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重回新一線城市,配?

風彥鋒語 發佈 2023-06-01T14:45:25.707032+00:00

昆明重回新一線城市,認為不配的,本地人比重不亞於其它競爭地區。本地人大面上都不認可,昆明這個新一線城市稱號,到底配還是不配?

昆明重回新一線城市,認為不配的,本地人比重不亞於其它競爭地區。這是官方帳號《昆明發布》下方前幾位留言。

實際情況,截圖之外留言,也基本是同樣來自雲南IP位址,同樣愛之深,責之切態度。


本地人大面上都不認可,昆明這個新一線城市稱號,到底配還是不配?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首先,不得不說,這個造榜在社會心態上卡位卡得有水平,滿足了從地方政府到民間大眾對城市發展的高度關注,所以能被熱傳。


另一方面,造榜方所屬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作為主營地產相關諮詢生意民間商業機構,缺乏專業性和權威性,不具備官方公信力。

中國官方對於城市級別的劃分,主要是按人口規模,如城區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為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在500-1000萬為特大城市。


另外有一個相近劃分是國家中心城市,按經濟、金融、文化、政治、交通等要素綜合評估。這個定位同樣具有國家權威性。


昆明被國家定位為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是中國唯一。你認為昆明的重要性相對區域性國內中心城市又是如何?


這個定位,背後的國家考量,我看一是對昆明獨有優勢和發展前景的認可;二是實驗性質及鼓勵;三是對當下本地實務能力的顧慮。


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自稱圍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來評估。稱新一線是指未來最有可能晉升一線的城市。


通常,不論新中國還是新城區、新產品還是新約克城(紐約),按常理都比舊的更強。新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相比明顯弱勢,叫准一線應該更為客觀合理。


之所以推出新一線這個概念,一是好聽,二是專有,三是文字遊戲,有讓特定城市有成為一線第一的機會。


沒有哪個被拉來陪榜的城市會自己主動聲明不是新一線,而是二線。這個微妙的心態拿捏,讓這個概念得以順利上位。


上位之後,概念推出機構在傳播和相應商業領域,就有一道護城河:但凡涉及此概念,該機構就是權威;但凡和此概念相關傳播,就是在為其貢獻流量;但凡和此概念相關利益,就都由該機構主控。


你看,簡單一個概念的推出,背後儘是專有商業利益,盡顯操盤方專業能力。這就叫定位。


在官方權威無暇涉及的領域,只要有利可圖,就會有民間力量填補真空。能找到這個真空,是真正實力,相關專業分析判斷,遠見卓識。


當然,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因其商業性和傾向性,近年引發越來越多各方面的不滿和深挖。網上有媒體專門製圖說明該排行榜後面的利益關係。

下圖中右下角這幾個小記者,真能搞懂商業和經濟?更不用說國家戰略定位。

從評分看,成都除了在城市人活躍度一項僅次於杭州,其它每項都是滿分第一,讓不論是城市規模及GDP總量更大的重慶,還是人均GDP更高的杭州、蘇州等一眾城市,都難以認同其客觀性。


甚至不被本地人看好的昆明,按該排行榜的參考維度,在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兩項排名倒數也不客觀。

說多樣性,同樣在昆明,你既能拍百分百東北電視劇,又能過原汁原味東南亞生活,既有雪山草地,又有熱帶雨林,放眼全國,還有誰?

至於未來可塑性,這個話題本公號寫過很多,從社會經濟發展邏輯到戰略區位再到富裕社會大眾需求的進階,這裡就不展開。該排行榜年輕非專業制榜團隊,對這方面專業知識的掌握,應該還沒有入門。


城市發展邏輯,必須符合社會發展大邏輯,才會順風順水。


我們要看到,之前中國的城市排名,簡單粗暴講,排的主要就是一個工業實力。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工業產值最低,與工業城市概念最無關的,應該就是昆明。

工業時代工業城市發展和排名占優。在後工業化時代,又將會是什麼樣的城市發展和排名占優?


留給昆明的這個位置,有IP位置在四川的留言說是成都給昆明賞飯吃。在李老師看來,何嘗不是排行榜留給自己的幾分客觀性和對未來的兼容性。


在這個榜單考慮的五大要素之外,和中國下一步發展緊密相關的文化多樣性、宜居性、自然生態美好等要素,在富裕社會權重巨大,要記入評分考量,昆明排名必然還會大幅上漲。


這就是中央在2020年提出的新發展階段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這個層面看,還會有人認為昆明入選民間商業排行榜新一線城市是個笑話?


不止昆明,雲南應該儘快進中國前十,成為中國發展新階段一面旗幟的訴求,越是普通人越當成個笑話,水平越高社會層面越高越是認可和重視。


還是那句話,隨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發展主要推動力量,一帶一路國家間友好合作,不同宗教、文化、民族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好生活這兩大戰略訴求,要有一個落地範例,你認為會是哪裡?


當下昆明,壓力與機遇並存。要做的事何止千萬,從哪裡著手性價比最高,最能提綱挈領?我看虛的方面應該是匯聚共識,提振心氣,實的方面則是提升專業能力,找准抓手。


本地需要認清大勢,謹遵國家戰略部署,不悲觀,不泄氣,專業實幹,有所取捨,靜心從關鍵處著手,花個兩三年,將局面逐步扭轉。


哪些項目既能對外宣揚昆明特色,對內匯聚本地心氣,還投入小見效快,可以作為本地工作抓手,可參考李老師前段時間寫過的《幾個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發展要點和輻射中心優勢項目》。


這些項目的設計和取捨,以及背後的整個城市發展和傳播,只靠民間友情智力贊助遠遠不夠,要有專業機構,要包括經濟、文化、旅遊、營銷、金融等方面高水平專業人員。


這裡再次呼籲,成都的逆襲經驗值得學習,其中關鍵「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協調小組」這類專業統籌及實施城市推廣機構,昆明有必要儘早成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