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復盤我是誰、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是三個最有意思的哲學家哲學問題。我是誰?這是對我的定位。我從哪裡來?這是對歷史的回顧,我要到哪裡去是未來的展現。
然後著名的哲學家、最有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了一個問題:認識你自己。你看這個我是誰?是不是很神秘?這位老師,他要一姐我是誰,再姐我是誰,三姐我是誰?最後要再全部把它解夠。
然後前面這個我是誰都是打引號的我,因為本來就沒有一個我,前面在我的一日三餐裡面也講過是吧?本來沒有一個我,是我們起了一個叫增強的名字,你就總以為有個有個增強。在這裡,其實我們出生的時候是個巴掌大的小孩是不是?慢慢的就長成一米七,然後慢慢的老了死了。
其實這個我一直是在變化是吧?他的就包括我們身上的細胞,也是一直在新陳代謝。我們的紅細胞二十一天就要換一次是不是?全身的細胞不能幾年就全部要重新換一個,就是一個全新的,根本就沒有一個把我們的精神主體也是一樣。我們是不是每天在學習每天精神主,也是一樣的每天在變化,他沒有一個很久變的,但是還有一個很強的形容詞。
這就是我們不智慧的地方。在講這個我是誰的時候,老師要拿出一張紙,就是讓我們寫,就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我們,圍繞著我們。然後我當時我也想,我也想了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作為一個醫美人,對這個醫美相傳的一些迷茫或者是一些不確切的東西的一些擔憂。
·第二個問題是對我兩個女兒成長的一些擔憂。
·第三個問題就是親密關係跟父,還有就是跟父母之間的關係的。怎麼樣才讓我們的連接的更緊密、更親膚?
老師說你看這些問題,你寫的紙人、紙箱的問題都有一個主人,這個主人就是我,我就是這個問題的主人。然後這個問題的背後畫一個破折。
·第一個問題,我對這個醫美市場的擔憂是作為一個醫生這個角色存在在的,跟我作為一個父母的角色是完全不掛鈎的是不是?然後我對兩個女兒成長的一些擔憂,就是後面有個角色,就是一個父母的角色,然後親密關係肯定就是老公,兒子這樣的一個角色在背後。所以每個問題背後都是一個獨立的角色。
這個角色對門,就是對面又有一個角色,那你看對孩子成長的擔憂。你是一個父親的角色肯定是相對於女兒的角色來存在。假如你沒有生小孩,那就不是父親也不是母親,就沒有父親和母親這個角色是不是?所以這些問題也是跟這個問題的聯繫的、就是點關係的問題。角色是相對於另一方面的存在,都是這些問題的遭遇者與體驗者,我就是一切所有的角色的一切的組合,是不是?我是孩子的爸爸,是醫院的員工,是這列火車裡面的乘客,是看風景的,旅遊的人是不是所謂的角色就組成了我。
所以問題也是來自於關係中問題也是對關係的描述,關係是連接的產物,成功也是一樣,成功也不是對個體的描述,成功是對這段關係的描述。比如你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相對於你做企業,這段關係的成功跟你做父親沒有關係。假如他說你是一個偉家的父親,那麼是因為你父親的角色你跟小孩的這段關係的成功,有的人可能在世界上很成功,但家庭上很失敗是不是?
所以關於成功也是對關係的描述,不是對個體的描述。然後老師跟我們聊到了緣,起緣,深知,起性空,緣起性空本來就是一個佛教語言,就是事情、所有的物體,都不是獨立存在,都是有各種條件,因緣和合而起。他也不是很久的票,不可能長久,所以無需執著。
其實所有的用鏈子的學術來分析,把這些所有的東西、所有的物品,分越分越小,最後都成了跨客,成了一個微不足道,沒有任何性質的例子,都是一樣的,都沒有很久不變,所以都是空的,延期性的。就是老師第一講初九是誰,就是告訴我們沒有獨立存在,無非是存在各種關係當中,是各個角色的組合,也是很久不變的,一直在變,本來就沒有一個自我的東西,這就是初姐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