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茨·克雷默:面對美國債務危機,各大評級機構為何集體沉默?

觀察者網 發佈 2023-05-28T18:47:52.230110+00:00

今年1月,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達到法定上限;此後,政府的流動性緩衝隨著繼續支付而持續減少。美國財長珍妮特·耶倫表示,美國或將於6月1日面臨財政清算。

【文/莫里茨·克雷默,譯/劉嘯雲】

有關美國債務上限的爭議正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今年1月,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達到法定上限;此後,政府的流動性緩衝隨著繼續支付而持續減少。美國財長珍妮特·耶倫表示,美國或將於6月1日面臨財政清算。

國會定期提高債務上限已成為約定俗成的慣例,通常不會遭到疑義。但這次是個例外,拜登政府提出提高債務上限,但遭到共和黨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的拒絕。

相反,4月下旬,在麥卡錫的敦促下,作為眾議院多數黨的共和黨人通過了一項法案,將提高債務上限與大幅削減開支聯繫起來。這將對拜登的議程產生很大影響。

「戰況」變得愈發焦灼,誰先膽怯,誰就輸了。這就像是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主演的經典電影《無因的反叛》:兩個年輕人開著偷來的車沖向懸崖,誰先跳車,誰就是敗者和懦夫。觀眾都知道,這部電影以悲劇告終。

美國兩黨的「鬥雞」遊戲,同樣可能以悲劇告終。

2011年,兩黨曾為債務上限爆發過類似的爭端,直到最後一刻才達成一致,而今天兩黨的分歧尤甚當年。而且,共和黨目前在眾議院中僅比民主黨多出5個席位,因此麥卡錫的斡旋餘地相當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兩黨很難達成政治妥協。美國可能因政治原因而發生違約,這一風險已達到空前的高度。

拜登與麥卡錫就債務上限問題舉行會晤(圖源:南華早報)

評級機構是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機構,負責對可能的違約行為做出預測。2011年,考慮到美國政界在債務上限困境中顯得功能失調,全球最大的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將美國的評級由AAA下調至AA+,這在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幾個月前不容樂觀的債務狀況,使美國面臨降級的風險。

而今天,儘管違約風險已達到史上峰值,三家主要評級機構卻都認為美國的前景「相當穩定」,甚至不認為其有可能降級。除標普外,其他主要評級機構為美國評定的級別都是最高的AAA級。

如此高的評級意味著違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只有歐洲最大的評級機構Scope正式考慮下調其對美國的信用評級。

此外,根據標普的評估法,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需再降一級,以反映2011年以來再度惡化的公共債務狀況。2021年3月,標普做出了一個引人矚目的決定:繼2011年將對美國治理和政治機構質量評級(構成信用評級的五項獨立評估之一)下調至次優後,又在2021年將其重新上調至最高評級。這一決定或許旨在防止美國再次降級。

標普真的認為,相較於歐巴馬時期,如今的美國政治進程得到了改善嗎——就在暴徒洗劫國會大廈的兩個月後?也許他們並不這麼認為,但這似乎是防止美國再度降級的唯一方式。

與此同時,惠譽評級對美國前景的預期由去年夏天的負面上調至穩定。評級機構那震耳欲聾的沉默,表明美國正遊走在違約的邊緣。

種種跡象表明,當此美國在債務上限問題中泥足深陷之際,評級機構不願淪為政界的靶子。2011年,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後,遭美國司法部訴訟,被索賠10億美元——儘管該指控表面上與信用降級無關。這一教訓想必令評級機構格外難忘。

這些機構可能認為,無論美國作為評級AA(次優)的國家而違約,抑或作為評級AAA(最優)的國家而違約,對評級機構而言都同樣尷尬。另一方面,如果評級機構提前將美國降級,或改變對美國前景的預期,則可能被捲入政治漩渦。

然而,這些機構出於恐懼而「什麼都不看,什麼都不聽,什麼都不說」的做法與失職無異。它們本應無畏、無私地將其預測到的風險告知民眾。

這些機構出於膽怯而拒絕發表意見,它們的沉默向投資者暗示,無需擔心美國違約。這種「善意」的忽視可能會像「迴旋鏢」一樣打在評級機構自己身上,對該行業的信譽造成損害。

【本文譯自《南華早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