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迎接高考,可以這樣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 | 2023高考

環球網 發佈 2023-06-05T21:04:29.343846+00:00

來源:微言教育 情緒價值指的是能給他人帶來美好感受的能力,以及能影響他人產生正面情緒的能力。

來源:微言教育

情緒價值指的是能給他人帶來美好感受的能力,以及能影響他人產生正面情緒的能力。父母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是高考前給孩子最好的心理支持,來看「健康中國」微信號提供的專家建議——

邀請大家體驗一個小遊戲,請按照下面的指導語來做:

「不要想老虎,不要想黃顏色的老虎,不要想黃顏色且額頭上寫著王字的老虎。」此刻,你的頭腦里在想什麼?

我猜一定有人會想「黃顏色的額頭上寫著王字的老虎」。

那麼請問:「都說了不要想老虎,你為什麼還要想?」

看到這句話,你感覺熟悉嗎?你是否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

顯然,當你被要求「不要怎樣」的時候,通常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即使你用別的內容替代老虎,但稍一鬆懈,老虎就會跳出來。

想一想,面對備戰高考的孩子時,你是否也會善意地發出「不要想老虎」的情感支持?你以為正在給孩子提供正向情緒價值,殊不知恰恰起了反作用。

情緒價值指的是能給他人帶來美好感受的能力,以及能影響他人產生正面情緒的能力。父母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是高考前給孩子最好的心理支持。

缺少覺知的擔心

適得其反

面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很多父母在感到擔心、焦慮的時候,通常不是去處理自己的情緒,而是被焦慮驅使著行動或通過迴避來緩解自己的情緒,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下面是幾個常見的誤區。

1

說教式地告訴孩子不要緊張。

有的父母自己焦慮,或者擔心孩子焦慮,就會反覆念叨:「不要緊張,試題一道道答完就行。」「別想那麼多。」

這和「不要想老虎」的效果是一樣的,孩子絕對不會因為你說不要緊張就真的不緊張。相反,孩子可能會更煩、更焦慮。

2

刻意迴避高考。

有的父母擔心提起高考會讓孩子緊張,就會刻意地不提及任何有關考試的話題。然而,這就像上面的遊戲測試一樣,我們每一次刻意避開,都好像在說:「我看見了,但我害怕,我不敢觸碰。」而這個老虎會越長越大,在家庭中創造一種不可說的緊張氛圍。

3

假裝不在意。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寬心,可能會對孩子表達諸如此類的想法:「你好好考,結果什麼樣都沒關係。」

然而,如果這不是你真誠的想法,孩子一定會感受到。更何況,高中生不像小學生,他如果對自己有較高的期待,而父母說沒關係時,孩子反倒會覺得你不理解他。

提供情緒價值

不要關心則亂

1

覺察自己的情緒,把焦慮與關愛分開。

俗話說關心則亂,當我們缺少覺察的時候,在焦慮驅使下的行動通常會傳遞負向情緒,很難讓對方感受到關心和愛。因此,當體驗到焦慮時,關注呼吸,告訴自己:我感到焦慮,這是我的焦慮!然後想像著把焦慮放到你的左手,把關愛放到右手,當面對孩子時,把焦慮拉回背景中,把愛推到前景。帶著這樣的能量狀態,再去和孩子交流,此時的表達通常就變得不一樣了。

真誠是最高的溝通技巧。不要試圖欺騙孩子,因為不管如何掩飾,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表達著內心的真實。因此,不妨真誠地告訴孩子:作為父母,當然期待孩子考試發揮得好,然而,即使考試成績沒有達到期待值,天也不會塌下來,輸得起才能贏。不管怎樣,父母都會和孩子一起面對。總之,真誠溝通才能帶來親密,從而帶給孩子信心和力量。

2

接納並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情緒。

接納孩子的焦慮。面對高考,心態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焦慮與作業表現呈倒U型曲線,適度的焦慮有助於提高作業成績。引導孩子接納焦慮,試著傾聽自己的情緒:焦慮是想要告訴我們即將面臨的事情很重要,提醒我們要認真努力、要重視。它的意圖是希望我們能夠掌控,達成自己的目標等。

用肯定句聯結孩子的心理資源。當我們聽到帶有威脅性信息的否定句,比如「如果你不怎樣,就會怎樣」的句型時,容易激起失去的感覺。就像「別再熬夜了,否則明天早起又沒精神」,這可能會喚起負面體驗和無力感。當我們把「不要怎樣」改成「可以怎樣」時,就可能聯結到心理資源,體驗到獲得感。例如,「不要擔心不要緊張不要想太多」,改為「做個深呼吸,放鬆下,平靜下」,把上文的否定句改為「早點休息吧,這樣明天起床會更有精神」等。

父母們,想要孩子改變,先停止改變他吧!父母學會覺察和化解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為孩子提供情緒價值,減少消耗,並支持孩子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高考。

每一次機會都來之不易

努力過就很了不起

願每位考生

不負自己

未來可期

高考順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