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透析高效人士的底層邏輯,讓工作效能最大化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佈 2023-06-05T00:02:24.110503+00:00

日常工作生活中,為了達到某個目標大家都制定過不同的計劃和實施策略,而其中的過程如何?本篇文章作者分享自己認為達到目標所需的「四步」,讓大家能有效且輕鬆地提高效率和執行力,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日常工作生活中,為了達到某個目標大家都制定過不同的計劃和實施策略,而其中的過程如何?結果是否符合期望呢?本篇文章作者分享自己認為達到目標所需的「四步」,讓大家能有效且輕鬆地提高效率和執行力,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段永平和OPPO創始人陳明永這樣說:「隔離外在的壓力和誘惑,保持平常心態,回歸事物的本源;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確」。

我結合對以上這段話的理解,總結了提升效能的四個步驟,你可以通過這四個不變的邏輯,推導出自己的策略和方案。或許可以讓你對「高效」有一個新的理解,帶來新的視角。

這四個步驟可以靈活切換於工作或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掌握了高效的底層邏輯,才能持續不斷地、動態地抓住事物本質。

譬如:如何用1年時間考上清華大學,如何在1個月時間內減肥成功等等。

從一個清晰的目標開始一步步突破自己,建立自己潛意識的深層力量,幫助你成為職場中的高效人士。

一、一個清晰的目標與原則,做正確的事情

之所以是一個清晰的目標,而非多個,是因為這樣能夠讓你保持平常心態。

而最理想的狀態是在一個階段內,只聚焦做好一件事。

同時目標也是職場中對自己工作完成情況的判斷,這個判斷的重點就在於「目標的追溯」上。

舉個例子:

我要減肥體重到80斤(現在是100斤),相當於我要減去20%的體重,所以80斤就是你的結果目標,但並不完全清晰。

而清晰是指有目標的追溯過程,從「我要減肥」到「我要減重到80斤」,再到「通過每天1小時有氧減重到80斤」,最後「今天已完成1小時有氧」。

如果在一個階段內選擇了多個目標,你就會犧牲自己的專注度,會分心,就會需要再降低標準;或提高效率中尋找平衡。大部分人的精力有限很難做到。

所以制定的目標數量越聚焦,完成質量也就更高。

最終制定完目標後,就要告訴自己,我就這一個目標,做好這件事情我就能達成我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階段性目標是需要為頂層的目標負責地,必須要有明確的時間和標準。

而原則是制定目標的底線、行動的依據準則。

如之前你減肥選擇以犧牲健康為前提,每天不吃晚飯節食,這個就是原則。一個月下來失敗了,你覺得問題就在於節食上。其實不然,是節食的策略與減肥的原則上出錯了。因為節食是損害健康的策略,所以你的目標原則就應該是「不以損害健康為代價」的減肥,這些原則能幫助你去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事情。

要做到目標正確,除了原則與追溯外,還需要在不同階段「定位」不同的目標,確保在做正確的事情。

在產品設計中,我們就需要根據公司不同時期制定不同的目標。

譬如:試點期的心智打造,追求「使用動機」;推廣期的成本控制,追求「價值點洞察」;成熟期的增強多場景適用性,追求「體驗」。

底層學習邏輯:「「定位」一個「清晰」有「原則」的「目標」」且有「明確「標準」和「時間」

二、敢於被質疑和挑戰的策略

很多人把行動計劃當成了策略,忽略了過程中的阻礙,而定義阻礙和問題就是制定策略的重中之重。

如上次減肥失敗了,你認為是每天1小時有氧的問題,還在不斷的加大有氧的時間。其實根本在於你每天攝入的卡路里遠超於有氧的能量消耗。

你沒有把「每天健康飲食」(能量消耗)這個問題準確的定義出來,並制定解決方案,所以你無法真正減肥成功。

那如何定義問題制定策略呢?

  1. 根據目標定義出問題,鎖定矛盾點(攝入和消耗)也就鎖定了問題。
  2. 定義出問題的標準,再做問題決策(健康飲食能不能減肥,先定義再判斷能不能)。
  3. 通過自我批判性的挑戰和質疑提出假設,區分現象和本質,有選擇的落地行動比例。

在制定策略時我們可以把一些瞬間的思路記錄下來,一開始你的思考可能並不能直接為你構建出系統、連續、有價值的策略體系。

但也並不是記錄下來的方案你都要去做,那都做了就不叫策略了。

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在目標價值中作出取捨(時間、精力、錢、資源等)。

如每天下班去健身房減肥,就意味著要放棄陪伴家人/工作成長/副業賺錢的時間。

這個時候你就要做出取捨,平衡好價值,找出最優的那套方案。

  1. 瞬間價值,立竿見影(不吃晚餐一周瘦10斤)。
  2. 中短期價值,定義多個連續的策略(有氧+無氧+健康飲食一周瘦15斤)。
  3. 長期價值,動態的接觸,按需逐步調整策略(依據原則及自身情況動態調整策略)。

依據目標及原則系統地、多維度地定義出問題,梳理方案的列表和排序。

清楚的知道做與不做的優先級、平衡出價值點,這才是策略。

底層學習邏輯:「圍繞目標價值,定義出問題和標準」並「提出挑戰,回歸本質

三、方法結合方案,高效執行

執行力是指按照目標所展開的行動,關鍵在於找到合適的方法,及關鍵指針指標,堅定不渝地執行。

高效執行力的第一點,找對方法並推導出解決方案

無論職場還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拖延症。不管上級交代的工作是什麼情況,能拖則拖,實在不能拖了就糊弄一下,導致無法很好的勝任工作。

而好的方法會幫助你克服拖延,如根據減肥制定的策略A「健康飲食」,方法「每天清淡飲食」;策略B「多運動」,方法「每天負重跑步上班」。不難看出策略B的方法你其實很難堅持。

當你有了好的方法後,你會以更積極的心態去調整自己,執行之後獲得的成就感和自信,也會讓你更堅定的去執行。

相對於方法,方案就來的更實際,側重於具體產出物。

根據減肥中「健康飲食」的策略,到「每天清淡飲食」方法,就可以推導出具體方案。譬如:早餐一碗小米粥;午餐100克五穀雜糧+水果;方案是具象、可見的,也是最終可以根據不同時期,可被動態調整、被評估和改進的形態。

其次是在方案落地之後,提升自驅力

什麼意思呢?不是PUA自己,而是讓周圍的人和環境來影響自己。

如你不是要一周2次擼鐵嗎,在家裡你可能就會給自己找理由了,時間一長拖延症就犯了。但如果去健身房,或者極端一點在家裡房間貼滿模特海報,那潛意識就會去強化、放大健身這件事情的意義,讓減肥這個目標時刻銘記於心。最後通過這個潛意識強化自己的驅動力。

但這裡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自驅力並不是形式上的驅動(把成功人士海報貼滿公司就能發財),而是找一些真實可以觸及內心的情感和場景。

最後就是「關鍵指針指標」

關鍵點在於如何找到「關鍵指針指標」。因為這並不容易。

為什麼說是「指針」呢?因為這個「指標」是具有引領性地,也能夠幫助你開啟下一階段的目標,並且可被預見和能夠及時干預的。

譬如:我通過每餐減少20%碳水食物,提高新陳代謝,影響體重。通過指針指標,影響後面的結果。而這個結果也是可被預見的,因為你可以通過減少碳水攝入,推斷出體重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這裡的重點在於標準(餐量)的衡量與檢驗,且能夠幫助你呈現目標質量(減肥)和改進工作。

底層學習邏輯:「用合適的「方法」推導出最終「解決方案」」並「找到「關鍵指針指標」

四、結果復盤與動態調整

在職場工作中「指針指標」一般很難被發現。但如果通過不斷的復盤和反推過程,把結果和指標轉換成可被衡量的輸出物,再根據最終結果的差異就能找到根本原因。

也許你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用了很多方法,也輸出了方案,找到了關鍵指針指標,執行力也很高。但最終依然沒有很好的完成目標呢?是不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答案是:復盤。只有對結果不斷的復盤,才能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

那如何復盤呢?

舉個例子:你給目標制定了健康飲食的策略與方案,早上吃1個雞蛋,中午50克紅肉+100克五穀,下午一杯500ml奶茶,到了晚上1個蘋果+一杯50ml酸奶,一個月了你瘦了3斤,雖然瘦了但離你的預期還是差了些。到了月底你開始思考一天的飲食結構,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案,對比一些網紅達人,在哪個階段我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經過你的復盤思考後,發現是下午那高碳水的奶茶阻礙了你,所以你把奶茶替換/減量/去掉(同時提升了你的減肥認知,即奶茶是高碳水食物),其他依舊不改。

你的目標沒有變,但是方案變了。

這個不斷自我審視,動態調整方案的過程就是復盤。復盤能讓你在職場上不斷提升認知,累積經驗。

底層學習邏輯:「回顧目標差異」並「評估關鍵指標」重新「定義/挖掘問題,動態調整」總結「自我審視

五、寫在最後

希望通過這「四步」幫助或啟發到你,能讓你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找到「共同點」和背後「不變的東西」,演變成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模版。

同時能夠讓你每天通過「學習」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復盤總結和調整,養成習慣後成為你職場動力的來源。

本文由 @設計讀心術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