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本書,搜羅中國文壇2022年度中篇精華|《2022中篇小說》全面上市!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發佈 2023-06-04T22:33:29.501872+00:00

2022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註定會在很多人的記憶里留下深刻的印記。《2022中篇小說》從國內文學刊物2022年度的發表的中篇小說中精心挑選10篇作品,囊括備受讀者喜愛的文壇常青樹王蒙、遲子建,實力派作家黃立宇、徐皓峰、哲貴、計文君、葛亮,中生代作家周嘉寧、孫頻、白琳等。

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77年起,即每年編選和出版年度短篇小說選和中篇小說選,兩種年選曾經深得讀者的喜愛,在文學界和讀者中具有廣泛影響。

2022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註定會在很多人的記憶里留下深刻的印記。而文學,就在幫我們儲存記憶。《2022中篇小說》從國內文學刊物2022年度的發表的中篇小說中精心挑選10篇作品,囊括備受讀者喜愛的文壇常青樹王蒙、遲子建,實力派作家黃立宇、徐皓峰、哲貴、計文君、葛亮,中生代作家周嘉寧、孫頻、白琳等。所選的10部中篇小說,有對光影聲色、人間五味的追憶與迷醉,有對人性晦暗、莫可名狀之境的探照與抵進,還有對人與人隔膜處的驚心展露,更有對高貴人格、崇高情誼的樹碑立傳。

深入當代文學現場,三代編輯接力編選

一年一部,掌握中國文學創作前沿景況

一冊在手,2022年度中篇精華搜羅看盡

入選篇目

白琳《兩個人的冬天》

周嘉寧《明日派對》

計文君《糖霜》

葛亮《浮圖》

哲貴《化蝶》

遲子建《白釉黑花罐與碑橋》

孫頻《棣棠之約》

王蒙《霞滿天》

黃立宇《馬廄島》

徐皓峰《門前寶地》

人世中有諸多困厄,終究有人不敵層層磨難,亦有人倔強地抗爭挺立。10部作品,便各以對幽微處的捕捉描摹,對光亮處的打撈再現,成為2022年中國中篇小說河流中的特異存在。讀者亦可由此感知中國文學的不同面相,喚起自己的經驗、記憶,汲取慰藉與力量——

白琳《兩個人的冬天》

選自《當代》2022年第1期

白琳對女性心理的洞察令人印象深刻,她的小說以冷峻而細膩的筆觸書寫女性隱於心底的、激烈而掙扎的情感流動,深掘人物的精神內核。

——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授獎詞

冬天是時間性的,可是我們對於冬天的聯想則是空間的,是玻璃上的霜花,窗外的落雪,雪地的足跡、車轍,河上厚厚的冰,是午夜醒來窗外樹梢上的北風,聲音在空間裡穿行,空間變得具體。在這裡,作家用冬天的意象指喻母女關係的隔閡與疏離。

——作家 李葦子

歐洲的冬天一定不是最美的季節,卻是我最常旅行的季節。所以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小說里的每一處,幾乎都是我曾去過的地方,至今讀起來,都能夠感受到時光回溯。在寫作中,比起講述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我似乎對空間的塑造更有興趣,可這往往需要大量細節,於是逐漸,記錄日常所見成為生活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有時我覺得,人沒有什麼深刻可言,充滿共性,簡陋無聊,因而一個小說家最大的作用,也許並不是挖掘什麼宏大的內在,而是可以帶讀者去另外的空間看看。

——白琳創作談

作者簡介:白琳,生於新疆,藝術學碩士,2013年開始文學創作,作品見於國內刊物,曾獲趙樹理文學新人獎、新經驗散文獎、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等獎項。

周嘉寧《明日派對》

選自《十月》2022年第1期

作品獲第十九屆十月文學獎,入選中國小說學會2022年度好小說榜單、《揚子江文學評論》2022年度文學排行榜、2022年中國作家網「優選中短篇」年榜

在時間之外,「新世紀」已在文學敘事裡完成它的歷史。《明日派對》於此刻回望世紀之初的未來想像,一個時代曾伴隨我們成長而後落幕。「我」、王鹿、瀟瀟,午夜電台的年輕人類,在世紀之交的歡樂、亢奮、期待中生長、相愛、聚散。「一道浪總是連接著下一道浪」,青春理想與時代精神,潮漲潮沒。周嘉寧以生動、迷人而又精確的敘事,準確把握住作為一種時代精神的「派對」,典範性地構築出當代城市的象徵意向。個人主義的狂歡如何承接時代夢碎的虛無,這是一代文藝青年精神史。

——第十九屆十月文學獎授獎詞

周嘉寧寫到任何地方,出入其間的熱愛、頹然和積極,都有著純粹的乾淨明亮之感,足以安頓一群人茫然而熱切的青年時期,他們在這裡憧憬和失落,振作和消沉,在這裡低語,也在這裡呼喊。

——評論家 黃德海

如果說,文藝青年的精神成長史是周嘉寧寫作的核心主題,那麼《明日派對》就是這部成長史的又一重要章節。作者以世紀之交的南京、上海、北京為敘事背景,呈現出一個時代特定的青年群體「未經訓練的聲音和想法」,以及他們亢奮、乾燥、清潔的精神生活。周嘉寧的敘事一如既往地生動、迷人、精確。她通過小說傳遞出動盪和虛幻感,同時又對現實與真實保有專心致志的脆弱的希望。小說中的人物承載著青春的重要要素——眼裡充滿奇想,搖擺,傲慢,帶著自蹈死地的熱情。他們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交談,和對「集體生活和行動」的幻想與渴望,讓抽象的事物在堅固有序的城市裡逐漸有了屬於自己的形狀。

——評論家 聶夢

作者簡介:周嘉寧,上海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作家,英語文學譯者。著有短篇小說集《基本美》,長篇小說《密林中》等。

計文君《糖霜》

選自《青年文學》2022年第4期

這是一篇洋溢著計文君氣質的小說,頗具抒情性、複雜性和成長性,不僅充滿感性和欲望的書寫,更有著心靈性力量的成長經驗。主人公站在三十歲的十字路口,那些流淌過的時光忽然回來了,內心隱藏的記憶之傷由此浮出地表。往事一幕幕,雖然簡化了時間,也簡化了事件,卻直接濃縮成個人的成長簡史,因為春日午後的焦棗糖霜清晰無比,始終陪伴著她砥礪之後的精神和肉身。那些曾經的心碎營造出了一種蒼涼的美學,有效地將女性特有的直覺和體驗綻放出一朵堅韌的自在之花,呈示出充滿痛苦和希望的生活本身,深具精神能量。

——《小說選刊》點評

這是一個可以作為樣本閱讀的小說,它講述了一個因為母親意外亡故而自小就遭遇生父和繼母暴力和冷暴力的女孩「自由」生長的故事,這類故事很多,《糖霜》寫得格外深入、開闊,並提供了貼近當下的思考。主人公小紅在中學時偶遇到了一個賣焦棗的人,焦棗上的糖霜成為她一生的惦記,也成為她對生活的暖意和親人友人信靠的全部寄託。糖霜的記憶勾連起她學生時代和京漂求生的兩段人生,漂在北京的小紅在一個個影像和文學的故事裡尋求被虧欠的天倫之愛,任自己倔強地活成一段不能被炮製的「故事」。疫情之下,她的小店艱難求生。她尋到了自己的「糖霜」了嗎?相信讀者看過後自有答案。小紅的成長牽扯出重組家庭的生活世相、職場浮沉的冷暖自知、劇與人生的複雜辯證,作者將深厚的文學積澱巧妙織入故事,語言或深情,或凜冽,或深刻,或譏誚,整體飽滿而犀利。

——評論家 馬兵

作者簡介:計文君,籍貫河南許昌,文學博士,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北京大學曹雪芹美學藝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葛亮《浮圖》

選自《十月》2022年第3期

作品獲第十九屆十月文學獎,入選中國小說學會2022年度好小說榜單、2022收穫文學榜、《北京文學》2022年度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我把生活拆成碎片給你」,《浮圖》拆解事件與時空,在夫妻、父女、情侶、師生、祖孫的紛繁關係線頭裡,拼繪出香港退休教授連粵名的半生故事。葛亮寫下世易時移,人的剎那流光和衰敗,欲望的旋渦和現實的坍塌,卻將綿延的情意,賦予街區、食物、器物、香味、語言等日常之物。人事代謝,唯物恆常,「浮圖」是葛亮呈給這蒼涼時光的一面溫暖而體面的安覆物。

——第十九屆十月文學獎授獎詞

《浮圖》是一個人的一輩子或戛然而止的半生,卻疊合了香港風起雲湧幾十年的城市變遷。無常世界,有情眾生,與時間雜糅著織出這恍然一夢的人生浮圖。葛亮的書寫一向具有堅實質地,在煙火世情中影影綽綽地勾勒出背後的歷史浮沉、時代風姿。閱讀者緩步於葛亮以匠人之手構築的日常時光與故事空間裡,每一樣器物、每一個人物都閃爍著某種幽微卻誘人的光澤,我們循光而去,於尋常方寸間見浩瀚星空。

——《北京文學》2022年度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編輯點評

葛亮的《浮圖》延續了《燕食記》以「飲食寫世道人心」的進路。小說中的飲食不僅僅是味蕾的感覺,更是一種文化的積澱和生命的記憶。三代人,數個家庭,幾個男女,紅塵囂囂,欲望浮沉,最終都不過是命若琴弦的撥動。葛亮的敘述克制、沉靜,但故事的轉換,人物的言行,衝突的起伏無一不絲絲入扣,顯示了葛亮作為一個成熟作家的氣韻。

——評論家 楊慶祥

《浮圖》語言之優雅、滿含靜氣讓我們幾乎忘記它所敘寫是關於人之選擇、決定與生死的大問題。當人物一個個登台、表演、謝幕之後,我忽然意識到,細密敘事網住的人們正逐漸疊合於「巴塞爾展」上連粵名看到的那隻蝴蝶,那隻唯一完整的、於無數隻「被肢解、重組,按照顏色拼嵌成這穹頂一般肅穆的圓周」中央的孤懸者。到這裡,也終於可以說到「浮圖」,在覆於阿嬤骨灰罈上的那片織錦上,燦燦佛光與各執法器的千手中央,是一尊金佛。蝴蝶與金佛,是藝術也是信仰,被眾捧也被孤懸,在某種看似無關的目睹中,連粵名看見了他人與自己。裝置藝術本就是作為隱喻而存在,這一次,它指向人類永恆的處境。

——評論家 賀嘉鈺

作者簡介:葛亮,1978年出生,原籍南京,現居香港。哲學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現任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哲貴《化蝶》

選自《收穫》2022年第3期

作品入選《揚子江文學評論》2022年度文學排行榜、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22年中國作家網「優選中短篇」年榜

以藝術與人生互為對標和參照的題材,極易引發創作者的靈感,也是藝術史上的經典題材,諸如電影《霸王別姬》、畢飛宇的《青衣》等成功先例。但不得不說這仍然是一條並不輕鬆且極易落入窠臼的藝術之路。哲貴的《化蝶》別出心裁,以極大的耐心講述了信河街上一個五味雜陳的「另類」的現代梁祝故事。肖曉紅、尤家興、劍湫等人之間的糾纏,虛實相間,既象徵又「硬核」地推進和表現了現代人的藝術與倫理處境。「藝術與人生」這個話題既平常又難解,藝術的美感致幻性往往讓人生多彩但偏離軌道,人生的準確又往往意味著現實的平庸乏味。哲貴在《化蝶》中把上述二者的人性悖反表達得真實可信又耐人尋味。

——評論家 陳福民

哲貴擇取的當然是從藝術結構去寫情感結構的方法,這種一切為了藝術、將自己完全獻祭的極致時刻,這種因藝術的「通靈」而產生的癲狂和錯位狀態,哲貴借用「化妝」和「戲服」,技巧性地探討了演員的境界修養和表演理論,演員進行自我塑造,確立心中信念,以求通靈於藝術、附體於角色,「化」了妝之後,感受是複雜的,戲中不只一人,萬千梁祝紛至沓來,由「化」而入「化境」,構成《化蝶》後半部分的悲欣。

——評論家 趙依

作者簡介:哲貴, 1973年生,浙江溫州人。2006年以來,在《人民文學》《收穫》《當代》等雜誌發表《金屬心》《責任人》《住酒店的人》等多部小說。現任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溫州市作家協會主席。

遲子建《白釉黑花罐與碑橋》

選自《鐘山》2022年第3期

作品入選中國小說學會2022年度好小說榜單、《揚子江文學評論》2022年度文學排行榜、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北京文學》2022年度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遲子建小說中有一些比時間更高維度的東西。因之,時光不再是只能奔流向前的河水,而在她手中成為能隨意纏繞折柔的絲錦,她將人物置入其中,宛如魔術師般創造出亦真亦幻的華美故事;也因之,故事具有了某種神奇性,它騰空躍起,超越了具體的時空,宛如巨鳥般在地面上投下巨大的身影,讓人心甘情願地逐影而行,遊走在夢與現實的臨界。

《白釉黑花罐與碑橋》讓我們跟隨一個文物愛好者的冒險之旅,夢回宋朝,在歷史與傳奇、現實與夢境間輾轉遊歷。故事結尾,醒來的不止是這位探險者,或許還有俯瞰著這整個故事的我們——好的小說是場奇異美夢,可以喚醒一顆在現實世界裡昏睡的心。

——《北京文學》2022年度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編輯點評

遲子建的文學想像從來都不缺日常生活的溫情和對現實的關愛,但她現在越來越熱衷於以魔幻之水澆灌自己的想像大樹,她像一名女巫引領我們夜漂巴蘭河,穿越時間隧道,與宋代的精美工藝和悽美情愛相會於五國頭城遺址,翻唱了一支靖康之變的夢幻曲。她以高超的敘述技巧,自如地遊走在現實與歷史之間,將對現實的嘲諷與對歷史的沉思一起裝進了白釉黑花罐里,讓碑橋承載著美與善的永恆。

——評論家 賀紹俊

《白釉黑花罐與碑橋》建構了一個虛虛實實的小說世界,傳遞著物的世界與人間世界的深刻聯繫,充滿了各種辯證的哲思。表面上,遲子建對人間世界和現實混沌多有批評,但是,小說中那神話一般的物的世界,還有陶匠、舒氏、窯工、渡船人等普通人、好心人的存在,更投射出一種積極的信任,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與歷史與世界的關係。遲子建在剛柔相濟的敘事中,講述了一段帝王的故事,一個物的故事,一則信任的故事,給她東北書寫的經驗空間再添溫暖的一筆,猶如我們在故事的最後讀到的那乾草堆中隱沒著的美麗的陶罐。

——評論家 季進

《白釉黑花罐與碑橋》沉雄,浩大,處處寫歷史,又往往對焦現實,從歷史的幽暗處,從不為人知的民間,打撈屈辱中守護的偉力,於時間的洪荒中樹立情感的界碑,重建中國的精神傳統。歷史之思將縱深處的沉積之物打撈上來,對照並直視當下的人心與現實。其間的渾厚與延續,證見情感的守持力在時間的鎖鏈中愈加堅忍博大。

——評論家 曾攀

作者簡介:遲子建,出生於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村。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現任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

孫頻《棣棠之約》

選自《鐘山》2022年第4期

作品獲首屆灕江文學獎,入選中國小說學會2022年度好小說榜單、2022收穫文學榜、《揚子江文學評論》2022年度文學排行榜、、2022年中國作家網「優選中短篇」年榜

孫頻的小說從容,深情,目光澄澈,與人物同聲,與自然相通,雖然有沉重的肉身,精神仍能輕盈地飛翔。中篇小說《棣棠之約》,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城邦,戴南行、桑小軍和趙志平這三個男人在八十年代的詩歌、情義、理想、熱愛,在時光里褪色,卻在記憶里沉澱、省悟和生長。那個心靈的悠遊者或許終究難逃孤獨的命運,但行走在山川萬物之間所獲得的那份平靜,也象徵著孫頻小說藝術的寬闊與渾然。

——首屆灕江文學獎授獎詞

八十年代的詩歌生涯,是孫頻《棣棠之約》所寫戴南行、桑小軍和趙志平三個男人的往事和回想,也是他們生命覺悟的起點。這個起點,差不多正是孫頻的出生時間。兩個時間的重疊,對一代人而言,可能是緬想和懷舊;而另外一代人,則可能是對這個所懷之「舊」的懷疑。正因為如此,《棣棠之約》不只是致敬八十年代詩歌的黃金時代,而是反思順時代河流而下的那些生命所保有的和所改變的。

——評論家 何平

小說寫到一個真正的詩人戴南行,這是物質主義時代的一個純粹的精神性的人,一個真正依附精神而存在的人,當然也是一個頭足倒立的、完全棄絕了俗世生活的人。他寫詩,下棋,研究易經。他的使命是在天地間漫遊,去實現真正的自由,並且向人間播撒詩歌的消息。小說通過塑造這樣一個神話般的人物,其實是要建構一種招魂的儀式,去召喚業已消失的理想主義和詩歌精神。因此我覺得這是一篇今天特別少有的,能夠讓人感受到精神光芒的小說。

——評論家 徐剛

作者簡介:孫頻,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出版有小說集《以鳥獸之名》《鮫在水中央》《松林夜宴圖》及《疼》《鹽》《裂》等。

王蒙《霞滿天》

選自《北京文學》2022年第9期

作品獲《小說選刊》年度大獎,入選2022收穫文學榜、《北京文學》2022年度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王蒙的《霞滿天》以汪洋恣肆的語言寫出了一位女性的命運及其晚年的精彩,全篇洋溢著對生命與藝術的熱愛和讚頌,呈現出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寫作狀態。從少年布爾什維克到人民藝術家,王蒙先生以筆為旗,保持底色,為我們生動詮釋了青春萬歲的理想和情懷。

——第十三屆「茅台杯」《小說選刊》年度大獎授獎詞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女神》《青狐》風月情濃。趁著這青山在、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頌神撩狐的《霞滿天》。冷眼與熱嘲,揪心與放膽,莫道桑榆晚,人間四月天。

——作家 徐坤

小說《霞滿天》從養老院為切入口,看似要寫一個人的養老生活,其實不然。蔡霞者,彩霞也,養老院只是人物生活的環境背景,小說真正的著力點是以「老」為經驗回溯,由描寫特異命運入手,刻畫一個具有非凡精神和靈魂的知識女性形象。

……作家的真正意圖顯然不是描寫一個知識女性的養老院生活,小說的精彩和貢獻,在於塑造了一個我們這個時代真正具有現代氣質的知識女性形象。她不僅生動、豐富、堅強,而且開放、健康、高貴,知識的教養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和諧融合,把可能匍匐在地的生活過成了站起來看遠方的生活,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珍視生活的人物形象。

——評論家 劉瓊

作者簡介:王蒙,河北南皮人。「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曾任文化部部長。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這邊風景》等近百部作品。

黃立宇《馬廄島》

選自《收穫》2022年第6期

黃立宇的寫作智慧、敏感,富有趣味。他所寫的故事既日常又跳出日常,呈現出一種狀態,一種在、又不在的狀態。

——第七屆郁達夫小說獎授獎詞

幾個城市年輕人帶著無聊而獵奇的心理,穿著光鮮的時尚裝扮,到舟山島上的馬廄島去遊玩。抵達目的地後,處處顯示出荒誕來。接踵而來的海上風暴,徹底擊碎了他們對島嶼所有的溫情,也摧毀了他們原有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這一場逃脫故事,終結在他們彼此的內心裡。舟山群島出身的作家黃立宇,經過時間的發酵和虛構的重置,把一個真實的故事及發生地,重新設置講述,從前似乎源自無聊的旅程,卻煥發出新鮮的荒誕意味來。

——《收穫》副主編 鍾紅明

我平生走遍了舟山群島中絕大部分有人居住的島嶼,對島嶼的想像沒有任何問題。我把自己放到某個島上,想像一個虛枉、輕狂又懦弱的年輕人在島上的可能的作為。在我的理解里,有這樣幾個東西,城市青年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從一開始發現外地女孩時的興奮、挑逗,到得知真相時的正義凜然,再到後面的落荒而逃,這才符合我所理解的城市青年的行為模式,當然也應該是這個小說的基本框架。

——黃立宇創作談

作者簡介:黃立宇,浙江舟山人,文字散見《收穫》《上海文學》《人民文學》《花城》等刊,著有短篇小說集《一槍斃了你》、散文集《布景集》。曾獲首屆三毛散文獎、浙江省優秀文學獎、第七屆郁達夫小說獎等。

徐皓峰《門前寶地》

選自《收穫》2022年第6期

作品已改編為同名電影,由作者本人執導

《門前寶地》中的故事,發生於百年前的天津街頭。某武行沈所長重病後,將大弟子齊銓召回接管武行,齊銓的歸來引發了重重矛盾,為了權力與利益、理念與信仰的爭鬥,也因欲望與野心、誤解與輕信的交織,事態發展儼然偏離了沈所長的苦心安排。刀槍拳腳看似熱鬧,真正的力量抗衡還是在於人心。「他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小說中關於人心的刻寫達到了極致的微妙,層層鋪墊步步反轉。徐皓峰的敘事風格獨樹一幟,看似疏野不羈,實則縝密沉著。在他筆下,「俠」已漸漸超脫於「武」,也超越了行業、性別乃至於時代,有著更為深遠的家國情懷。

——《小說選刊》點評

中年轉行,是我這代要面對的問題,我的同學多已轉行。此種心態,投射到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天津武行,有了《門前寶地》的故事,講武館名人們安排下一代轉行。

向市民教武術的武館,是清朝沒有,民國發明的職業。開門教學的,是前清的江湖人,武術本是江湖技,土匪是能暗算便不比武,能三打一便不一對一,能使暗器就不用兵器,鏢局要研究應付背後偷襲、一人對多人、常規棍棒防飛鏢飛刀。殺與被殺的事,說成是「修身養性」,武館開創者大膽,因背後有北洋政府操盤。修身養性的理論,不好完成,從中醫借經絡圖譜,從儒家借修養詞彙,借帳度日,第一代還能撐住,第二代便難以為續了。發現一個行當,已不干本行事了,便要識時務為俊傑,及早退出。

梅西小時候踢少年足球賽事,已是公認天才,不料發現患侏儒症,需要打成長激素,球隊俱樂部認為小天才多了,他過了少年比賽年齡後退役,更符合俱樂部利益。西班牙願給他付醫療費,於是他離開了本土,成了球王。年少時遇上的吝嗇,讓他走向世界。

這篇小說的武林,是個梅西的故事。設想他去了西班牙後,十九歲時鄉愁,想放棄一切,回到險些讓他成為侏儒的阿根廷,只因為它是故鄉。

——徐皓峰創作談

作者簡介:徐浩峰,導演、編劇、武俠小說家,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著有紀實文學《逝去的武林》,武俠小說《道士下山》《國術館》《刀背藏身》等。

×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丨《2022中篇小說》

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77年起,即每年編選和出版年度短篇小說選和中篇小說選,兩種年選曾經深得讀者的喜愛,在文學界和讀者中具有廣泛影響。1994年後,這項工作一度中斷。21世紀肇始,我們決定恢復中、短篇小說年選的編選和出版工作,向讀者集中推薦優秀的中、短篇小說。

《2022中篇小說》從國內文學刊物2022年度的發表的中篇小說中精心挑選10篇作品,囊括備受讀者喜愛的文壇常青樹王蒙、遲子建,實力派作家黃立宇、徐皓峰、哲貴、計文君、葛亮,中生代作家周嘉寧、孫頻、白琳等。所選的10部中篇小說,有對光影聲色、人間五味的追憶與迷醉,有對人性晦暗、莫可名狀之境的探照與抵進,還有對人與人隔膜處的驚心展露,更有對高貴人格、崇高情誼的樹碑立傳。人世中有諸多困厄,終究有人不敵層層磨難,亦有人倔強地抗爭挺立。10部作品,便各以對幽微處的捕捉描摹,對光亮處的打撈再現,成為2022年中國中篇小說河流中的特異存在。讀者亦可由此感知中國文學的不同面相,喚起自己的經驗、記憶,汲取慰藉與力量。

初 審:周 貝

復 審:王 薇

終 審:王秋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