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旦開戰,到底是國防部長指揮,還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指揮

千年蘭亭 發佈 2023-06-05T21:07:29.917897+00:00

鮑威爾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他直接指揮了整個戰爭。這就令人納悶了,如果對外發動戰爭,到底是國防部長指揮還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指揮?

文:鄉河魚

熟知兩次海灣戰爭的人,應該對這兩個美國人的名字記憶深刻:鮑威爾和拉姆斯菲爾德。

鮑威爾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他直接指揮了整個戰爭。

拉姆斯菲爾德則是第二次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的國防部長,也是戰爭的直接指揮者。

這就令人納悶了,如果對外發動戰爭,到底是國防部長指揮還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指揮?這兩個職務到底誰的權力大?

特殊的軍事領導體系

按照美國法律,總統同時又是三軍總司令,是否發動戰爭由他拍板決定,尤其是不管到哪,他都隨身帶著核按鈕,核戰爭的決定由他發出。

但對於是否發動戰爭,由一名叫「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機構向他提出建議,這個機構除了總統自己之外,還包括副總統、國防部長、國務卿、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中央情報局局長等人。

一旦總統決定發動戰爭,則由國防部長來發布命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戰爭的最高決策機構,而國防部是戰爭的執行機構。

而美國國防部由國防部長辦公廳、參謀長聯席會議、陸海空三軍軍種部、10個聯合作戰司令部、以及17個總局和若干專業機構組成。

也就是說,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只是國防部下面的一個部門領導,國防部長的權力遠在其之上,二者似乎沒有可比性。

且慢,在美軍領導體系中,還有兩條重要原則:一是文官政治,二是軍政分開。

文官政治

所謂文官政治,就是政府官員必須是文官,比如總統、副總統、國防部長及各部部長,你們都是文官,即便曾經在部隊呆過,對不起,要想當這些政府官員,你就得退。哪怕是戰功卓著的艾森豪,也得脫掉軍裝換上西裝,才有資格競選總統。

而對於美國國防部長一職,按規定必須退役7年以上才有資格擔任,但有時經國會特批,也有個別退役不到7年的擔任過國防部長。比如現任國防部長奧斯汀,2016年他才從軍隊退役,卻在2021年擔任了國防部長。

需要說明的是,文官政治並不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首創,它最早出現於我國的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一批手握重兵的將領離開部隊,享受高官厚祿,從此開創了文官治理天下的歷史。

軍令、軍政分開

軍令、軍政分開體現在國防部的機構設置中。

國防部下屬的陸海空三軍軍種部、17個總局及若干專業機構屬於行政系統,只負責軍隊的日常訓練、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裝備建設等事務。

當然,這其中情況比較複雜。比如陸海空三軍軍種部,部長都屬於文官,而各軍種部里的二號人物——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司令、空軍參謀長則是軍人。

而10個聯合作戰司令部構成軍令系統,則負責對軍隊的作戰指揮。

而為了協調各軍種的聯合作戰,國防部設了一個參謀長聯席會議,由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司令、空軍參謀長和國民警衛隊局長組成,這些人輪流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任期兩年。

這個職務,有點類似咱們的參謀總長。

董事會與職業經理人

我們知道,在一個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股份制企業中,設有由投資各方和專家組成董事會,董事會中設有董事長。董事會的決策由董事會秘書長負責執行。

而公司的經營往往由一員職業經理人負責,也就是CEO或者總經理,董事會一般不會直接干涉CEO的經營活動。這就是所謂「職業的人干職業的事」。

而在美軍的領導體系中,國家安全委員會就好比董事會,總統好比董事長,國防部長好比董事會秘書長,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就好比CEO。

這樣一解釋,似乎一切都明白了:美國一旦發動戰爭,應該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來指揮。也就是說:戰爭決策權歸總統,國防部長負責軍隊政令,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擁有指揮權。

可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第二次海灣戰爭根本不關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啥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人格影響力與政治才能

美國國防部長是文職官員,按法律根本不能指揮軍隊,但是,畢竟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國防部長的下屬,如果領導非常強勢,威望也很高,又深得總統信任,一旦國防部長想直接指揮軍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也不能夠不讓他插手吧?

在第二次海灣戰爭發生近30年之前,年僅43歲的拉姆斯菲爾德就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國防部。兩年後他又棄政經商,直到2001年時,他再次成為布希政府的國防部長。

拉姆斯菲爾德經歷豐富,加之又是布希政府的「鷹派」代表,是布希的得力助手。

於是,在布希的支持下,拉姆斯菲爾德繞過默默無聞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爾斯查,獨攬第二次海灣戰爭的指揮大權,直接指揮部隊對伊拉克狂轟濫炸。

其實,在美國歷史上,拉姆斯菲爾德不是唯一一個指揮軍隊的國防部長,1961年—1968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麥克納馬拉,古經歷古巴飛彈危機後,他針鋒相對地搞出一個越南戰爭計劃,並赤膊上陣,親自指揮了這場戰爭,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放在一邊。

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國深陷越南戰爭泥潭,而麥克納馬拉也黯然辭職。這就是所謂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所以說,正常而言,一旦美國對外發動戰爭,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理所當然的指揮者,但以目前奧斯汀的強勢,也不排除他直接上陣的可能。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