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鬱結有什麼症狀表現?

中醫彭鑫博士 發佈 2023-05-28T04:34:40.720713+00:00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七百九十五。(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帝曰:太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臟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臟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沈不浮也。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七百九十五。(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帝曰:太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臟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臟搏,言伏鼓也。二陰搏至,腎沈不浮也。」——《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所以咱們在這裡就看到太陽經病,若是外感病裡邊,太陽經病是占最多的,所以說「象三陽而浮」,它的脈象主要就是浮,你就記住一個字,太陽經的這些這些病,外感病也好,還是腑病、經病也好都是。第二句話,「帝曰:少陽髒何象?」少陽指的是什麼呢?就是足少陽膽經。按照六經辨證裡邊是屬於少陽經病,表現是什麼呢?脈象是什麼呢?「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髒者,滑而不實也」。其實就是說少陽就像一陽的陽氣初生一樣。脈象是滑而不實的,它跟浮就有區別了,浮是浮在表面,少陽就是滑。


在這個地方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是滑不是弦呢?《傷寒論》裡邊講少陽之為病,脈弦。為什麼要脈弦呢?口苦咽干目眩,這都是少陽病。為什麼是弦?其實就是滑而不實當中夾雜著寒氣。這就是搞臨床和不搞臨床的區別,你不搞臨床永遠不知道他剛才說什麼,但你一搞臨床之後,你一接觸病人就立刻就明白了,這些外感病之後往裡傳,傳病到少陽之後,有些寒邪實際上是沒有去的,那為什麼還要用柴胡呢?柴胡可以祛寒,《神農本草經》裡邊柴胡就是治寒熱病。


在這個地方,它只要是有點寒,它的脈就緊,同時它又滑而不實,這就是弦脈,它不是太陽經的浮緊脈,它是少陽經的弦,就像琴弦一樣。如果沒有外感的風寒,脈象就是滑而不實,這個地方《黃帝內經》講的是原則,就是基本的大法。


我們再往後看,「帝曰:陽明髒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陽明經脈的象是怎麼樣呢?岐伯說,這是一種大而浮的脈象,這就理解了,陽明是多氣多血,所以陽明的脈象要麼就是白虎湯證,要麼就是陽明腑實,這就是承氣輩,所以陽明腑實就是大,喘咳寒熱就是浮,總而言之,就是大而浮的這種表象。


我們再往後看,「太陰髒搏,言伏鼓也」。太陰指的是足太陰脾經,太陰經的經脈搏動,脈象是伏鼓。指的是什麼呢?脈象雖然浮,但是仍然擊於指下。馬蒔在《注證發微》裡邊講∶「太陰則入於陰分,脈雖始浮而始鼓於手謂全浮。」就是你一把太陰這個脈的話,浮取找不著,中取稍微有點,沉取發現了有這個脈,但是一般來講,到了沉取階段,他的脈應該很弱,但他不是,他的脈象是伏鼓有力。這代表什麼呢?這代表脾這個地方的結氣也非常重,就是打結的結,氣結在這裡,下不去了,你一問這個患者的表現,有很多人說彭博士,我就是小腹部感覺有點塊,一吃飯就感覺不消化,就下不去。一把脈,脈象也不浮,中取也不好取,沉取在這裡,裡邊還是滑實的,這就是伏鼓。


「二陰搏至,腎沉不浮也」。二陰經脈搏動,是沉而不浮的脈象。二陰指的是少陰。少陰經脈的脈象是沉而不浮,因為二陰是足少陰腎經,腎是往下沉的,是不浮的,我們知道「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少陰脈微細指的是什麼?就是沉取在底下,它不往上浮,所以現在非常流行的火神派,喜歡用少陰經的方。火神派很有意思,喜歡用三陰經的方,尤其是喜歡用少陰經的方,厥陰經的還不怎麼用,比如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吳茱萸生薑湯等等都不用,也不用烏梅丸,厥陰經的病的藥方也不用。太陰經的方子偶爾用,用理中湯,他喜歡用少陰經的藥方,用四逆湯、白通湯等等這些方子。(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裡邊有附子,在這裡我們就不詳細展開了,因為古代醫家對於陰證,有專門的這論述,比如王好古的《陰證例略》,還有許叔微的《傷寒九十論》,《傷寒九十論》裡邊有大量的三陰經的內容。(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七百九十五。(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