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188期:世界變了

觀察者網 發佈 2023-05-28T06:55:35.289536+00:00

「世界確實變了,既充滿挑戰,又精彩萬分。」張維為:大家現在可能都有一種感覺:世界變了,而且變的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有點令人眼花繚亂。

「世界確實變了,既充滿挑戰,又精彩萬分。」

美國燈塔逐漸黯淡,這一輪外交「黃金季」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在東方衛視2023年5月22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的金燦榮教授,一起分析中國的外交智慧與外交力量。

張維為:

大家現在可能都有一種感覺:世界變了,而且變的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今年3月10日,在中國斡旋下,伊朗與沙特在北京宣布恢復外交關係。這兩大伊斯蘭國家的和解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從伊拉克到敘利亞,從葉門到黎巴嫩,原本敵對的什葉派和遜尼派開始握手言和。

沙特政府發布三方聯合聲明(圖源:沙特政府官網)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世界都沒有想到中國怎麼就悄悄地辦成了這麼一件改變世界格局的大事。大家突然發現,原來世界上看似長期無解的許多衝突,只要排除美西方勢力的干擾,是可以找到和解之道的。這一「四兩撥千斤」的外交突破,使全世界都對中國的斡旋能力刮目相看,從巴以衝突到最近爆發的,人們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期盼這個真正熱愛和平、主持公道、平等待人、不謀私利的偉大國家能夠幫助解決這些衝突。

目前大家最關注的是中國斡旋俄烏衝突。習近平主席已經訪問了俄羅斯,與普京總統進行了長時間的小範圍會談;不久前習主席又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了電話。這是近代史上中國首次以全球大國的姿態斡旋一場發生在歐洲的衝突,正如一位法國高官所言,「中國可以對俄烏衝突發揮改變遊戲規則的影響,地球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做到這一點,甚至可以說,唯有中國能做到這一點」。

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初訪問中國,獲得了中國領導人高規格接待和禮遇,在返回法國的專機上,他好像變了一個人。馬克龍對媒體發表講話:歐洲需要重新拿回「戰略自主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防止捲入包括台海在內的世界其它地區的地緣政治。畢竟,就在幾個月前,歐洲給人的感覺還是毫無主見,在烏克蘭問題上跟著美國亦步亦趨。我們這個節目曾經做出這樣的判斷:歐洲的能源危機、難民危機、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等最終會喚醒歐洲的有識之士,看清自己的利益所在。

甚至被認為最親美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後,也公開表示,中國的發展成就和人民的勤勞智慧,讓她充滿了敬意。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太重要了,歐盟必須制定自己的對華戰略和原則」 她還說,對歐洲來說,與中國「脫鉤」顯然不可行、不可取,甚至不切實際。

西方政客的態度或許還會有反覆,但可以肯定地說,美國使中歐經濟全面「脫鉤」的幻想正在化為泡影,歐洲出於自身的利益,比中國更需要良好的中歐經貿關係。

世界變了,還表現在「去美元化」大潮越來越猛,而非西方大國是這場大潮的引領者。俄羅斯直接把西方發動的貨幣戰爭變成了「貨」與「幣」的戰爭:我有「貨」,你有「幣」;你有「幣」,買不到我的「貨」。印度也毫不手軟地積極推動本幣貿易。巴西不僅主張本幣貿易,還直接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東協十國提出推動本幣貿易,減少對西方貨幣的依賴……現在幾乎每天都有「去美元化」的新聞。

總之,世界變了,正如沙特王儲兼首相薩勒曼所言,大家「對取悅美國不再感興趣」。隨著美國綜合實力的下降,美國的道義和信譽也在加速流失。天下苦美久矣,美國數十年如一日,挑撥離間,拉一派,打一派,永遠把自己的危機嫁禍於人,戰略上搞「分而治之」和「離岸平衡」,導致生靈塗炭、流離失所。言而無信的美國,從不把自己的承諾當一回事。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這就是今天美國的狀況。

美國奉行的「離岸平衡」戰略,師承老牌殖民主義帝國英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英國是孤懸歐洲大陸之外的島國,它總擔心歐洲大陸出現一個主導性的強國,導致英國被邊緣化乃至被吞併。鑑於此,數百年內,英國都對歐洲大陸採取「分而治之」的「離岸平衡」戰略,聯弱制強。16-17世紀,西班牙強大,英國就聯合荷蘭制約西班牙;18世紀,法國強大,英國就聯合普魯士制衡法國;後來,德國強大的時候,英國又聯合法國制衡德國。

二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超級大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美國也是孤懸於歐亞大陸之外的超大型的「島國」,它繼承和發展了英國「分而治之」、「離岸平衡」的戰略。二戰勝利後,美國為遏制蘇聯而駐軍歐洲,同時又對歐洲一體化懷有忌憚之心,利用北約來控制歐洲。簡言之,讓美國人進來,讓俄國人出去,讓德國人低頭。

美國不僅把「分而治之」和「離岸平衡」戰略運用於歐洲,也將之推廣到全世界。例如,在亞太地區,美國試圖打造所謂「亞太版北約」,推出了所謂的「印太戰略」,力圖拉攏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等國家,來遏制中國的崛起,當然,這將是徒勞的,亞太地區絕大多數國家都不願意選邊站,美國自己也早已力不從心,其硬實力、軟實力早已無法支撐戰略野心。

在中東地區,美國一直通過支持以色列,來制衡該地區的所有伊斯蘭國家,同時挑動遜尼派與什葉派國家之間的衝突、策動「阿拉伯之春」、支持「代理人戰爭」。然而,隨著沙特與伊朗在中國斡旋下實現世紀大和解,全世界突然發現,在美西方勢力捲入如此之深的地方,中國也可以排除干擾,使兩大仇敵握手言和,由此可見,世界變了,美國弱了,中國強了。

從軟實力來看,美國等西方大國過去堂而皇之地推動「分而治之」、「離岸平衡」戰略,但中國人信奉的不是「分而治之」,而是「合而富之」,大家一起求和平、謀發展。我們鼓勵所有國家都團結起來:中東要團結,非洲要團結,東南亞要團結,拉丁美洲要團結,歐洲也要團結。我們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黃金原則。

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與其加入美國的盟友圈,不如加入中國的朋友圈,這才是人間正道。5000年中華文明史鑄就的大國姿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讚賞。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再是一個抽象而遙遠的目標,而是一個可以直接參與並從中受益的偉大進程。理論上,凡是美西方進行破壞的地方,幾乎都是我們可以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地方,所以,中國外交大有可為。

中國軟實力的背後是強大的硬實力。中國崛起是集四次工業革命為一體的崛起,我們可以向全世界提供四次工業革命的產品和服務。以「硬實力中的硬實力」軍工產業為例,曾幾何時,美國在這個領域一騎絕塵,但現在,中國在高超音速飛彈、隱形戰機、大型驅逐艦、中段反導系統等方面均已超越美國,且擁有遠遠領先於美國的全產業鏈製造業。國產052DE飛彈驅逐艦幾乎是目前世界軍火市場上最先進的戰艦,我們也能提供最先進的無人機,可以成建制地為其它國家裝備最現代的陸軍。除了極端孤陋寡聞的中國公知,全世界都注意到了這一點。

總之,世界確實變了,既充滿挑戰,又精彩萬分。整個世界進入了「覺醒年代」,大家對美國與中國的認知發生了變化,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破壞性力量」(destructive power),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設性力量」(constructive power),世界不再需要「美國燈塔」。

謝謝大家!

金燦榮:「中國外交在今年春天進入黃金季」

今天我們來談談中國新外交。有網友稱,中國外交在今年春天進入了「黃金季」,我對此表示認同。

那為什麼會出現「黃金季」呢?我認為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原因。客觀原因是,世界對美國感到不滿,對中國懷有期待。當下的世界格局比較混亂、緊張,俄烏衝突持續一年有餘,且不知何時結束,其他地區也面臨諸多問題。很多國家都認為,是美國霸權主義導致了當今亂局,因此對美國不滿。「去美元化」大潮就是這種不滿的體現之一(當然,「去美元化」不等於人民幣國際化)。而中國在硬實力(比如製造業、軍事實力)和軟實力(比如良好的理念)方面奮起直追,超越了過去所有美國的「對手」,因此,大家都對中國抱有期待。

主觀原因是,中國已經通過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主席的新指示,確立了外交的方向、明確了外交的任務。二十大報告的第十四部分指出,要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另外,總書記還比較強調「鬥爭精神」,一改從前「忍讓」為主的態度,不迴避問題。因此,中國外交表現出一種進取的姿態。

就具體的外交布局而言,我認為有這樣幾個重點:第一,加強中俄合作,以改善我們總體的戰略處境。英國著名地緣政治理論家麥金德提出了「世界島」理論:歐亞大陸和非洲是「世界島」,全球真正重要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事件均發生於此;其中,黃河以北到第聶伯河一帶是「世界島」的「心臟地帶」。如果中俄合作,就能將「世界島」的心臟地帶融為一體,形成易守難攻、向外投射的格局:兩國安全得到保障後,我們就可以專心應對東邊,俄羅斯就可以專心應對西邊。

第二,鞏固周邊外交。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些年我國特別重視東南亞、南亞的南部鄰國。5月18、19日,習主席在西安召開第一屆中國-中亞峰會,以鞏固與北方鄰國的關係,蒙古外長參加了會議,談得還不錯。現在大概只有韓國、日本等東部鄰國有點搗亂,但總體局勢還在可控範圍內。

「背後」安全、周邊穩定之後,中國外交的下一步是進取,也就是積極發展與巴西、南非、阿根廷、伊朗、沙特等新興大國的關係。

第四,積極地介入和解決熱點問題。比如,中國推動了曾為「世仇」的伊沙兩國走向和解,現在也開始適當地介入巴以矛盾和俄烏衝突。這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第五,積極發展與包括非洲在內的第三世界的關係。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我們對此會很重視。

印尼雅萬鐵路於去年開始鋪軌(圖源:新華社)

最後,積極發展與「老歐洲」的關係。西方陣營的核心是跨大西洋關係——儘管美國與亞太盟友的關係不可謂不重要,但美歐關係顯然更具分量。歐洲國家中,東歐國家特別親美,很難爭取,但「老歐洲」(西歐國家)是可以爭取的。

總之,在最近這一輪外交「黃金季」中,中國積極進取,提升了國際影響力。美國現在感到有點孤獨,正積極嘗試與中國對話,幾位高官爭相希望來華訪問,中美防長或將於6月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見面。可以斷言,這一輪中國的外交出擊成果頗豐。中國前駐聯合國副秘書長陳健大使跟我講過,中國在聯合國的特點就是話不多,但事做得很好。我覺得最近這一輪外交出擊再次印證了這一點。中國人總是謀定而動的,一旦動起來,總能取得不錯的成效。

但最後我想強調,中美作為兩個超大型國家,最重要的挑戰永遠是國內挑戰。只有搞好了國內的經濟發展,才能實現外交的排兵布陣。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釋放了一個良好的信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恢復信心,提振經濟。

美國這幾個月來也沒歇著,一直在中國周邊鬧事,挑唆韓國、菲律賓、日本和印度與中國對立,但成效平平。美國同樣需要解決內部問題,例如兩黨對立、社會問題、經濟衰退等。中美誰把國內的事搞好,誰的根基就穩,外交就更有底氣。

謝謝大家!

圓桌討論

主持人:剛才兩位老師提到,中國外交特別有章法。請問能否具體解釋一番?

張維為:我們可以關注一下習近平外交思想,總書記對外交的一整套思考是很有特點的。一是大國外交。過去我們很多人是大國小民心態,不敢說自己是大國,大國是不一樣的,大國有大國的樣子。

二是把握關鍵、綱舉目張,以「四兩撥千斤」迅速改變全局,伊沙和解就是典型案例。

三是發揚中國外交自周總理以來的優良傳統,例如平等待人、鬥爭精神。比如,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來了20多個國家元首,兩天內總書記是每一位都單獨會晤;而最近肯亞總統抱怨,50多個非洲國家領導人訪問美國時,像小孩子上學一樣被「塞進大巴」(loaded into bus)。我們對待小國有發自內心的尊重,非常重視平等待人。

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還包括鬥爭精神。我們網民經常講「外交天團」,外交官一直在第一線戰鬥,在戰鬥中被鍛鍊出來。這對各行各業的工作都有啟發——把隊伍投入戰鬥,人才就鍛鍊出來了。

金燦榮:改革開放以來很長時間內,中國外交一向以大國為關鍵,以周邊為首要,以發展中國家為基礎,以多邊為重要舞台。

習主席執政以來,中國外交發生了很多變化。首先,定位變了。我們原本的定位是東亞地區大國,現在的定位是世界大國。

第二,理念變了。原先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在看美國人指方向;而現在,我們開始直接提出方向了。如剛才所言,中國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三大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這都是世界級大國才能提的。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新中國三階段: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現在,中國已經發展到「強起來」的階段,所以肯定需要更加進取的新型外交。總之,中國外交要與時俱進,符合國內和國際的時代需要。

日本民眾反對廣島G7峰會 圖自新華社

主持人:剛才金老師提到,中國外交現在呈積極進取態度,其中一個表現方式就是,我們開始主動設置議題了。近日,琉球問題在網上引起熱議,兩位老師對此怎麼理解?

張維為:日本最近表現一直不太好,數次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非常明確地推動更為進取的外交:我國大使會見琉球領導人;在上海舉行的藍廳論壇里,秦剛再次提到了二戰結束後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

根據《波茨坦公告》,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這四個大島是日本的領土,但盟國沒有把琉球劃歸給日本。美國把琉球作為軍事基地,在上世紀70年代將其行政權交給了日本,但這並不代表日本享有對琉球的主權。我覺得提出琉球問題非常好。

金燦榮:在國際博弈中,掌握定義權是很重要的,美國人非常精於此道。琉球問題是有國際法依據的。1943年10月,《開羅宣言》明確指出,日本本土限於四島,琉球應由聯合國託管,後來因為特殊原因,實際上由美國一家託管。

1951年,美日簽署《舊金山合約》。但是,不同於所有盟國都參加的《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合約》將蘇聯和中國排除在外,所以其法理基礎是有問題的,只是我們過去沒有提出。

主持人:可見,中國外交的積極進取,建立在有理有據的基礎上。

張維為:對,中美國設置議題的最大差別就是,中國往往依託可靠的數據、文件,有理有據,言之有信;而美國的很多議題完全是在歪曲、抹黑、編造的基礎上虛構出來的,例如新疆問題。

美國的做法可以見效一時,但不能見效一世。現在美國人就很寂寞,伊斯蘭世界沒有國家真正相信它,大家開始不理會美國了。

主持人:有網友擔心,鑑於美國一貫作風強硬,它有沒有可能是在「憋大招」?

張維為:總體上,美國在硬實力、軟實力兩方面都在走衰。硬實力方面,以東協為例,美國能提供給東協的,只有武器和非政府組織(其中武器還只供給它的盟國),而中國現在可以提供多少東西?軟實力方面也是如此,通過北京對話、沙伊和解,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在逐漸變成可以實踐落地的理念,中國的「合而富之」取代了西方的「分而治之」,變得越來越得人心。

金燦榮:我補充一點:現在變化肯定在加速,但不是一步到位的。目前,中國的增量快於美國,但美國的存量仍然大於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搗亂有時能夠奏效。

比如,美國在韓國的滲透力還是很厲害。再比如菲律賓,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年初訪華,中國對他做了很多工作,但他回去之後態度就變了(儘管如此,中國也沒有放棄,秦剛外長還是去了菲律賓)。畢竟,美國曾殖民菲律賓近50年。某種意義上,菲律賓不是真正的現代國家,而是一個相對落後的部落社會,100多個家族分別掌管著教育、礦業、電力等領域。這就便於美國對其實行控制——菲律賓貴族的財產基本都在美國,只有杜特爾特等少數人沒有被美國重點拉攏。

總之,我們要承認,變化正在發生,但美國在存量角度仍有優勢。我們要做好準備應對存量,並爭取讓增量更好地發揮作用。

張維為:我們現在的外交布局更多地注重發展中國家、全球南方。總書記的外交思想非常明確:發展中國家是我們的天然同盟軍。我們最近做了一次思想者論壇,名為「對話全球南方學者」,來了20多個國家,50餘位亞非拉學者。一個尚比亞來的朋友說,四年半前,在尚比亞一講到中國,就有人提「侵犯人權」,但現在輿論氛圍完全變了。這主要是因為外交部和民間力量都在做工作,讓南方的朋友看到真實的中國,看到中國對非洲的意義。很多南方朋友到中國來看過,只要高鐵一坐,中國幾個地方一看,他們就知道中國成功了,就不相信西方媒體的謊言了。

主持人:這個例子表明了交流的重要性。「一帶一路」倡議剛剛提出時,西方就一直在帶節奏、污名化,但隨著諸多項目落地,我們扎紮實實地幫助了很多國家去建設、去發展,收穫了效益,加深了感情,這種無形的變化是「一帶一路」十年來創造的巨大財富。

金燦榮:我是研究美國的,可以從美國角度談談「一帶一路」的成功。美國一開始對此其實不太重視。我記得,2013年習主席剛提出「一帶一路」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在一次會議茶歇上對我擠眉弄眼,說「一帶一路」是會賠本的。後來美國對此重視起來,現在更是天天搗亂。我覺得美國的態度變化說明「一帶一路」成功了。

中國製造業是過剩的,幫助其他國家建設基礎設施、發展小產業,既能推動這些國家的發展,也能使中國獲得市場,是典型的雙贏。

美國人把「一帶一路」視作「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這是以己度人。他們只能用他們的視野判斷我們的做法。

提問環節

張先豪:正如剛才兩位老師所言,中國在努力斡旋,解決地區間的衝突和爭端。但是,俄烏衝突等不同國家、陣營之間的衝突仍在持續,這在未來是否會引發更加鮮明的陣營對抗,導致更多的國家不得不面臨「選邊站」的問題?我們要如何以中國智慧避免陣營化對抗?

張維為:實際上,所謂「不選邊站」,主要是針對美國而言的。美國要求其他國家選邊,但中國從不這麼說,一個國家完全可以在與中國關係好的同時也與美國關係好,我們是沒有意見的。現在的基本態勢是。東協國家、亞太地區多數國家都表示不願意選邊站,這對中國一點壞處都沒有。

另外,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成功,美國遇到了一個最大的麻煩:它轉嫁危機不像過去那麼容易了。過去,操縱金融危機是美國的拿手本領,動不動就收割一次。但從2022年到現在,除了徹底破產的斯里蘭卡,其他國家很大程度上由於中國的幫助而堅持下來了。比方說,阿根廷經濟非常困難,還債還不出來,但現在它跟中國來個人民幣支付,就不用存這麼多美元儲備了,這就緩解了很多,可以盤活了。這是「一帶一路」的一個額外成果。

金燦榮:現在美國要求很多國家選邊站,如果中國也這樣做,可能導致陣營分化。但目前為止中國從不強迫他國選邊站,而是反對「新冷戰」、反對選邊站的。美國天天在惹事,中國不理它。

美國國內現在挺分裂的,需要一個外敵來團結民眾,所以拼命地要拉中國打,中國不斷地讓。它現在整體身體前傾,如果你跟他打,他就平衡了;如果你讓著它,它反而就逐漸趴下去了,你就贏了。

張維為:我們就是把美國晾在一邊,不理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去四處「圍剿」,我們來個沙特伊朗的北京對話,這是真的高手過招。

主持人:剛才兩位老師提供了一種很有啟發的想法,那就是不站隊,不站隊就是最好的回應,以免被帶入美國的節奏,自亂陣腳。

陳澤昊:我是一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美西方一些媒體採訪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時,提出了一些「挖坑式」問題,並斷章取義地截取大使的發言,試圖挑撥中歐關係,但後期西方政客又想把這件事掩蓋過去。如何解析西方針對盧沙野大使的輿論圍攻?

張維為:西方政客從故意挖坑到顧左右而言他,這證明盧大使擊中了他們的要害。盧大使這番話,讓大家忽然發覺,波羅的海三國其實是沒有「出生證」的國家。

蘇聯解體前後,退出蘇聯基本需要兩個文件。第一份文件是蘇聯自己1990年提出的退出程序,包含兩個要求:一是歸還原屬蘇聯的領土,二是要有一個5年的過渡期(但後來沒有多少國家執行)。第二份文件是《阿拉木圖宣言》,根據該文件,所有從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都要互相尊重彼此的邊界。

但是波羅的海三國沒有簽署這兩個文件中的任何一份。它們自稱不是蘇聯加盟共和國,而是被蘇聯占領的,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這三個國家的「出生證」到底是什麼?最終只能追溯到1938年,當時它屬於納粹德國的一部分。那麼,嚴格來講,應該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受到軍事法庭審判。

所以,這件事怎麼都說不圓了。後來立陶宛自己出來說,這個事情不要再說了,剪不斷理還亂。

波羅的海三國

金燦榮:我認為現在西方媒體對我們是有偏見的,我們應該參加辯論,不能躲到後面、任由西方講故事。盧大使能夠積極參加對話並公開對話,這個行動本身就值得點讚。

張維為:坦率講,像這樣明確的表述,如果換成是一個中國的學者在那表述自己學術研究的觀點並產生國際影響力,這就非常好。我們現在非常明確,這是盧大使的個人觀點,但是中國的立場不變,這是對的。

問題是,我們現在的學者中,不自信的比例相當高,他們有這樣的觀點都不敢講。學者就是要講這些觀點,而且要產生國際影響力。現在我們的外交官不得不沖在第一線,如果更多的學者能夠站出來講並產生一定的影響力,效果或許會更好。

冉詩傑:我比較關注外國政客對華態度轉變的問題。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曾聲稱「台灣問題並非中國內政」,在近期又表示孤立中國是錯誤且違背英國利益的、無意製造「新冷戰」。西方政客對華態度為何反覆橫跳?我們對此應如何看待?

張維為:如果講得積極一點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英國現在日子很不好過,面臨英鎊的危機、銀行的危機,通貨膨脹的危機等等諸多危機。所以他可能突然意識到,貿易必須靠中國,金融必須靠中國。

但一定要注意,對這些政客的講話,有時候不要太當真。中英關係波浪起伏,多少年前,說是「黃金十年」,結果換了個領導人就不提了。我覺得我們要有定力,總體上大勢對他們不利,他們有求於我們的更多,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

金燦榮:我們要重視英國外交大臣講的第一段話。現在西方正在就台灣問題製造對我們不利的輿論,說「台灣問題不是單純的中國內政,它是個國際問題」,這就很不好。

至於他又講到中國的五千年歷史、講到必須與中國保持聯繫不能「脫鉤」,我覺得更多是跟財團講的。他們講得過於嚴峻,我們可以批評;講得很好,我們也笑一笑。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清晰的自我認識,保持定力。

主持人:今天的中國外交不管是大格局還是處理一些熱點問題,都非常的精彩。習主席在十年前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這些大的外交動作都體現了中國大國外交的智慧和擔當,我們承載著所有渴望和平與發展的國的期待,將繼續努力前行,書寫精彩的中國故事。謝謝兩位,也謝謝我們現場的觀眾朋友,謝謝大家,再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