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背刺比亞迪:一個價值700億的舉報 | 深氪

36氪 發佈 2023-06-01T09:36:48.392401+00:00

文|李勤 李安琪 韓永昌編輯|楊軒這是一則價值至少700億元的舉報,一次中國汽車工業史上前所未見的同業公司公開投訴,也是今年車市生死相搏的結果。

文|李勤 李安琪 韓永昌

編輯|楊軒

這是一則價值至少700億元的舉報,一次中國汽車工業史上前所未見的同業公司公開投訴,也是今年車市生死相搏的結果。

5月25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就比亞迪兩款車型使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問題,已於4月11日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

舉報火力十足。長城所指的秦PLUS DM-i與宋PLUS DM-i兩款車均為比亞迪熱銷車型,市場在售已超60萬輛,而一旦確定排放違規,將不僅觸發召回程序,比亞迪也會面臨貨值金額起碼1倍——約700億元的巨額罰款——而導火索只是一個600元的油箱差價。

舉報有備而來。據36氪了解,長城汽車針對比亞迪的舉報從開始調查到完成取證,花費了長達3個多月時間,並在權威機構中汽中心對比亞迪車輛進行了多輪檢測,「幾乎各種模式都測了一遍」。

舉報高度保密。就在長城宣布舉報比亞迪當天,其下屬技術公司才確切知曉,立馬緊急啟動預案,防止比亞迪報復,向其電池等技術專利發難。

而此前,長城汽車和比亞迪的行業關係相當融洽,甚至不久前,這兩家同樣主推刀片電池的公司,還在洽談專利合作。

長城宣布舉報比亞迪後,比亞迪員工大量轉發了一則舊聞:長城汽車今天的「魏」汽車品牌來自比亞迪當年的友情轉讓。另有產業人士透露,2021年,行業晶片短缺,王傳福也慷慨解囊,為長城汽車救過急。而36氪獲悉,就在去年,長城汽車還計劃在一些混動車型上採用比亞迪三元電池。

但在此時中國車市的激烈競爭中,一些公司急需一場絕地反擊。2022年,比亞迪賣車186萬輛,完成了200%的銷售增長,市值直奔萬億規模;而長城汽車則是另一番蕭索景象:銷量106.17萬輛,跌落17.12%,市值蒸發逾3000億元。

有行業人士向36氪轉述,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在與友人交流時感嘆,「今天的汽車行業,誰都很難受,但誰都死不掉」。而相較之下,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則意氣風發,在年度業績會上評點行業,炮轟自動駕駛是「扯淡」。

比亞迪銷量大幅增長,蠶食的一個重要市場正是長城的SUV大本營。進入2023年,此消彼長的走勢愈發明顯。比亞迪年銷量目標已經上探到300萬和400萬輛之間,而長城汽車則難止頹勢,將目標下調42%,設定為160萬輛,剛及比亞迪一半。

面對幾乎無人可擋的比亞迪,長城汽車想要守住城池,不得不亮出刀鋒,涉險一搏。它能成功嗎?

「排放門」背後的600元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雖然屬於新能源車,但依然流淌著燃油車的血液。長城舉報比亞迪事件的焦點,就是燃油車最普通的零部件之一——油箱。

由於汽油的易揮發特性,它們在汽車油箱中會時刻蒸髮油汽,溢出到空氣中,污染環境。燃油車會採用「常壓油箱+炭罐」的組合,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步:炭罐具有吸附作用,就像一塊海綿,可以吸收揮發的汽油蒸汽。

第二步:吸滿之後,發動機運轉後會將炭罐內的油汽抽出來,參與燃燒,這就是炭罐脫附過程。

如此循環。

但被長城舉報的比亞迪DM-i車型屬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輛(PHEV),這類汽車兼有純電動和燃油車模式。消費者為了環保或者節省油費,可能長時間使用純電動模式,不必啟動發動機,這就導致炭罐吸收油汽到極限,且不能清空,多餘的油汽只能揮發到大氣中。

行業對此也早有解決方案,車企會在油箱和炭罐之間加上一個控制開關(FTIV閥),當炭罐這塊海綿吸滿油汽之後,開關就會自動關閉,將揮發的汽油「憋」在油箱裡。相應的,油箱就要足夠抗壓,才能「憋住油汽」,高壓油箱應運而生。

高壓油箱的技術相當成熟,使用已近十年。行業人士透露,高壓油箱+控制閥的成本能比普通常壓油箱多出約600元。這在每分錢都要摳出來節省的汽車行業,不算少,但為了應對不斷收緊的排放法規,這筆錢車企省不掉。

一名燃油蒸發系統工程師,經歷過國五到國六標準的換代,他告訴36氪,正在實施的國六蒸發排放標準是參照北美的法規制定,極其嚴格,要求車輛在蒸發排放測試中所排出的碳氫氣體總質量不得超過0.7g,車企幾乎稍不小心就超標,必須採用高壓油箱。

亞普股份供應了市面上超過50%的高壓油箱,該公司人士也說,「據我所知,在2020年國六標準實施後,主流車企的PHEV車型用的全是高壓油箱。」

就在長城舉報事件後,理想、嵐圖、零跑以及吉利銀河集體表示,自家PHEV車型用的是高壓油箱。以至於,36氪接觸的工程師們得知比亞迪依然採用常壓油箱時,都驚呼「不可思議」,「除非比亞迪有什麼黑科技,否則使用常壓油箱幾乎不可能通過國六測試。」

對於長城指其採用常壓油箱,比亞迪並未否認。那麼,比亞迪是如何通過了國六標準下的整車蒸發排放測試?

「排放門」疑雲

從官方回應看,比亞迪大膽利用了法規的灰色地帶。5月29日上午,比亞迪在投資者平台做出回應:

比亞迪DM-i是基於電動車平台設計的雙電機串並聯架構,實現了發動機和車輪的解耦(脫開連接),在EV模式下發動機可以靈活啟動,燃油蒸汽可以進行自由脫附(抽走炭罐內油汽)。

簡單來說,比亞迪並非採用了不為人知的「黑科技「,而是在車輛的純電動模式下更積極地啟動發動機,讓車不斷回到燃油車模式,來燃燒清除炭罐中的油汽。

長城汽車的發難之一就在此處。《汽車商業評論》援引匿名人士報導稱,比亞迪動用了類似大眾排放門的作弊手段,利用軟體控制發動機,「無論何種工況,都會強制啟動發動機進行活性炭脫附」,以此通過排放檢測。

這顯然是一項致命指控。2015年的排放門事件——大眾汽車被指控故意作弊、安裝「減效裝置」,以達到排放標準——讓大眾汽車付出了慘痛代價:繳納罰款約2450億元,稱譽全球的德國製造也為此蒙上陰影。

但36氪查閱國標文件,以及和多位車企動力工程師交流後發現,想要讓比亞迪背上「排放門」的作弊惡名,難度不小。

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測試,都在國家授權的四五家檢測機構進行,車企獲得合格報告、提交給環保部門審批,獲准後車輛方可上市銷售。而這個並不複雜的檢測流程里,關鍵的測試項有兩個:

首先是高溫行駛測試。即在38度高溫倉內,讓車輛經歷低速、中速、高速、怠速等狀態,模擬車輛日常行駛狀態,結束後,車輛熱浸1小時,檢測油汽蒸發量;最後,車輛會進入密閉環境,靜置約48小時,模擬車輛停放不用時的油汽量。兩環節排放量相加得出最終數據。

蒸發污染物排放測試流程,截圖自《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測試開始之前,有一個車輛預處理過程,主要是將車充滿電、加滿油,以及讓炭罐吸滿至臨界點。這恰恰就是問題所在,按照比亞迪描述的技術機制,其在純電模式下啟動發動機的觸發條件之一,正是炭罐吸滿。

而多位工程師向36氪表示,檢測試驗中,只要求測試車輛加滿電,至於純電測試模式下是不是能啟動發動機、應該什麼時候啟動,都未看到明確規定。

「這是一個灰色或者模糊地帶。」有工程師表示。比亞迪顯然有意或無意踩中了這一點。

按照比亞迪的描述,他們的脫附技術能在發動機啟動4分鐘內「解決問題」。如果這個描述真實,那隨後的48小時靜置測試就不會對比亞迪構成挑戰,因為高溫行駛環節遠超4分鐘(發動機將對炭罐實現油汽清除)。

因此,爭議點自然就到了最終檢測結果上,如果長城汽車想要繼續舉證比亞迪蒸發排放超標,就要進一步拿出過硬的檢測數據。

悖離法規理念

比亞迪利用發動機進行油汽清除的技術是否違規,目前尚難論斷,但這個方案已廣為行業所批判。

「如果純電模式下動不動就跳到油車模式,那還叫什麼純電模式,既傷害用戶體驗,也不節能,更不環保。」多位車企工程師向36氪表示,這並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技術,插電混動車的設計初衷是讓消費者能當電車用,而比亞迪的方案顯然違背了這個原則。

「(比亞迪)這套技術即使符合了法規,但實際上還是增加了排放。」一家主打插電混動產品的車企動力控制總監向36氪直言,這背離了排放法規的制定理念。

據公開報導和36氪從比亞迪內部了解,該公司似乎已經看到打法規擦邊球的風險,正在著手升級技術方案,將低壓油箱切換為高壓油箱。

但行業殘酷的一面是,在過去一年多,比亞迪為每輛使用常壓油箱的汽車節省了約600塊,以及在更多這樣的環節不斷壓縮成本,將插電混動DM-i車型做到了油電同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洗刷了對手的主陣地。

長城汽車首當其衝。

憤怒的長城

長城此次撕扯比亞迪,首先是對比亞迪銷量與質量「德不配位」發起的挑戰。

據36氪了解,長城內部有一個benchmark部門,專門用來研究友商的車型。「每個車企都有這樣的部門,買市面主流車型,或者是花重金買友商研發可量產但還未上市產品。」

有長城人士指出,比亞迪部分車型上採用的三連杆後懸掛因為過細而被稱為「筷子懸架」,「又比如在車輛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領域,我們從來都不把比亞迪當標杆,都是理想、途觀、沃爾沃這些。」

而究其根本,長城發難比亞迪,更是其市場份額被比亞迪擠壓之下的反擊行為。

長城從2014年砍掉轎車業務、聚焦SUV之後,通過主打性價比,打開了銷量局面。「一代神車」哈弗H6曾在2016年單月賣出超8萬台,內部至今沒再打破過記錄。2021年長城年銷量達128萬,創歷史新高。

憑藉在國產SUV、皮卡的特別統治力,長城的利潤更是有不錯表現。儘管去年車市已經逐步萎縮,長城銷量下滑,但利潤還有接近83億元,同比增長22.9%。但豐厚的利潤,也成為後來長城推廣新能源車的枷鎖。

相比之下,2021年的比亞迪全年銷量才73萬,跟長城差了一大截。但轉折發生在2022年,比亞迪全面押注新能源,賣出186萬輛汽車,反超長城。

尤其去年2月開始,連續銷量霸榜100個月的長城哈弗H6,開始被扯下銷冠寶座,至今沒有再登頂,取而代之的正是比亞迪宋家族車型(包括混動車型與純電車型)與特斯拉Model Y。

整個2022年,長城舉報信中指出的宋Plus DM-i與秦Plus DM-i,為比亞迪分別創造了38.8萬與18.8萬輛銷量,而長城「神車」哈弗H6則從2021年的37萬輛滑落至24萬輛。「內部注意到市場快速被比亞迪吃掉,已經晚了。」有長城人士向36氪感嘆。

雪上加霜的是,進入2023年,車市增長放緩,特斯拉和比亞迪又輪番展開價格攻勢,特斯拉掀起了4輪降價,比亞迪也將宋Pro DM-i起售價下探至13.58萬元起,秦DM-i則不足10萬元。車企們更要在逼仄的魚塘中角逐,而長城還未找到那個翻盤點。

有長城汽車經銷商人士告訴36氪:2022年春節開始,長城的銷量就一直在往下滑。一個4S店單個季度銷量,甚至趕不上2017、2018年一個月的水平。

「內部也在復盤和反思,認為此前的產品布局不夠明智,應該最早在哈弗主陣地來布局新能源車型。」一位接近長城汽車高層的業內人士說道。

有業內人士向36氪分析長城的車型戰略,長城很早聚焦SUV賽道,每個產品針對的人群都非常細分。「針對越野車型推出了坦克,針對女性市場都專門去做歐拉,沙龍品牌挖掘的則是網際網路中高端人群的潛力。」

唯獨對新能源,長城少了一些決心。

有員工講述,長城從2018年就推出「魏」牌布局插電混動車型P8,售價35萬元左右。魏牌相對小眾,價格也高,長城想藉此打造中國豪華SUV,但彼時消費者對國產豪華車的認可度並不高,最終P8在2020年以停產退出市場。

2020年末,長城再次推出混動系統DHT技術,「DHT其實不亞於比亞迪DM-i技術,但跟比亞迪同類產品相比,DHT車型要貴2萬元。」一位長城汽車員工表示,「內部可能還是更看重利潤,忽視了市場變化。」

比起長城對新能源的猶豫不定,比亞迪更加殺伐果斷,去年直接停產燃油車,瞄準了油電同價,利用本身擅長的成本控制,加上規模快速上量,搶占了市場主導權。

新能源車布局失利,長城帶著焦慮開始大調整。

從去年開始,長城內部開始了多輪調整,停止接單歐拉品牌旗下兩款10萬元以內的黑白貓兩款車型。「其實就是把項目砍了,去年長城內部對利潤率要求非常高,這種車只會虧錢。」

去年末,長城還將沙龍品牌與歐拉品牌合併,無暇分身再去研究網際網路群體。目前沙龍品牌只剩下一款機甲龍車型,「量產可能遙遙無期。」

今年初,長城正式下定決心,提出「回歸一個長城」戰略。今年3月10日新能源乾貨大會上,長城推出了全新的混動系統Hi4,主要搭載在哈弗系列車型上,想要在主SUV陣地迎戰比亞迪。

有長城人士指出,新的Hi4混動與長城過往的DHT混動技術差別不大,「主要目的就是打價格戰。」

例如,長城魏牌推出的高端車型藍山DHT-PHEV,瞄準的也是理想汽車的家庭用車定位。但定價上,這款車的起步價比理想L8便宜4-5萬元。

而近期,哈弗新能源車型——梟龍系列新車也已上市,售價為14萬-18萬,也往著油電同價大勢奔去,直指比亞迪宋PLUS DM-i車型。為應對價格戰,長城已經向部分零部件發出降價15%的要求,而往年降幅在5%左右。

車市硝煙瀰漫,長城被逼至角落,自然不會放過比亞迪在極速擴張中露出的「命門」。而長城以「排放違規」舉報比亞迪,是行業殘酷競爭的外顯,也揭開了車企狂奔之下,忽視的那些底線和價值。

競爭,底線不可逾越

合資車企主導中國車市的時代正被瓦解,而登上舞台中央的已經是中國的新能源車企業。市場劇變,格局重塑,這就註定行業的競爭更快、更激烈。

「過往自主品牌跟合資車競爭,價格低一點就有生存空間,現在你的對手如果是比亞迪,它本身就是極限的成本控制。」一位車企高層向36氪總結。

比亞迪的成本控制來自垂直整合供應鏈和外采零部件的不斷博弈。有比亞迪供應商告訴36氪,這家公司選取外部供應商的主策略是「價低者得」,每個季度進行價格評選,過了基礎標準,誰家報價低,就用誰家。而對內部的供應鏈子公司,比亞迪同樣有著嚴苛的降價要求。

「每年季度都有降本指標,第一季度先降5%,後面遞減。」有比亞迪工程師向36氪透露。

除了嚴控成本,王傳福為比亞迪制定的戰略要訣就是「快」,他在公開場合也表示,電動化的進程在加速,「現在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只有在快的過程中才能超車。」

有知情人士向36氪透露,比亞迪的合肥工廠幾乎在10個月內建成投產,超過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落成速度,比亞迪的電池產線也只用20天就能貫通。

極限成本控制和節奏之下,質量和合規開始難以被兼顧。據比亞迪人士講述,公司過往曾高度重視質量表現,深度研究過豐田,對標後者的碰撞成績。公司內部也會將汽車質量事件分為S、A、B、C四個等級,S、A是高風險質量事件,公司採取零容忍策略。但去年以來,電池熱失控事件頻發,這個原則似乎難以堅守,直到今年一季度,每個月還會有1-2起。

而熱失控多發也和比亞迪的成本高壓策略不無關係。據比亞迪工程師向36氪講述,公司曾在早期的熱擴散設計方案中看到了風險點,建議增加雲母材料,但電池團隊認為這可能增加20-30塊的成本,最終未採用。直到熱失控事件多發,比亞迪才緊急改進了設計方案。

去年拆解過比亞迪多款車型的吉利人士也開炮說,「如果按照吉利的質量標準,比亞迪的車幾乎下不了線」,但其也坦承,比亞迪關於控制成本的設計值得學習,「同等功率的電機他們能放在更小的空間裡」。

即便這次舉報比亞迪的發起方——長城汽車,也難免在激烈競爭下動作變形。2021年12月,長城汽車歐拉好貓車型曾被爆出「晶片減配」,歐拉汽車當時辯稱,沒有將參數配置表中涉及的晶片全部寫上。

今年為了追趕行業節奏,快速推動產品上市,長城的質量標準也有鬆懈跡象。有長城工程師向36氪無奈表示,除了國家檢測之類的固定節點,不少質量環節都要根據項目節奏去做平衡,要考慮萬一出了質量問題如何兜底,而不是把項目進度卡在那裡。

對質量的妥協現象不光發生在老牌車企身上,在新造車陣營中同樣能看到。有產業鏈人士透露,兩家新造車公司為了推動新車快速上量,競爭一個車架供應商的稀缺產能,「產能著急上不來怎麼辦,只有加價,甚至放低標準。」

劇烈的競爭節奏,已經讓部分車企對質量底線難以堅守,對環保合規自然也難兼顧。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表示,環保問題一向是汽車行業違規的高發環節,因為「修訂一個排放設計漏洞,需要經歷夏標、冬標、高原等測試,至少一年以上」,時間成本太高。

商業的底層驅動力來自市場競爭,但只有紅線之上的良性競爭,才能推動行業優質發展。過往的動力電池行業在激烈角逐中,催生了大批具備全球供應能力的電池公司,也成為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鏈的巨大碩果。

中國整車行業一向背負著「低價質不高」的刻板印象,而如何改善這個形象,需要的正是持續的技術突破和對產品品質、消費者利益的堅守。

新能源整車正面臨出海的大機遇。今年上海車展期間,中國車企憑藉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上的領先,吸引德系、美系等老牌汽車勢力前來觀摩學習。

但此次長城舉報比亞迪事件,也向行業發出了一記震撼的警鐘:合規和質量問題仍然困擾汽車行業。車企不應為追求短期利益,而突破價值底線,否則,中國智能電動車產業成果看似轟轟烈烈,實則脆弱,一旦走向全球,如何抵禦住外部必然會出現的挑戰和進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