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插粳稻優質豐產綠色高效生產技術:畝產優質稻穀630-650公斤

優質稻種植助手 發佈 2023-05-28T00:51:50.122029+00:00

水稻是我區主要口糧作物和優勢主導產業,明確水稻生產技術推廣導向,抓好水稻生產,對實現穩糧、優供、增效目標具有重要作用。為充分發揮水稻主推技術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稻米產業建設中引領支撐作用,經廣泛徵求意見和專家討論,形成了全區2023年水稻主推技術名錄。

水稻是我區主要口糧作物和優勢主導產業,明確水稻生產技術推廣導向,抓好水稻生產,對實現穩糧、優供、增效目標具有重要作用。為充分發揮水稻主推技術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稻米產業建設中引領支撐作用,經廣泛徵求意見和專家討論,形成了全區2023年水稻主推技術名錄。名錄內容共四項,分別為:機插粳稻優質豐產綠色高效生產技術、「一稻兩蝦」稻漁生態綜合種養技術、水稻重大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直播稻生產風險防範技術。各鎮(街道)要結合實際,突出綠色安全高效生產、綜合種養等新型模式示範,強化節本增效和綠色發展技術應用,促進水稻主推技術落地生根,為推動現代高端稻米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科技支撐。下面一起看看機插粳稻優質豐產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一)技術概述

以優良食味粳稻品種為基礎,根據機插粳稻生育和產量形成規律,在生產中用適宜的必要作業次數、在最適宜的生育時期、給予最適宜的投入數量三個方面進行精確定量,達到「豐產、優質、綠色、高效、生態、安全」的科學栽培。同時,通過實施精深加工和品牌溢價,有效提高水稻產值與效益。

(二)增產增效情況

畝產優質稻穀630~650公斤;化肥、化學農藥使用量均下降1.5%左右、利用率達40%以上;畝增效益5%以上。

(三)技術要點

1.核心技術

(1)品種選用。選用適口性突出、產量、抗逆性等綜合性狀優良食味粳稻品種,如南粳9108、南粳9308等。

(2)壯秧培育。採用水稻規模化集中育供秧技術培育適齡機插壯秧。根據移栽期及適宜秧齡精確計算適宜播種期,根據基本苗、千粒重、發芽率等確定播種量。5月中下旬至6月初播種,播前曬種,藥劑浸(拌)種,機械播種,稀播勻播,大田用種量3~3.5公斤/畝。毯苗機插壯秧:秧齡15~20天,葉齡3~4葉,苗高12~17厘米,單株髮根數10條以上,生長整齊,苗挺葉綠,無黃葉和病蟲害,根系盤結牢固,提起不散。缽苗機插壯秧:秧齡25~30天,葉齡4.5~5葉,苗高15~20cm,單株帶櫱30%,根系發達,單株白根數13~16條,秧根盤結好,葉挺、色綠、無病斑蟲跡,秧盤間與缽孔間苗數、苗高以及粗壯度整齊一致。

(3)精確機插。6月上中旬機插。精細整地,適當沉實淀清後機插。毯苗機插以行距30cm×株距12.5~11.7cm、4苗/穴左右、1.8~1.9萬穴/畝、穴苗量相對均勻度合格率≥85%、基本苗7~7.5萬/畝為宜。缽苗機插以行距33cm×12.0~11.5cm、3~4苗/畝、6.5~1.7萬穴/畝左右、基本苗6~6.5萬/畝為宜。同時,要做到淺插勻插(栽插深度1~3cm)、漏插率≤5%、傷秧率≤4%、漂秧率≤3%,淺栽利於低節位分櫱,以防僵苗不發。

(4)精確施肥。根據品種類型、品質及目標產量定位,運用斯坦福(Stanford)公式設定總施氮量及肥料運籌,保證優良食味品種的產量和品質形成。通過綠稻輪作、秸稈全量還田等措施,合理增施有機肥,減少化學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食味品質。同時,重視增施磷、鉀、矽以及合理施用與米質有關的鋅、鎂、硒等微量元素肥料。從品質調優、產量提高和減少面源污染排放等方面綜合考慮,畝產630~650公斤目標施用純氮量16~18公斤/畝,N:P2O5:K2O比例要求達到1:0.4~0.6:0.5~0.7,前後期合理施氮比例為7:3。

具體施肥方案為:①控施基肥。一般畝施45%主推配方肥30公斤左右。②施足分櫱肥。栽後5~7天在無水層情況下追施分櫱肥尿素15公斤/畝,24小時以後再灌淺水層,以提高表土養分濃度、防止遇到高溫時出現肥害型僵苗和控制氨揮發損失。③適施穗肥。穗肥於倒4葉期以促花肥一次施用,一般畝施45%複合肥15~20公斤,尿素7.5~10公斤。穗肥施用具體時間和數量,要結合拔節期前後群體莖櫱規模及葉色等情況進行合理調整。

(5)精確灌溉。強化以「灌、淺、濕、干」為主的高效節水減排精確灌溉技術的普及推廣,制止大水淹灌,努力降低農業用水量、避免農田退水所導致的排污量和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根據水稻泡田定額合理組織插秧前稻田灌水。秧苗機插後,採取2~3cm水層與間隙露田通氣相結合,特別是秸稈還田條件下,在栽後2個葉齡期內應有2~3次露田,促紮根活棵長粗,淺水灌溉促櫱,達到夠苗80%左右時斷水擱田,以多次輕擱為主,使土壤沉實不陷腳,葉片挺起,葉色顯黃。長穗期實施淺水層間歇灌溉,以促進根系增長,控制基部節間長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抗倒,改善受光姿態。開花結實期實施濕潤灌溉,保持植株較多活根數及綠葉數,植株活熟到老,提高結實率與粒重。

(四)配套技術

1.水稻疊盤出苗育秧技術。水稻疊盤暗化出苗育秧是一種「1個育秧中心+N個育秧點」的現代化水稻機插二段育供秧新模式。由機插集中育供秧中心或育插秧主體完成育秧床土或基質準備、種子浸種消毒、催芽處理、流水線播種、溫室或大棚內疊盤、保溫保濕暗化出苗等過程後,在煉苗大棚或分發到各育插秧主體秧田等不同育秧場所完成後續育秧管理至適期栽插。秧盤堆疊20~25盤/疊、6疊秧盤/托盤、約150盤/托盤,頂部放一張只有土沒有種子的秧盤封頂,堆疊之間留20厘米左右間距便於通風和起運操作,盤堆要大小適中、排放要垂直整齊。堆疊完畢運至暗化出苗室或者用黑色農膜封閉保溫保濕不見光,溫濕度分別控制在32℃和90%左右,種芽立針露盤1.0厘米左右即可擺盤綠化。注意轉場擺盤前要通風降溫煉苗1~2小時,增強秧苗抗逆適應性。

2.麥秸稈全量還田技術。在福田4LZ-8-9-10 160-190、沃得DR85等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時將麥秸稈切碎(<8cm)的基礎上,上水泡田3天,以中大型拖拉機、滅茬旋耕機機組一次作業完成麥秸稈切碎、滅茬、旋耕、混合和覆蓋,以滿足水稻機插作業對整地質量的要求。

3.病蟲草無害化防治技術。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合理運用農業、生物和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選用安全高效除草劑於栽插前3天結合沉實泥漿和機插後5~7天通過兩次封殺高效化除技術基本消除雜草危害。對突發與常發病蟲害,選用高效安全對路藥劑,適時適量保質施藥,要高度重視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和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綜合防治。重點打好關鍵生育階段的防治總體戰,尤其是7月中下旬要打好以紋枯病為重點、兼顧兩遷害蟲的防治總體戰;8月上中旬,要打好以兩遷害蟲及紋枯病為主的防治總體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要打好破口抽穗期以稻瘟病、稻曲病、稻縱卷葉螟為重點的防治總體戰。

4.稻米儲藏加工技術。採用低溫均勻乾燥,精確控制稻穀含水率,減少黃或斷米現象;採用低溫保鮮庫存儲稻穀,實現稻米保鮮,保持最佳口感;採用稻米精碾、拋光、色選等調質技術、稻米分級包裝及保鮮處理技術,提高稻米產品科技含量和外觀品質,聚力構建現代化自動化的收穫、冷儲、加工體系,全面推動稻米儲藏加工技術提檔升級,系統打造優質稻米好產品、好產業。

5.稻米品牌營銷。通過「『淮安(岔河)大米』公用品牌+平台公司或企業產品品牌+農戶」等模式,特出品牌打造,發展品牌化生產,實現優質優價。全力推進「淮安大米」全產業鏈建設。

(五)適宜區域

國家級或省級綠優食品稻米生產基地,區域優勢突出、機械化程度高、規模化生產條件好和產業鏈式開發形態完整的鎮(街道)。

(六)注意事項

分區域建立水稻優勢生產基地,重視選用與機插茬口、時期相配套的優質化品種;重點注意優質栽培的肥、水、藥關鍵技術的協同配套。

來源:洪澤三農,僅供參考,若有侵權望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