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院長吐槽「反人類設計」:現在的城市建設,簡直讓人寸步難行

若楓雲史 發佈 2023-05-28T07:08:45.163221+00:00

隨著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飛速的階段,不僅城鎮逐漸發生了變化,逐步邁向了現代化,同樣一些偏遠的鄉村也逐步發展成新興的城鎮。

隨著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飛速的階段,不僅城鎮逐漸發生了變化,逐步邁向了現代化,同樣一些偏遠的鄉村也逐步發展成新興的城鎮。

在共同富裕以及現代化新型低碳社會的號召之下,全國開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生態化城市建設,在對這場規模巨大的行動之中,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付諸了大量的精力與財力。

從目前的成果上看,整體取得不錯的成果,城市的生態環境以及衛生環境都得到了巨大改善,然而同樣也應當看到在這些現代化生態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正如北大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院長李迪華所指出的那樣,在城市建設上缺乏主人翁意識,不僅僅體現在了建設方,同樣體現在市民意識的缺失上。

城市建設的意識偏差

儘管隨著十八大的召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布局,對現代城市與城鎮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思考。

但城市建設儘管在政府層面,由上及下開始如火如荼的開展,但這樣轟轟烈烈的行動,卻沒有過多的報導,間接證明了,這件事情缺乏了相當的群眾基礎。

在這樣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公眾對於參與到生態建設的主動性與激情都存在著不足,在宣傳與決策的錯位,導致了大眾認為保障生態建設,是政府的責任而並非市民的任務。

這種錯誤的認知,首先在於人們常常對城市建設中的生態文明建設,簡單地認定為綠植在城市中的占比,以及對於大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治理之上。

但是實質上在新型的城市建設上,如何維繫每個大眾的一片郎朗青天,以及乾淨安逸的環境,同樣需要每一個市民都付諸努力。

從各自的小區、各自所屬的樓層甚至細化到自己的衣食住行之上,都是同新型的城市建設都息息相關,這種主人翁意識的缺乏,本質上導致了城市建設上困難重重。

再者市民對於公共衛生的重視以及保護的態度並不一致,哪怕在歷經了長達近十年宣傳與教育,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之中整體的環保衛生意識依舊有待提高。

這種情況在城鄉結合部,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的偏遠區域,在衛生情況上十分堪憂,小部分的小區不講究衛生,四處丟棄垃圾甚至亂排放污水屢禁不止。

其次是經濟的過度發展,雖然使得國內大眾基本擺脫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開始在飲食健康上重視起來。

但作為一個人情大國,這種為了面子常常過度消費,在特別在聚餐與宴席之上,過度的消費本質不利於生態化城市的建設。

人行道以及其他道路建設的問題

隨著生態化城市的不斷構建,政府也在相關綠化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對公眾區域的相關設備進行修繕以及升級。

譬如對路道的修繕與升級上同樣開展,然而在這種道路的改造與修整中由於對相關專業知識的匱乏,以及對大眾需求的漠視,而訴諸於滿足表面工程的存在也是有之。

一個非常普遍的城市建設誤區,便是常常對於路道施工質量的看重,以及為了整體路面的美觀而選擇磚塊鋪設,甚至有些鋪上了隔層的路基。

這種修繕方式為了美觀的需求,放棄了路面在透氣性以及滲水性上的需要,同樣對植被生長的可能性考慮的缺失,譬如在樹根的生長與延伸方面,以及相關涵養方面都欠缺考慮。

大多數的城市都選擇了最為簡單粗暴的方式,那便是用混凝土作為基地,隨即開始鋪設各種出於美觀需求的板磚,儘管美觀但是犧牲了雨水的滲透與疏導。

這種不但破壞了樹木的生長環境,甚至在進行管線的挖掘與填埋中,反覆對樹木進行破壞,進而影響到了樹木的生長。

更為重要的是,哪怕國家對於道路需要種植的樹木坑位大小有著相關明細的規定,齊總包括厚度、大等等。

然而這種規定,在絕大多數的城市之中的建設現狀,很難達到相關的要求,出於其他的建設需求對路面的板磚進行反覆拆卸,加上水泥地填充,往往使得樹木的根須無法深入滲透。

在這種情況之下,道路的樹木自然而然只能向著地表無法膨脹發展,造成路面上的板磚斷裂或者凹凸不平。

其次是在樹木的選擇以及護理上,同樣是缺乏一定的經驗,常常為了美觀需求,引進一些並不符合當地生長條件的樹木。

這種樹木的栽種,不僅會導致維護的成本與精力會大大增加,同時並不排除在精心養護中,因為當地天氣的變化而出現死亡的可能性。

再者就是在樹木的種植選擇上往往過於單一,特別在南方中,城市建設中大樹的選擇往往全部種植樟樹或者梧桐,而北方成熟則是槐樹以及柳樹等等。

過於單一的樹木種植會導致一旦出現蟲害,特別是隨著交通運輸的發達,物種的遷移變向速度加強了,蟲害一旦爆發,便會像鏈式反應一樣快速蔓延。

江河湖泊的治理問題

水資源作為城市最為關鍵也十分重要的資源,是保障城市穩定運轉的基本條件,而在生態化城市的建設中,江河湖泊環境的優劣,不單單會直接影響人們的飲水條件,同樣也影響到生態。

如何對城市的水域網絡,進行整體的治理與修繕十分重要,特別是在湖泊濕地甚至是溝渠的治理也尤為關鍵。

絕大多數城市對於江河湖泊的治理,會選擇對江河進行改建,通過相關景觀結合相關人文建構景觀區域。

也有對湖泊與濕地進行加固,並打造公園,但這樣的構建隨著時間的發展,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

譬如在江河湖泊的防洪提上存在著問題,儘管為了周圍的水域防護,使用水泥以及更為堅硬的材料進行灌注沒有問題。

但整體牆體過於光滑,十分影響水下的動植物進行繁衍與生長,極度容易造成水生動植物迅速死亡與滅絕,進而影響到整體水域的動態平衡。

其次是在江河與溝渠的修建上一般趨於平整,一般來說天然生成的江河,都是在漫漫長河之中形成的痕跡與生態。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生存著許許多多的動植物,建構了非常完善的動植物生態鏈,隨著人為的改造與隨意改道,原來的生態系統及其容易被破壞。

其次水生動植物在這種平直的河道上很難生存,特別是在洪澇期間,隨著大流量的水沖刷,往往會帶走許多動植物。

這種對於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整體思維的匱乏,常常令得城市建設在治理水資源時捉襟見肘,或者只考慮的表面工程,而忘卻了後期的影響。

這種已經被破壞的水域,隨著大量的污水與排泄物進入到江河之中,極有可能因為動植物鏈條的破裂與匱乏,而造成水資源的進一步惡化。

綠植建設的問題

人們往往會在人口較為稀疏的城區,對土地進行綠植建設,特別是商業化的足球場以及高爾夫場,而為了滿足美觀需求,甚至引進高級的草。

但是這種草同樣與路道的樹木存在著相似的問題,其生態鏈條十分單一,卻容易為其他的當地強勢草種所取代。

如何合理分配喬木以及灌木的數量,對於進行草坪建設十分重要,這樣複合的草坪建設在綜合效益上,遠遠高於單一的草地種植。

其次在許多的廣場的建設中,也會建設許多綠化帶來達到美觀的效果,同樣不考慮當地的種植而盲目引進植物,只會提高樹木的管理成本。

移植一些高齡的樹木,不僅僅在管理成本上十分高昂,同樣這樣被移植過來的樹木,失去了原有的生態,以及長途跋涉之中,一般很難長期存活。

另外則是在森林的建設方面,原本的想法是想既保證城市的生態,同時也能帶動一定的經濟發展,同時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休閒的場所。

然而過於功利化的建設之中,常常將公園作為一個普通的公園來進行設計,引入大量人工物種,單一且缺乏科學分布。

這種公園儘管在行動上十分方便,但並不適合許多動植物的生存與發展,這樣的公園也同樣變得死氣沉沉缺乏生命力。

而一些年齡非常老的公園,雖然沒有新興公園所匱乏的生命力,但一般這種城市中的老公園,在許多古木古樹的在保護上非常匱乏。

這樣的樹木不單單展現其悠久的長河,同樣在歲月之中見證了許多歷史,帶上濃郁的人文色彩,繼承了這個城市許多人的成長回憶。

但為了一些城市建設的要求講這些舊的、老的全部推走從而構築一些新式的建築,儘管在設備上更新了,但樹木走了,人文色彩與回憶同樣也走了。

結語

城市的建設十分重要,關乎到國家的發展面貌,也關乎到每一個大眾最為根本的利益,可謂是涉及政府,關乎千家萬戶。

但城市建設也同樣需求矜矜業業,嚴格求證,廣納四方的意見,綜合考慮人文與自然的關係,同樣展現城市特色。

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前期工程,因地制宜,在經濟發展中漫漫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向大眾構建積極健康的生態意識十分重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