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各類美食輪番上陣。
西瓜雪糕冰奶茶,火鍋擼串肥宅水……
一頓操作下來,滿足了味蕾,但卻可能「苦」了腸道。
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統統來添堵。
運動、喝熱水、喝酸奶……
各種辦法都嘗試了,但症狀還沒緩解,怎麼辦?難道要與這些美食絕緣了?
有人祭出了助攻神器:益生菌!
確實,選擇合適的益生菌可以有效緩解上述問題[1],但怎麼選大有學問。
如何選擇益生菌?主要考慮哪些方面?一起來測試一下。
問題一
下面這兩類益生菌
你認為哪種效果好?
一款益生菌產品有沒有用,不是說說而已,也不能單純以涵蓋的菌株數量來衡量。
儘可能經過充分的人體研究試驗,驗證產品中的核心菌株或組合菌株確實對健康有益。
這就是挑選益生菌的「科研力」標準:益生菌產品要儘可能經過豐富的臨床驗證。
衡量一款產品的科研力,有兩個標準:
-
一個是「證據力度」,就是證明益生菌有效的論據需要夠強。
比如,同樣是通過試驗來證明益生菌的效果,試驗等級越高,效果就更可信。一般來說,人體研究試驗 > 動物試驗 > 體外試驗,也就是說人體研究實驗的數據比另外兩個更有力。
-
另一個是「效價強度」,簡單來說就是菌株的添加量必須達到可以起效的程度。
比如,同樣是 2 g 裝的益生菌,有的只添加了很少量的有效菌株,吃了基本相當於沒吃。打個比方,就如同你吃藥,吃夠一粒才見效,結果你就吃了半粒的劑量,那當然效果不好。
問題二
下面這兩類益生菌
你認為哪種效果好?
添加到產品中的益生菌,必須在衛健委公布的《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名單》中[2],也就是說來源要可追溯,看菌株是否有菌株號和保藏號,相當於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 ID」,有自己明確的功效特性。
比如膳食補充乳酸雙歧桿菌 HN019 有利於平衡腸道菌群[3],(聯合乳糖醇)可改善大便頻率,有利於改善腸道黏膜功能[4]。
而且這些菌株必須是經過認證是安全可食用的,臨床驗證確實有健康功效。
這就是挑選益生菌的「菌株力」標準:益生菌產品中的菌株特性、安全性和健康功效必須有保障。
問題三
下面這兩類益生菌
你認為哪種效果好?
一款合格的益生菌產品在生產、售賣和食用階段都要保證一定的活性菌標準[5]。
「活」的益生菌,才能發揮作用。如果吃進去的都是「死」菌,那功效就無從談起了。
益生菌的「活性」衡量維度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出廠存活」,指產品出廠時,活菌的添加量一定要達標,最低濃度為109CFU 的活微生物/日劑量[2]。
二是「貨架存活」,指產品出售階段,益生菌的活性也要穩定才行[6-7]。
三是「體內存活」,指吃下肚的益生菌要耐得住胃酸和膽鹽的「考驗」[8],沒法「活著」到達腸道,也是沒用的。
註:「體內存活」通常可以通過體外模擬試驗來進行評估。例如在體外模擬人腸胃的消化過程,來檢驗菌株遇到 pH 較低時的胃部環境和膽鹽後的存活情況[8]。
這就是挑選益生菌的「存活力」標準:益生菌產品全程需具有有效生物活性的穩定性。
問題四
下面這兩類益生菌
你認為哪種效果好?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促進腸道內部分有益菌繁殖,增強益生菌的穩定性和保護作用[9]。
一款好的益生菌產品,配方中添加的菌株組合或益生元等成分,相互之間可以產生協同作用,達到「1 + 1 > 2 」的效果。
打個比方,每個菌株單獨作戰時,戰鬥力是 50 分,但是和益生元聯手以後,戰鬥力也許就能達到 100 分。
這就是挑選益生菌的「複合力」標準:益生菌產品配方合理、科學,組合效果 1+1 > 2。
複合力的衡量維度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配伍驗證,就是看各種菌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配合效果好不好,功效有沒有得到臨床的驗證。
二是科學配方,有沒有額外添加益生元等優質成分,並起到積極的作用。
問題五
下面這兩類益生菌
你認為哪種更方便按時服用?
除了上述核心指標,益生菌產品的用戶體驗也很重要,包括包裝的重量、大小以及便攜性,產品口感口味、服用方便性等,以及是否根據不同的人群匹配了適合的菌株菌種。
比如對於上班族/學生族來說,如果中午也需要服用益生菌,那麼便攜性就很重要,方便按時服用。
再比如,對於口感要求比較高的年輕族來說,產品的口感好也很關鍵。
這就是挑選益生菌的「感知力」標準:消費者對益生菌產品的滿意度和按要求服用的執行度要高。
總得來說,一款優秀的益生菌產品,它的黃金五力都應達標;而且各維度分值越高,代表產品越優秀。
這麼一看,想選到一款優秀的益生菌,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呀!這黃金五力法則,要求不低,真的有全部都符合要求的益生菌嗎?
還別說,賽諾菲旗下美菌納益生菌固體飲料,就是這樣一款按照「黃金五力」法則設計的產品。
優選 10 種菌株組合
來源可追溯,安全可食用
美菌納優選了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 HN019、嗜酸乳桿菌 NCFM、鼠李糖乳酪桿菌 Lr-32 等共 10 種菌株組合添加到產品中。
左滑查看詳細配料表
這些菌株都在衛健委《可用於食品的菌種》(2022 年第 4 號公告)名單里[2],不僅身份有認證, 而且該些菌株均經人體研究試驗證實對健康有益。每一株菌都有對應的菌株號,做到了株株可溯源。
而且 10 種菌株組合添加量達 400 億/袋,達到了國家的「出廠活菌」標準,其中的組合菌株添加量與人體研究試驗一致。
產品配方科學合理
添加益生元增強複合效果
美菌納生產時,使用全鋁條包裝,隔離水氧,儘可能保持出廠和貨架活性穩定。也做了 3 個月的貨架存活檢測,符合相應指標要求。同時還做了耐胃酸耐膽鹽的檢測試驗,表現出了較好的耐受性。
註:模擬人體消化的體外實驗方法:模擬胃液 pH 3.5,添加胃蛋白酶;模擬膽鹽濃度 0.3 %;存活率數據分類評價為內部方法。
組合菌株也進行了相關人體研究實驗,驗證有效。同時產品中還添加了低聚果糖等益生元,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產品「複合力」也不錯。
零添加蔗糖好口感
小巧方便易攜帶
除此之外,美菌納在很多細節上也考慮的很周到。
這款產品 0 添加蔗糖,不給身體額外的糖分負擔,燕麥椰奶口味,添加真實天然燕麥粉和椰奶粉。快速溶解,不嗆口,口感好。
另外,這款益生菌獨立包裝、小巧便攜,方便攜帶,出門上班隨手裝兩條塞包里都可以;固體形態,撕開好服用。
美菌納益生菌作為賽諾菲旗下的一款全新產品,如此優秀不是沒有道理的。
百年藥企賽諾菲在生產益生菌時,儘管益生菌是普通食品,但是賽諾菲也同樣保持著研究藥品的嚴格標準和嚴謹態度,所以才會成就多維度符合益生菌黃金五力標準的美菌納。
賽諾菲優選菌株組合,研究益生菌 70 年,產品添加的菌株,專業網站查詢有 185+ 篇的專業研究,可以放心選擇。
今日購買,還可享受丁香醫生粉絲專屬優惠:
丁香醫生專屬優惠
單盒直降 289 元/盒
點擊小程序下單
提交結算自動疊加專屬優惠券
拍 1 盒實付 239 元
拍 2 盒實付 458,合 229 元/盒
拍 3 盒實付 627,合 209 元/盒
點擊進入小程序,即可購買
👇👇👇
本文審核專家
王文俏
臨床營養師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參考文獻
[1] C. Hill, F. Guarner, G. Reid, G.R. Gibson, D.J. Merenstein, B. Pot, L. Morelli, R.B. Canani, H.J. Flint, S. Salminen, P.C. Calder, M.E. Sanders,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scope and appropriate use of the term probiotic,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11(8) (2014) 506-14.
[2] 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名單(2022 年第 4 號公告)
[3] Ahmed M, Prasad J, Gill H, Stevenson L, Gopal P. Impact of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on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elderly human subjects. J Nutr Health Aging. 2007 Jan-Feb;11(1):26-31. PMID: 17315077.
[4] Ouwehand, A., et.al. (2008). Influence of a combination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and lactitol on healthy elderly: Intestinal and immune parameters.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01(3), 367-375. doi:10.1017/S0007114508003097.
[5] Toscano M, De Grandi R, Pastorelli L, et al. A consumer’s guide for probiotics: 10 golden rules for a correct use[J]. 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 2017, 49(11): 1177–1184.
[6] T/CIFST 009-2022. 食品用益生菌通則[S].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2022-6-16.
[7] T/CNHFA 006-2022. 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範[S].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 2022-5-28.
[8]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biotics in Food[S]. London, Ontario, Canada: 2020-5-1.
[9] 賈文祥. 醫學微生物學(第2版)[M].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9.
策劃製作
策劃:weilandy | 監製:樹潯
插畫:綠川 | 封面圖來源: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