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聯手「撕」英法?蘇伊士運河戰爭如何成壓垮兩帝國的最後稻草

貓爺的漁場 發佈 2023-06-07T14:44:40.865558+00:00

不過,與很多人所想像的,這是勝利者們在喜氣洋洋地瓜分成果不同,這場會議的真實情況遠沒有看起來那麼和諧。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銳眼戰狼

編輯|勞


「我決不允許任何國家以任何名義染指大英帝國的利益,只要我還是英國首相,我就絕對不會把大不列顛世襲的財產交出來,一分一毫也不交!」

1945年2月,伴隨著全世界法西斯陣營的兵敗如山倒,美蘇英三國決定提前召開一場會議,共同商討戰後的一些事宜。

由於會議的選址在克里米亞半島南岸的城市雅爾達,所以後來這場會議也被人們稱之為「雅爾達會議」。

不過,與很多人所想像的,這是勝利者們在喜氣洋洋地瓜分成果不同,這場會議的真實情況遠沒有看起來那麼和諧

特別是在針對「新世界秩序」的議題之上,完全可以看成是美蘇兩國對英國的一場「圍剿」。

也正因為如此,在會議結束之後,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才會罕見的當著所有人發怒,拍桌道:「想要摧毀大英帝國的榮光,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在這場會議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英帝國的榮光」,又能否被捍衛住呢?

新世界:誰能成為「老大」?

公元1588年8月8日,伴隨著西班牙王室驕傲的無敵艦隊葬身於英吉利海峽,大航海時代的霸主之爭終於迎來了結局。

自此,以英法兩大帝國為代表的世界殖民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可是,世界上沒有永不日落的地方,更沒有永恆的王權。

在維繫了三百多年對世界的統治之後,接連的兩場世界大戰,燃盡了英法兩個「老大帝國」最後的熱情。

而與之相對的,兩個分別名叫美利堅與蘇聯的「年輕」國家,正在蓬勃的發展,隱約間已有「以下克上」的底氣。

不可避免地,一如曾經的大航海之爭,又一場新舊「王者」之間的對決,即將上演。

對於向來性格強硬的邱吉爾來說,「雅爾達會議」無疑是在他政治生涯里,最讓其感到憋屈的一場會議。

在這場會議召開之前,邱吉爾實際上已經想好了自己此次的目標,那就是維繫大英帝國,乃至整個舊時代的利益:保持歐洲的均勢,英國世界商業帝國與殖民地帝國的地位

可當會議真正召開以後,邱吉爾才恍然發現,大英帝國的未來,似乎早已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事情了

其實,在進入20世紀以後,英國對殖民地的掌控,早已感覺日漸乏力。

因此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軍事權力和戰略決定權落入蘇聯與美國之手後,邱吉爾悲觀的認為英國的殖民地將迎來更加猛烈的民族獨立浪潮。

不過,或許是出於「本自同根」的考慮,在「雅爾達會議」前,邱吉爾依然抱有一絲幻想,那就是能夠聯合同為盎撒人的美國,共度難關。

可是,當會議真正召開以後,面對邱吉爾的請求,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卻是虛與委蛇、顧左右而言他,絲毫沒有想要出手幫忙的意思。

直到這時,邱吉爾才心情沉重下去:英美之間,終究也是要走到「爭權奪勢」的一步了!

「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多年以後,邱吉爾曾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事實上,邱吉爾在「三巨頭」當中,算是身材最魁梧的那一個,史達林個子不高而且消瘦,而羅斯福更是身患小兒麻痹症,一直離不開輪椅。

因此,邱吉爾的這句話表面上是在說自己,其實倒不如說是國家實力間的體現。

而顯然身處弱勢的英國,並不見得能在美蘇聯合對付之下討得什麼便宜。

但,邱吉爾會認輸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曾經面對德國人鋼鐵洪流的進攻,邱吉爾都沒有半分怯意,如今又怎會輕易言敗?

所以,在面對蘇聯與美國關於新世界的要求時,邱吉爾斷然表示了拒絕,並且聲稱:「我決不允許任何國家以任何名義染指大英帝國的利益,只要我還是英國首相,我就絕對不會把大不列顛世襲的財產交出來,一分一毫也不交!」

自此,大英帝國的最後一搏,開始了

美蘇聯合設局,英法知難而進

作為工業時代最重要的血液,石油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命脈。

而盛產石油的中東,也因此成為了長久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中東與歐洲之間的航運,一直都是很大的問題。

因此,那條能夠連通地中海與紅海的蘇伊士運河,無疑是所有航路里的最佳路線。

也難怪後來有學者會稱:「誰掌握蘇伊士運河,誰就控制中東,掌握歐亞大陸,進而左右世界。」

1875年,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幫助之下,英國從債台高築的埃及政府手裡買下了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

隨後,為了方便管理,英國又拉了法國入伙,對其進行聯合掌控,於是便有了:「埃及如何花錢,由法國說了算,埃及如何賺錢,則由英國說了算」這句話廣為流傳。

實際上,為了蘇伊士運河爆發的戰爭,並不只有一次。

早在1882年,或許是覺得自己在生意里吃了虧,埃及就單方撕毀過協議,隨後惹得英國人大怒,指責埃及破壞「世界和平」,迅速出兵占領了埃及。

1888年,迫於外部的壓力,英國只好釋放對蘇伊士運河的掌控,同歐洲各國簽訂了《君士坦丁堡協議》,規定任何時候蘇伊士運河都對列強開放,不允許任何一國獨享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

英國對此並不以為意,始終認為自己才是蘇伊士運河的主人,只是礙於時機未到,才被迫做出妥協。

時間一晃數十年過去,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只能說是慘勝,自己也傷筋動骨,很不舒服。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英國只好加快了殖民地的「吸血」,特別是印度等地,因此此時蘇伊士運河對於英國而言,意義就變得更為重要。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全世界民族獨立浪潮風起雲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埃及開始尋求獨立。

面對埃及的請求,許多英國人反應極為強烈,表示英國放棄埃及之日,就是丟掉亞洲之時

但是,由於長期以來為了維護殖民地的平衡,英國早已精疲力竭,何況相較於地大物博的印度,埃及那點「肉」真的不值一提。

因此,在1922年2月28日,英國正式宣布放棄了對埃及的掌控,但這其中並不包括蘇伊士運河,表示:允許埃及獨立已是極大的讓步,英國寧可發動戰爭,也不會放棄蘇伊士運河。

迫於己國國力的弱小,雖然埃及對此很是憋屈,但也只得咬牙答應下來。

1939年,伴隨著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正式開始。

在這場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為慘烈的戰爭當中,英國被打的元氣大傷,儘管最終成為了戰爭的勝利方,但也自此跌出了一線強國的位置,與此同時蘇聯與美國後來居上,已經有成為新的霸主姿態。

自古以來,新興政權與舊政權之間都很難和平相處,哪怕是美國與英國這種出自同源的國家也不會例外。

因此對於美蘇來將,斬斷英國最後的「羽翼」十分有必要,隨即雙方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放在了埃及,放在蘇伊士運河之上。

1955年4月5日,邱吉爾結束了自己在英國首相位置上的第二個任期。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怎麼的,總之邱吉爾一語成讖,在他就任期間,大英帝國保住了自己的榮光,可當他卸任之後,變故很快便到來了!

1956年7月26日,時任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蘇伊士運河從即日起,正式將被埃及收回國有,其他任何國家在蘇伊士運河部署軍隊的行為,皆為侵略。

毫無疑問,埃及此舉顯然是在挑戰英法的威信。

其實,但凡明眼人一瞧,就能知曉這絕非埃及人自己的主意,背後一定有更加強大的勢力為其撐腰。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從1955年開始,埃及便向蘇聯購買了大批武器,從外交層面上,也屢次與蘇聯隔空眉來眼去。

因此,從英法的角度來看,站在埃及背後的,基本確定就是蘇聯了。

顯然,蘇聯這是在借著埃及之手向英法發難,可英法明知道這一點,卻也不得不應下陣來。

因為一方面蘇伊士運河確實是英法的「帝國命脈」,另一方面這也是強迫著英法證明自己的國家實力。

一旦選擇逃避露怯,那麼埃及的行為便會引得其他國家效仿,英法帝國最後的榮光,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所以,從埃及宣布收回蘇伊士運河的那一刻開始,英法就已經難以置身事外了。

蘇伊士運河之戰:帝國餘暉,終將「日落」

1956年10月15日,英法兩國聯合以色列對埃及發動戰爭。

這裡可能很多朋友會感到好奇,不是英法應戰嗎?怎麼以色列也會被牽扯其中?

其實這裡答案很簡單,因為作為一個在二戰之後新興的國家,以色列也同樣需要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地區實力,正所謂「以戰止戰」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當英法邀請以色列入伙之時,雙方訴求一拍即合,後者自然很順利就加入其中。

10月29日,以色列正式出動4.5萬軍隊,在英法聯軍的掩護之下,入侵西奈半島。

蘇伊士運河之戰由此正式打響。

由於交戰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從戰爭一開始局勢就對埃及相當不利,埃及的軍隊很快便被以色列趕到蘇伊士運河西岸。

戰爭進行到這裡,英法實際上已經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對於英法兩國來說,侵占埃及毫無意義,其最核心的目的只是占領蘇伊士運河,更何況彼時二戰剛剛結束沒多久,全世界反侵略浪潮高漲,屬實沒有必要與全世界作對。

於是,在以色列幫助達成軍事戰略目標之後,英法站出來主持大局,向埃及提議停火,前提是埃及總統納賽爾下台,停止將蘇伊士運河收回國有。

可讓英法沒有想到的是,面對他們的脅迫,埃及這一次竟然直接拒絕,聲稱:至死捍衛最後一寸領土!

戰爭由此陷入僵持階段。

實際上,從軍事層面來說,埃及絕無勝利的可能性。

在戰爭的一開始,英法聯軍便迅速空襲了埃及機場與港口,讓埃及失去了制空權與制海權,埃及能做的也不過是依靠著地理環境,死死的守住塞得港。

可是,哪怕做到這樣,埃及還是沒有什麼勝算,無外乎堅持時間的長短罷了。

在當時幾乎全世界的軍事專家看來,這場戰爭的最後贏家一定是英法,據說某些地下機構甚至開出了1比幾百的高額賠率。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沒有美國和蘇聯的介入

其實,蘇聯的介入英法早有預料,但美國的參與,卻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當然,英法不是沒有想過美國會希望這次蘇伊士運河之戰拖垮它們,但最多也只是以為美國會作壁上觀,完全未曾預料過沒過會親自下場。

1956年11月1日,美國正式向聯合國提交申請,要求介入蘇伊士運河之戰,協停英法的侵略

此消息一出,頓時引得全世界輿論譁然。

畢竟在很多人眼裡,英法與美國可以說是穿一條褲子的「親兄弟」,剛剛結束沒幾年的朝鮮戰場上,彼此間還一同合作過,如今卻倒戈為戰,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其實,早在正式向聯合國遞交申請的前兩天,美國總統艾森豪就已經致電英國,要求後者撤軍,但英國震驚之餘,並沒有選擇理睬。

隨後,面對英國置之不理的態度,華爾街的群狼仿佛聽到了指令一般,紛紛開始拋售英鎊,引得英國股市劇動,一夜之間國內大亂。

雖然美國沒有對英國開一槍一炮,但這樣的經濟行為已經與戰爭沒有區別。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雖然英國政府感到頭疼不已,但依然咬牙不肯撤軍。

英國人清楚的知道,一旦自己撤出蘇伊士運河,那麼再想回來就比登天還難,那所謂的大英帝國榮光也再無閃耀之日。

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攻破埃及人的防線。

但,時間終究還是沒有站在英法這邊。

11月5日,在聯合國通過了美國的申請之後,蘇聯宣布加入美國的戰線。

世界兩大陣營的領袖,在「冷戰」開始以後,首次實現了聯手。

隨即,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通電英法,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假如一個有核國家對倫敦和巴黎實施核打擊,你們會怎樣。

顯然,這是赤裸裸的核威脅。

而面對蘇聯的威脅,在失去了美國的庇護後,英法只能選擇認輸。

11月7日,英法宣布蘇伊士戰爭停火,隨即軍隊撤離,蘇伊士運河時隔半個多世紀終於重新回到了埃及人民的手中。

自此,蘇伊士運河之戰結束,英法兩大帝國的餘暉,也在戰爭失敗的那一刻起,燃燒殆盡

輝煌,終成過往

1957年1月,英國首相艾登引咎辭職。

儘管對外宣稱是健康存在問題,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大英帝國的隕落,需要有人付出代價。

而艾登就是那個「替罪羊」。

1958年,不甘屈居於二流國家地位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也在一片噓聲當中走向了滅亡,短短12年的壽命,是法國人最後的不甘。

隨後,在狂熱的戴高樂分子的簇擁下,戴高樂重新登上法國總統大位。

彼時很多法國人都希望戴高樂能帶領法國重現榮光,但事實證明,法國的榮光從蘇伊士運河兵敗開始,就已經找不回來了。

與英法的悲傷不同,其他參與蘇伊士戰爭的國家,都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首先是美國和蘇聯,在蘇伊士運河之戰之後,英法的時代終於畫上了句號,世界自此進入「兩極」時代。

特別是對於美國來說,在被剪去了「羽翼」之後,失去野心的英法也徹底淪為了它的附庸,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軍事方面,都對其馬首是瞻,算是滿足了美國統一西方世界的夢想。

而另外一邊,借著大國之間的博弈,埃及也收回了心心念念的蘇伊士運河。

「以弱博強」的表現,也讓埃及在戰後隱約有成為中東世界意見領袖的意味。

這個擁有著七千多年文明史的璀璨古國,正式掀開了自己嶄新的一頁。

回顧整個事情的經過,其實不難發現,很多事情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新興事情取代舊事物是亘古不變的規律,逆勢而行終究只有失敗一條路可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歷史的大維度中,如果能夠看清歷史的進程,也往往能收穫許多意料之外的好處。

比如埃及,就是借著歷史浪潮之勢,完成了民族的復興,這顯然是無比聰明的表現。

如今,歷史的轉折點又將到來,我們每個人都將成為親歷者,至於最後的結果將把我們推向何處,我想大概只有我們每個人自己能夠書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