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帽舞,舞出汪清精氣神兒

延邊廣播電視臺 發佈 2023-06-01T09:23:13.296505+00:00

什麼是象帽舞?——一條彩帶綴在帽頂,隨著表演者頸部及身體的不停動作,彩帶以頭部為中心不斷勾勒出一個個動態圓環,如同環繞在人周身一道道彩色的光,動感又飄逸,優美又堅定。

什麼是象帽舞?

——一條彩帶綴在帽頂,隨著表演者頸部及身體的不停動作,彩帶以頭部為中心不斷勾勒出一個個動態圓環,如同環繞在人周身一道道彩色的光,動感又飄逸,優美又堅定。

象帽舞是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最突出的標誌之一,它鮮明地表現著朝鮮族文化中典型的曲線美,要求表演者具有極紮實的舞蹈功底,也是朝鮮族人民歡慶豐收、歡度節日的必備項目。提起象帽舞,就不能不提汪清,2006年,象帽舞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其保護單位正是汪清縣文化館。而在近日國家鄉村振興局公示的146個第一批「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中,汪清縣汪清鎮的象帽舞榜上有名,再一次證明了象帽舞與汪清的密不可分。

除了上述兩項成就,近年來,汪清縣在象帽舞的保護傳承、建設發展上還取得了許多成績:2016年、2017年,先後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和全國兩會少數民族代表委員茶話會文藝演出;2019年,登上央視春晚主會場及分會場舞台,並於同年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演出;2022年,赴新疆參加2022「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以象帽舞為主題的舞蹈曾獲得「荷花獎」「群星杯」「金穗獎」等十餘項國家級大獎;被選派前往美國、俄羅斯、義大利、韓國等地進行文化交流……從這些舉不完的例子可以看出,象帽舞在汪清得到了很好的傳承發展,已然成為汪清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象帽舞與其他非遺項目一樣,傳承人是其核心與靈魂,目前,汪清有國家級傳承人一名,州級傳承人兩名,縣級傳承人一名。推動象帽舞的社會化保護,是汪清對象帽舞傳承保護的重點。

在汪清,傳承人「大講堂」活動全年常態化開展,讓所有對象帽舞感興趣的人都能夠有渠道以更生動的方式去了解與象帽舞有關的知識。而對於想要學習象帽舞的群眾,汪清開設了專門的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文藝骨幹培訓班,分期分批進行公益培訓,把象帽舞的表演技巧教授給參加培訓的文藝愛好者。同時,機關、學校、社區、企業、農村都是汪清普及、教授象帽舞的重點地點,傳承人以傳幫帶的形式來到這些地方,平均每年培訓10000人次,專兼職隊伍人數已破千人。現在,汪清常年活躍在各類舞台上的農民表演者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僅有4歲,讓象帽舞在汪清成了一項全民知曉、百姓喜愛、大眾參與的群眾性舞蹈。

除了讓象帽舞成為人人皆可學的舞蹈項目,汪清還為廣大喜愛文藝的群眾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從2010年起每年舉辦的「汪清縣象帽舞大賽」和朝鮮族民俗活動展演,讓傳承基地和基層農樂舞表演團隊能夠站上舞台展示自我,與其他隊伍切磋交流。在這些賽事和展演中,汪清又湧現了出了一批優秀的後繼人才。2012年8月,汪清更是以1050人「最大規模象帽舞表演」,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

入選第一批「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後的汪清,作為「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之鄉」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還開展和準備了一系列工作和計劃。今年,汪清面向全縣各鄉鎮、街道、民間文藝團體共150餘名農樂舞愛好者,開展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文藝骨幹培訓班兩期;在縣內中小學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研學活動,通過帶孩子們走進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展示館、觀看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活態展示、近距離與傳承人接觸,讓他們對象帽舞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更形象、直觀的認識與了解。此外,汪清縣文化館還全年開展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和朝鮮族省級非遺項目(花圖、尤茨)進校園及民間團體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見人、見物、見生活」才能夠活起來、火起來,汪清讓象帽舞這個項目在群眾中舞出了時代新韻味。在這裡,象帽舞有平台、有舞台,有人愛學、有人愛跳,在源源不斷的滋潤澆灌下,這朵美麗的民族文化之花綻放出了璀璨的光彩。

編輯:初見

審核:錢洪濤

終審:於衍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