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國家對聯合國現行體制不滿,聯合國必須改革的呼籲日益提升,金磚國家已提出直接的要求。關鍵時刻,新機構落戶中國,這傳遞了什麼信號?
聯合國從成立以來就存在種種缺陷,因此聯合國體制的改革也是經久不衰的話題,而近期有關聯合國改革的問題再度被提到前台。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在七國集團廣島峰會期間表示,聯合國必須進行改革,因為聯合國當前已經無法反映世界的實際情況,尤其是無法聆聽「南方世界」的聲音。與之類似的是,巴西總統盧拉也表示,聯合國安理會的力量,不足以阻止,世界需要一個有力量和權威的機構來做決定。可以說,巴西總統和印度總理對聯合國作用的「炮轟」,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世界多國對聯合國現行體制的不滿,希望推動聯合國改革的呼籲日益明顯。
不過,印度呼籲聯合國的改革,有著明顯的私心。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性大國,而自己當前的國際地位顯然不高,尤其是不在常任理事國行列,這讓印度人很不滿。莫迪的改革呼籲,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印度自己能分到更多的權力,這是印度的算盤。但巴西方面所提出的問題,才是聯合國真正的問題所在,那就是聯合國缺乏足夠的影響力,不足以對世界局勢發揮足夠的正面影響。事實上,金磚國家早就指出過相關問題,在第14次金磚國家北京會晤後,金磚國家發布的宣言中就指出,要重申對多邊主義的承諾,尊重主權獨立、平等、彼此正當利益和關切,使多邊組織反應更迅速、有效、透明、可信。雖然這一宣言是金磚國家所發出的,但這恐怕也說出了很多國家的心聲。而當前的聯合國,顯然在這些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問題。
作為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雖然龐大,但卻始終受制於內部某些國家的掣肘,不能良好地發揮效力。例如中俄提出的一些提案,總是被部分西方國家所惡意否決,這極大地影響了聯合國採取行動的能力。更有甚至,美國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國家,經常在沒有聯合國批准的情況下,擅自採取行動,繞開聯合國發起經濟制裁,甚至是直接的軍事行動。從遠的美國入侵伊拉克,到近的美國繞開聯合國對中俄等國採取單方面制裁,這些都是聯合國控制力不足的寫照。
如此看來,發展中國家組成的金磚集團,對於聯合國的不滿是很容易理解的,畢竟發展中國家通常也是最容易受到西方發達國家不公正對待的對象。然而,要推進聯合國的改革,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光是聯合國內部的西方國家,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阻礙力量,這一點無須多言。然而,新的改變也在發生,只不過是悄然地進行,一個新的機構就在這個時刻落戶中國。
北京時間5月22日深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16屆會議以全票通過的形式,推出一項決議,同意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STEM教育一類機構。據悉,這一機構將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建立的首個一類機構,也是除去歐洲之外,第一個全球性一類機構。這一決議的通過,將會加強中國在世界教育治理領域的影響力,增加中國在相關領域對外交流的同時,擴大中國在這些領域的話語權。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可喜的變化,表明中國的國際軟實力在提升,而聯合國也在愈發重視中國的作用。
當然,教科文組織作為聯合國機構中,政治性質不那麼濃厚的機構,屬於不那麼關鍵的領域,要真正地推動聯合國核心機制的改革,目前來看還早得很。但是,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中國將日益有能力代表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多的國際權益。而西方集團的霸權行徑,早已引發了廣泛的不滿,世界各國的「群眾基礎」是在的。假以時日,中國必將有機會在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之下,推動聯合國的改革。總之,改變是必然的,而中國作為世界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帶頭人,必將引領改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