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被稱為中國三大名樓,你都去過嗎?

子揚說地理 發佈 2023-06-05T00:23:14.150101+00:00

在中國古代,不管是佛、道、儒這些宗教門派,還是皇家貴族,都把樓閣看作是神聖、尊貴和威嚴的象徵。在修建的眾多樓閣中用於觀景、賞景的樓閣很多,這些樓閣一般臨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極其秀美。

在中國古代,不管是佛、道、儒這些宗教門派,還是皇家貴族,都把樓閣看作是神聖、尊貴和威嚴的象徵。在修建的眾多樓閣中用於觀景、賞景的樓閣很多,這些樓閣一般臨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極其秀美。

這些樓閣也是文人雅士們匯聚之所,許多文學名篇也因這些樓閣而誕生,而這些樓閣也因這些文章的流傳而聲名遠揚。其中又以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最為出名,並稱「中國三大名樓」,亦為江南三大名樓。 今天我們要聊的江南三大名樓能夠享譽海內外,是和文人墨客、遷客騷人的名詩佳作和千古傳唱分不開的。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遊覽江南三大名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有「天下絕景」的美譽。現樓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正面牆上設大片浮雕,表現出了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三層設夾層迴廊,陳列有關詩詞書畫;二、三、四層外有四面迴廊,可供遊人遠眺;五層為瞭望廳,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附屬建築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

黃鶴樓是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它雄踞長江之濱,蛇山之首,背倚萬戶林立的武昌城,面臨洶湧浩蕩的揚子江,相對古雅清俊晴川閣,即東西水路與南北陸路的交匯點上。登上黃鶴樓武漢三鎮的旖旎風光歷歷在目,遼闊神州的錦繡山河也遙遙在望。由於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傳至今的詩詞、文賦、楹聯、匾額、摩岩石刻和民間故事,使黃鶴樓成為山川與人文景觀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樓。

今天我們看到的黃鶴樓,1981年10月,重修工程動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她是一座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建築,高51米, 僅次於滕王閣,明面上看為5層,實際上還有四個夾層,共為九層(象徵九五至尊)。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從原來的黃鵠磯移到了蛇山的高觀山上。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東岸,它是三國時期(公元215年)東吳將領魯肅為了對抗駐守荊州的蜀國大將關羽所修建的閱兵台,當時稱為閱軍樓。據記載,這就是最早的岳陽樓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修建年代最早的樓閣

現存岳陽樓重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在岳陽西城牆上,坐東向西,面臨洞庭湖,遙見君山。樓平面矩形,正面三間,周圍廊,三層三檐,通高近20米。屋頂為四坡盔頂,屋面上凸下凹,為中國現存最大盔頂建築,覆黃琉璃瓦,翼角高翹。樓前兩側左右與樓品字並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為陪襯。

滕王閣,坐落在南昌老城區以西,贛江與撫河的交匯處,依城臨江,面對西山。它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古代江南唯一的皇家園林,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名傳千古。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曾讚頌道:「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故又素享「西江第一樓」之美譽

一千多年來,興廢頻繁,自初唐創建到民國十五年(即1926年)終毀,其間迭廢迭興達二十八次之多。20世紀80年代,根據古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所繪仿宋式《重建南昌滕王閣計劃草圖》進行設計,組織施工,第二十九次重建之閣於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滕王閣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最高的樓閣。主體淨高57.5米,共有九層。其上部分為七層,採用「明三暗七」的格式。下部是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底座,東西寬80米,南北長140米。台座兩邊有兩座輔亭,分別為「壓江亭」和「挹翠亭」。

喜歡本內容的小夥伴們,歡迎點讚加關注!我們下期見!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