歲的阿太(蔡屋樓)跌宕起伏的一生:


她面對命運的重重磨難,一路勇敢無畏、見招拆招。


是啊,每個成年人都有熬不下去的時候。


當你陷入了內耗,不如掀開《命運》看看。



戒掉抱怨,才能迎來轉變


阿太(蔡屋樓)母親的前半生一直活在抱怨聲中:


年輕時,入贅的丈夫有海無法忍受平靜的生活,為了出海不辭而別。


一脈單傳的爺爺失去了「當做兒子的女婿」,落下心病,沒多久就抑鬱而亡。


而奶奶在爺爺死後,一直喋喋不休地抱怨:


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入贅,偏偏選了一個沒良心的?


為什麼你不和有海多聊聊天,這樣子他就不會走了?


為什麼你阿爸(爺爺)做這麼多天功德把錢折騰完,不然你還是很好招個人或者改嫁的……


失去雙親照拂的母親,也是充滿怨念的。


她時刻想著去死,每當夜深人靜時就禱告神明希望了卻餘生。


最終在女兒出嫁的那天,母親抱著祖宗牌位跳了海,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魯迅曾說:


「人一開始抱怨,事情就會加速朝他抱怨的方向前進。」


所以多年抱怨,母親和奶奶的人生反而變得愁雲漫天。


而與自己的母親奶奶相比,阿太(蔡屋樓)的人生並不算順遂,可她一向樂觀:


生不出自己的親生孩子,她就將抱養的孩子比做「仙女送來的禮物」。


失去了丈夫,她就到碼頭當卸工,不擇手段拉扯大三個孩子。


養女殘疾,她就留在自己的身邊好生照拂,把妹妹和兩個養子送出國。


最終事業有成的孩子們又回來照顧自己。


她苦盡甘來,平和地活到了99歲。


阿太(蔡屋樓)說,


命運最終是贏不了我們的。


它會讓你難受,讓你絕望,它會調皮搗蛋,甚至冷酷無情,但你只要知道,只要你不停,它就得繼續,它就奈何不了你。


是啊,人生逆境種種,難處各有不同。


一味沉浸在苦難的悲傷里,哀嘆人生無常,抱怨命運不公,不會有任何作用。


只有戒掉抱怨,主動調整,人生才能迎來轉變。




停止祈禱,才能實現自救


從阿太(蔡屋樓)12歲起,母親每天都要去燒香問卜。


她不甘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一直艱苦難耐,渴望有未知的力量翻轉自己,或者解答自己,而命運卻一向如此。


因此她出每座廟門都要心有不甘地用腳踢一下香爐,每次都要和廟公吵架,把廟婆罵哭。


十幾年下來,她從爭吵式擲珓,變成了爭吵式解簽。


祈禱沒有改變生活的任何一絲波瀾,反而增添了她許多怨念。


而阿太(蔡屋樓)卻是一個不信命的人:


15歲,母親帶阿太(蔡屋樓)去神婆家裡算命,神婆掐指一算,搖搖頭,哀嘆道:「到老無子無孫,無兒送終」。


深信不疑的母親氣得大哭一場,而年幼的阿太(蔡屋樓)擼起袖子,雙手叉腰,小腳一跺,「那我生氣了,我要和命運吵一架。」


與母親不同,在阿太(蔡屋樓)眼裡,命運並不是神。


所以她從不禱告自己的命運。


也正是她的這一點倔強,吸引了神婆的注意,讓她成為了神婆的兒媳。


她嫁給了神婆英俊的兒子楊萬流,過上了幸福的婚後生活。



雖然她沒有生下自己的親生孩子,也遭受過命運的磨礪。


可她卻從沒有禱告過命運,而是「和命運吵架」。


最難的時候,她也能憑一己之力撫養起三個孩子。


幾十年後,子孫繞膝;當年的「算命」不攻自破。


《了凡四訓》裡曾說: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一個人的運氣,靠老天賞賜。


但一個人的命,卻是自己修的。


正所謂:自助者天助。


把命運交給上天,就如湖中草芥,隨波逐瀾;想要的人生,就要自己爭取。


其實從沒有什麼逆天改命,一切都是自修的結果。



殺死焦慮,才能收穫新生


阿太(蔡屋樓)早就明白,神明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她拼盡全力,好不容易終於獲勝。但命運又再次重拳出擊,讓她感到焦慮。


養子養女終於都長大成人,各自結婚生子。


阿太享受著兒孫繞膝、揚眉吐氣的日子,她以為,她終於戰勝了命運。


阿太(蔡屋樓)說:「我想要的都有了,可以去死了。」



沒想到,不多幾年,命運又開始對付她。


二兒子西來不幸得了癌症,最終去世。


大兒子北來生意失敗,欠了大筆債務,討債人天天上門催款,圍堵毆打。


他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最終走向了廟後面的那片海。


女兒百花從小就小兒麻痹癱瘓,努力和命運鬥爭了幾十年,最終還是走在了阿太(蔡屋樓)的前面。


面對孩子一個個離去,阿太(蔡屋樓)感到憂慮,她說:「命運可真壞。」


她都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命運還是如此殘忍?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看著兒媳們努力生活,見著孫子們一日日長大,阿太(蔡屋樓)變得釋然,她開始坦然靜候死亡的到來。


臨死前,阿太(蔡屋樓)說:


「一個人如果是好死的,那到他最後要走的時候,他可以有一次選擇——可以入土為安趕緊輪迴,也可以向天開槍,再不回來。」


這輩子,阿太(蔡屋樓)拼盡全力而活,不為命運不公而焦慮,下輩子,她選擇不再來。


我們總會為生活中種種不完美而焦慮,而阿太(蔡屋樓)的一生幾乎都是不完美,處處是支離破碎、殘破不堪,但她卻能活得樂觀。



瞿秋白說:「如果人是樂觀的,一切都能抵抗。」


下雨天,忘了帶傘,才能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


工作出現失誤,才能積累經驗,避免下次再犯;


和愛人分手,悲痛不已,才能明白彼此的不合適。


很多時候,讓我們焦慮的其實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們自己。


只有殺死內心的焦慮,樂觀面對一切,才能收穫新生。



寫在最後


阿太(蔡屋樓)一生不抱怨、不祈禱、不焦慮,認認真真把生活過好、與命運鬥爭,最終她把命運變成了自己的孩子,我們的生活也該是如此。


苦難於人生常行,內耗於生活常在。


里希特說:「苦難有如烏雲,遠望去但見墨墨一片,然而身臨其境時不過是灰色而已。」


很多時候,看似命運無情,不肯給我們一絲喘息的餘地,但其實有時候是我們還未上戰場,內心就已繳械投降。


如果真的去迎接、去克服,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