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澄觀法師年譜詳匯(4.德隆與封授)

sandhi的總部 發佈 2023-06-05T20:06:49.757375+00:00

04. 德隆與封授。德宗降中使李輔光,宣詔入都,與罽賓三藏般若,譯烏荼國王所進《華嚴》後分四十卷。觀苦辭,請明年入,敕允。

04. 德隆與封授

《宋高僧傳》

德宗降中使李輔光,宣詔入都,與罽賓三藏般若,譯烏荼國王所進《華嚴》後分四十卷。觀苦辭,請明年(貞元八年792)入,敕允。

及(792)具行,至蒲津,中令梁公留安居,遂於中條山棲岩寺住。

寺有禪客,拳眉翦發,字曰痴人,披短褐,操長策,狂歌雜語,凡所指厈,皆多應驗。觀 未至之前,狂僧驅眾僧灑掃曰:不久菩薩來此。複次壁畫散脂大將及山麋之怪往往不息。觀既止此寺,二事俱靜。

(貞元八年792)五月,內中使霍仙鳴傳宣催入。觀至,帝頗敦重,延入譯場刊正。又詔令造疏。遂於終南草堂寺編成十卷(sandhi註:即行願品疏)進呈,敕令兩街各講一遍為疏。

時堂前池生五枝合歡蓮華,一華皆有三節,人咸嘆伏。

尋譯《守護國界主經》,觀 綴文潤色。

順宗在春宮(即太子宮),嘗垂教令,述《了義》一卷、《心要》一卷,並《食肉得罪因緣》。

洎至長安,頻加禮接,朝臣歸向,則齊相國杭韋、太常渠牟,皆結交最深。故相武元衡、鄭絪、李吉甫、權德輿、李逢吉,中書舍人錢徽,兵部侍郎歸登,襄陽節度使嚴綬,越州觀察使孟簡,洪州韋丹,咸慕高風,或從戒訓。


《廣清涼傳》

(無相關記載)


《釋門正統》

※(未明年月)德宗誕節,講經內殿。以「妙法清涼帝心」錫「清涼」號,紫衲方袍,禮為「教授和尚」。

宣河東節度禮部尚書李詵,備禮奉迎,與罽賓三藏譯烏荼國王所進〈行願品〉。帝親預譯場。一日不至,即差僧如比丘法說欲雲,皇帝國事因緣,如法僧事,與欲清淨。

※元和五年,憲宗敕鑄金印,加號「大統國師」。主教門事。


《佛祖統記》

※(未明年月)德宗誕節,召講經內殿。以「妙法清涼帝心」,遂賜號「清涼法師」,紫納方袍,禮為「教授和上」。

敕禮部尚書李詵,備禮奉迎,與罽賓般若三藏,譯烏荼國所進《華嚴經》(後分)。帝親預譯場。一日不至,即差僧如比丘法說欲云:皇帝國事因緣如法眾事,與欲清淨。

※元和五年(810),憲宗問華嚴法界宗旨,豁然有得。敕有司鑄金印,加號「大統清涼國師」。


《佛祖歷代通載》

(略)


《釋氏稽古略》

※德宗聞其風,降中使李輔光宣詔入都,與罽賓三藏般若譯烏茶國所進《華嚴》後分四十卷。

※次年五月,遣中使霍仙鳴傳宣催入。德宗敦重延居譯場刊正。又詔令造疏。編成十卷進呈。

※順宗在春宮,嘗接師言。請述《了義》一卷,《心要》一卷,並《食肉得罪因緣》


《法界宗五祖略記》

①德宗(780-805在位)

※貞元七年(791),河東節度使李自良,請師於崇福寺講新疏。德宗聞其風,遣中使李輔光,宣詔入都,問佛法大意。

※貞元十二年(796),宣河東節度使禮部尚書李詵,備禮迎師入京,詔同罽賓三藏般若,翻譯烏茶國所進《華嚴》後分梵夾。師承睿旨,於六月五日為始翻譯。帝親預譯場,一日不至,即命僧寂光依律說欲云:皇有國事因緣,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至(貞元)十四年(798)二月二十四日譯就,共四十卷,進上。

※是年(798)四月,(德宗)帝生誕,詔請師於麟德殿,開示新譯《華嚴》宗旨。群臣大集。……帝大悅,贊曰:妙哉言乎,微而且顯,賜紫衲方袍,禮為「教授和尚」。

※(798)五月,遣中使霍仙鳴,傳宣入,詔令造新譯《華嚴》後分經疏。師奉旨,述後分疏十卷,《行願品經別行疏》一卷。

※貞元十五年(799),詔受「鎮國大師」號,進天下大僧錄。

※四月,帝誕節,敕有司備儀輦,迎教授和尚入內殿,闡揚大經。……帝時默湛海印,朗然大覺,顧謂群臣曰:朕之師,言雅而簡,辭典而富,扇真風於第一義天,能以聖法清涼朕心,乃以「清涼」賜為國師之號。由是中外台輔重臣,咸以八戒禮而師之。

※時順宗在東宮,以《心要》遣同於師。……又請述《了義》一卷,並《食肉得罪因緣》一篇。


②順宗(805年在位)

※永貞元年(805),順宗登帝位,詔師於興唐寺,為造普光殿、華嚴閣,塑華藏剎,圖法界會。


③憲宗(806-820在位)

※憲宗元和二年(807),南康王韋臬、相國武元衡,請著《法界觀玄鏡》一卷。

※元和五年(810),詔師入內談法。帝問《華嚴》所詮,何謂法界。……帝聽玄談已,廓然自得,即敕有司,別鑄金印,遷賜「僧統清涼國師」之號,統冠天下緇侶,主教門事。


③穆宗(821-824在位)

④敬宗(824-826在位)

※穆宗、敬宗,咸仰巨休,悉封「大照國師」。


⑤文宗(826-840在位)

※文宗太和五年(831),帝受心戒於師,誓不食蛤。

※開成元年(836),帝以師百歲壽誕,賜衣財食味,加封「大統國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