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新航:今天你改善了嗎?

看航空 發佈 2023-06-06T10:45:59.096862+00:00

學習改善作為航空工業新航文化的DNA,是新航發展經久不衰的永恆動力,已經深植於新航員工的內心。如何挖掘更深層的驅動力,深入提高產線工作效率?新航熱交換器分廠在此方面下足功夫,調研基層一線員工,並制定多種措施,助力員工實現自我價值,鼓勵員工敢於探索與實踐,開闢學習改善的新境界。

學習改善作為航空工業新航文化的DNA,是新航發展經久不衰的永恆動力,已經深植於新航員工的內心。

如何挖掘更深層的驅動力,深入提高產線工作效率?新航熱交換器分廠在此方面下足功夫,調研基層一線員工,並制定多種措施,助力員工實現自我價值,鼓勵員工敢於探索與實踐,開闢學習改善的新境界。

鐵三角式聯合作戰

「我一直在思考,學習改善的驅動力是什麼?」熱交換器分廠主任李紅濤經常和一些同事交流,得到最多的答案是「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一些班組長的答案是「目標感和目標帶來的壓力,要帶領班組進步,就不能落後於其他班組」。通過調研,他發現大家是有內驅力的,也有一小部分需要外部力量來驅動。

驅動力的問題得到了答案,如何改變組織模式,讓問題顯性化,把問題暴露出來,是擺在熱交換器分廠面前的又一道難題。在生產鏈條中,信息孤島的存在是制約問題暴露的瓶頸所在。為清除障礙,熱交換器分廠從生產布局入手,重新排兵布陣,拆分原有的鋼線、鋁線和芯體線,建立了列管、板翅式和箱體三個生產線,打通零件到總成交付的每一個端點,構建端到端的連續流產線。主管計劃員和主管工藝員搬到現場,與生產線長聯合辦公,組成現場管理的「鐵三角」,將之前的「各軍區協同作戰」變成「各戰區的聯合作戰」模式。

層級推進帶動全員

客戶滿意度達不到100%、人均效率提升不明顯、低層次質量問題偶發……針對這些問題,如何快速有效地解決、根治,熱交換器分廠採用逐級推進的方式,通過分廠級、班組級和全員級三個層級,以改善的方式推動問題的高效解決。

分廠級以板翅散熱器產品建立精益產線,通過全員共識建線目標,打造均衡流動生產模式,建立班組協作機制,科學制定產品標準批量生產,通過人員標準化作業,以及簡易自動化裝置,打通協作單位信息孤島,從頂層策劃及具體實施過程,實現了廠級改善的排頭兵作用。

班組級由「鐵三角」團隊通過五要素看板來推進,及時將員工作業過程中的無效作業現象記錄下來,基於記錄的問題從「目視化管理、定置/定量/定容、產品分族類裝配、重新規劃物流路線、裝配標準作業制定、精確排產目視化、異常問題處置、員工績效考核」等8個方面切入改善。

在全員改善的推動下,熱交換器分廠瞄準瓶頸工位,調查現場作業痛點,將鈑焊作業進行改善,焊工每套產品只在一個工位焊接完成,每套產品減少搬運8次,提升有效作業時間,可動率提高9%;利用L型變位機解決產品焊接翻轉問題,節約人工翻轉時間,由原來的每人每天完成1.6套產品,提升至2套產品,生產效率提升25%;針對漏氣返工產品,定人定崗,查找泄漏原因,編制關鍵特性作業指導書,使質量追溯性達到100%準確。

善於思考,敏於發現,在改善中成長,在改善中受益。全員改善是助力員工價值實現的有效途徑,更是員工自我超越,強力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