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王仕豪
「你能想像嗎?我2019年寫的一個文案,竟然入選《詩經》《浮生六記》了。」
近日,知乎博主「楚雲卿」發文稱,自己以前回答問題的文案被自媒體轉抄,並將其出處錯誤標記為《詩經》《浮生六記》等。「『旦逢良辰,順頌時宜』,『歲歲年年,萬喜萬般宜』,這兩個文案或者說祝福語,是我2019年9月在知乎問題『怎麼文藝地說生日快樂』下寫的回答,當時我在等公交車,打開知乎看到此問題後,略微思酌之下,隨手而答。」
自媒體轉抄截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又叫《詩》或《詩三百》,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裡面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311篇詩歌,詩句大部分都是四言詩;《浮生六記》是清朝沈復的自傳體散文集,真實描寫了作者夫婦生活起居,悲歡離合。
看到自己隨手寫的「旦逢良辰,順頌時宜」被自媒體歸為《詩經》,「楚雲卿」頗為無奈:「我猜想之所以有人認為語出《詩經》,大概覺得《詩經》都是四言詩吧。但我原創的詩句的語法特點,明顯是古今結合的,因為我是根據古人書札祝福語,再結合詩詞語言寫的。這個句子文辭偏麗,而《詩經》的祝福語是比較樸素的。」
「楚雲卿」回答文案被「入選」《詩經》《浮生六記》
對於「歲歲年年,萬喜萬般宜」被「選入」《浮生六記》,「楚雲卿」也有些哭笑不得:「這句祝福語,跟《浮生六記》沒絲毫關係,在語法形式上有宋人祝福語的特點,是從古人那兒得到的靈感。如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李白的『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等。」
在「楚雲卿」看來,自己的文案被很多自媒體轉載、摘抄,也未必是壞事。「雖然他們不註明出處,但我也不在意。但是被訛誤成出自《詩經》《浮生六記》,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兩句的。」他直言:「我不希望若干年後,某本《詩經》選本里記載『旦逢良辰,順頌時宜』這個句子,也不希望有人說,某『網紅』楚雲卿將劣作混入《詩經》,時人以訛傳訛,今勘誤也。」
近年來,胡亂轉抄內容的事件屢見不鮮。「楚雲卿」也在長文中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人們在那些主打『短平快』內容的網際網路平台上,接觸到的內容和知識,有多少是正確及有用的?」
「楚雲卿」擔心:「總有一天,大家都會對此習以為常,將偽知識奉為圭臬。我永遠是鼓勵大家在平台之外,多去讀書的,而且要多讀,精讀,深讀,要耐著性子,往艱深處探索求知。即便是我寫的內容,也不可偏信,因為我也有我的局限性。最後,也希望大家能時常從泛娛樂化的信息狂潮中抽身出來,靜心思己,給心靈一片淨土。於閒暇處充實自己,復得自然。」
圖據「楚雲卿」長文截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