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每個人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都是最親密的,母親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
在生活當中,對我們無微不至,無論在小的時候還是在長大成人之後,都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
然而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母親這個概念其實擁有更加豐富的內涵,
母親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現實當中的母親,第二個層次是母親原型。
現實當中的母親的概念非常好理解,就是我們在生活當中的生身母親,
是現實生活當中真實存在的,是十月懷胎生下我們的那個人,
母親在每一個人的心目當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母親的原型則是一種較為虛無的概念,這種概念來自於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這種潛意識是來源於人類從古至今的不斷發展和進化當中所累積下來的經驗。
這種集體潛意識會導致人們會下意識地尋求庇護和關愛。
而母親的角色是最為符合個體這一需求的。
除此之外,必須明確的是,無論這兩種概念當中的哪一種,都不是完美無瑕的角色。
母親是一個複雜且集合了多種概念的綜合體。
正因如此有心理學家指出,母親是一個人幸福的歸宿,同時也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痛苦的源頭。
萬事萬物都有雙面性,人同樣具有雙面性。
母親這一角色同時具有善良和陰冷兩種心理屬性,這兩種對立的心理屬性交織在一起。
才能夠構建起一個立體的母親形象,而母親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來講,母親對於個體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個體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很有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並且這種影響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穩定性,很難改變。
母親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母親是孩子出生之後所接觸的第一個人,也是最親密的人,
母親對於孩子的關心和愛是毫無條件,也毫無保留地。
孩子得到母親的表揚,有時候並沒有其他理由,只是因為他本身而已。
母親也會給予孩子無條件地誇獎,這能夠使兒童內心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
並且能夠使孩子在童年時期獲得足夠的成就感,而這些正面積極的心理效應,
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而這種積極的影響,也會推動一個人不斷向前發展,
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自身的天賦和能量都會迸發出來,並且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當中發光發熱。
母親對孩子的消極影響
上述我們講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毫無條件的,
但是這樣的愛也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由於現在大多數家庭當中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的愛全部傾注在一個孩子的身上,
這很有可能會形成溺愛的家庭教育環境,而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十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兒童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旦兒童無法控制那些無條件的愛和讚美時。
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巨大的負面情緒,如果這些負面情緒無法及時排解,
就很有可能會形成不安全感。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當中,母親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幼兒由一出生無法完全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到認識到自己與母親的共生知覺階段,
再到幼兒清楚地認識到母親不會消失的階段,母親與個體的成長和發展緊密相關,
同時也決定了個體對於客觀世界的認知方式。
當孩子長期接受母親同樣的關愛,生活在同一種教育環境之下,
就有可能會陷入到這種行為模式當中,並且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與母親相似的思維模式以及行為方式,
甚至在三觀方面也會與母親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而這種一致性會體現在精神和行為兩個方面當中。
因此,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待母親的方式就是這個人對待其他人的方式,是他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當中,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和諧而相互尊重,
那麼這個人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當中,也會體現出這種和諧且互相尊重。
反之則完全相反,一個人若是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不斷,
那麼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也會表現得比較暴躁,能心平氣和地與他人溝通。
綜上所述,一個人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體現了他與這個世界之間的關係。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