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已亡了一百多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他們的工資誰給

成都反邪教 發佈 2023-06-06T11:07:48.231957+00:00

費希特說過,信仰決不是知識,而是使知識有效的意志決斷。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信仰,有了信仰,我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且飽滿。清東陵,封建帝王陵墓建築群中,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建築群,雖已經過去了百年,但這裡每天還有一群人在守護著它。

費希特說過,信仰決不是知識,而是使知識有效的意志決斷。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信仰,有了信仰,我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且飽滿。

清東陵,封建帝王陵墓建築群中,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建築群,雖已經過去了百年,但這裡每天還有一群人在守護著它。

清東陵雖然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是一個王朝落寞的見證者,雖然清王朝終結後它再無用途,但時至今日人們依然沒有忘記它,更有那麼一群「守陵人」在為它擦拭風雨,為它清掃四季浮塵。

清東陵的常駐客

1912年,清廢帝溥儀被迫退位,宣告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徹底覆滅,中國開始進入近代史時期。

清朝是滿人執政,少數民族對於祭祀和喪葬看得尤為重要,而且封建社會非常注重「風水」,作為帝王的陵寢,在選址等問題上,格外考究。因為在帝王「家天下」的思想看來,陵墓選的好不好,直接影響子孫後代能否接續統治,能否牢牢抓住皇權。

而清東陵的高規格,是沒有人質疑的。我們可以看看下面的數據:

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之後又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整個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五位皇帝和眾多皇后后妃,其中還有慈禧太后也都安葬在此。

康熙皇帝之前,還沒有「守陵人」這個職業,因為當時帝王的陪葬品除了金銀細軟,還要活人「殉葬」,陵寢大抵是不必人工守護。

康熙大帝時,「人殉」被廢止,轉而讓嬪妃、太監或者是宮女前去守陵。殉葬制度向來被人們所詬病,畢竟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有違人性。所以,隨著康熙廢除活人陪葬制度,受到了百姓們的一致讚譽。

廢除陪葬,最終讓活著的人守墓,這不得不說是古代帝王進步的表現。這些守陵人的主要職責除了要看護好陵墓里的貴重物品之外,還要替墓主人打掃墓園,還有日常的祭祀,以此確保陵墓主人不被遺忘。

對於守陵人的選拔也非常有講究。畢竟是服務清朝的先人,所以這些守陵人的出身也有嚴格的限制。一般來說有兩種渠道,一種是由官員選拔,經過各種考核後,為他們封官加爵,給他們俸祿,讓他們去看守皇陵;另一種是被貶官員。

無論是哪一種,清東陵的守陵人必須是八旗弟子中的「正黃、鑲黃、正藍」三旗中的一員。而且他們體格要健壯,甚至還要身懷武功,這也是為了考慮清東陵的安全。而之所以在「三旗」中選,也是為了皇家血統的純正,澤披後世。

守陵人的工資誰來給

一開始的時候,「守陵人」是個香餑餑的行業。主要原因是,朝廷給的待遇優厚。守陵人也是個組織,畢竟諾大一個清東陵,沒有一定數量的人來看護,肯定是不安全的。

由於這些人身份高貴,所以無論是首領還是普通的守陵人,都會被封官加爵。據史料記載,守陵的首領為武秩正三品,其他的普通侍衛,也可以做到正七品。要知道,當時的縣丞也不過是七品,所以,這些守陵人的爵位算是誘人的了。與之對應的工資,自然也會同級享受。

而且我們知道,這部分人不但勇武而且身體健壯,並且擁有一個龐大的守陵隊伍,因此清東陵的安全是完全可以保證的。日常工作,無外乎就是打掃一下衛生,做好日常祭祀,園區內外巡邏罷了,算是清閒的崗位。

很明顯,這部分人的工資薪水也有專門的部門負責發放。據史料記載,出身於滿族正八旗的俸祿每人每年就有24兩,如果換算下來,年薪達到150萬。對於這樣的待遇,莫說是清代,就是放在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穿越」回去。

在清東陵建造的同時,皇家還建造了許多營房,並附帶設立了很多管理部門,使得這部分衣食無憂。而且「守陵人」屬於世襲制,一旦被選上,世世代代都會享受這樣的優厚待遇。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時間來到晚清時期,因為割地賠款,加上統治者的腐朽,最終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國庫入不敷出,守陵人的待遇被大大縮減,他們生活狀況也大不如以前。

直到溥儀退位前,他向民國政府提出條件,每年向滿清貴族提供四百萬兩用以生活,這些錢當中,就包括守陵人的工資。

民國政府接管了這些守陵人,他們園區附近設立學校,建立適宜居住的生活場所,他們將陵區外的土地進行分配,讓守陵人可以自食其力。

民國後期,社會動盪,戰亂頻仍,守陵人的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守陵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離開陵園,開始尋求其他出路。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堅持留了下來,因為在這些人看來,既然選擇了堅守,就必須走下去,他們相信困難也只是暫時的。

結語

新中國成立後,直到1952年,考古人員為了挽救古蹟和陵墓,他們來到清東陵進行專門的考察。而堅持留守的守陵人,正式被政府接管,他們這才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清東陵見證了清朝的興盛和衰弱,而那些守陵人更是薪火相傳,讓這座肅穆的古建築得以保護,對於保護古建築古文化,他們功不可沒,更讓人欽佩不已。

選擇做一件事不難,難的是世世代代去做同樣一件事。這些守陵人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最可貴的是源自於他們內心深處的信仰,這是流淌在他們血液里的精神。在他們看來,他們守護的不是冰冷的陵寢,而是有著厚重歷史文化傳承的寶庫,而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又何其彌足珍貴。

如今,守護清東陵的後代聚居的地方已經成為東陵守護鄉。後人也已經有兩萬多人,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

已故的清朝先帝們,如果他們泉下有知,也應該感謝這些守陵人,更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他們的陵寢不被打擾,更有那些守陵人護佑他們左右。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必刪。)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