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從哪白,病從哪裡來!白髮長在這3處,警告肝腎出大事

上洋中醫宛醫生 發佈 2023-06-07T16:10:17.185863+00:00

每天早上起床,枕頭上、梳子上、地板上,到處都是頭髮,反正是沒在頭上,再看著上移的髮際線,就挺禿然的。

當代人最在意之一的,恐怕就是頭上的髮絲了。

在頭髮這件事上,人類的悲歡是相通的。

每天早上起床,枕頭上、梳子上、地板上,到處都是頭髮,反正是沒在頭上,再看著上移的髮際線,就挺禿然的。

脫髮已經讓人悲傷,白髮更是「當胸暴擊」,每一根白頭髮仿佛都在大聲地提醒你:老了!

但是,明明還沒到長白髮的年紀,為啥就未老先衰了呢?

一根頭髮是怎麼變白的

我們的頭髮,直徑通常只有60-90微米,看起來是一根絲,實際結構卻不簡單。

主要有3層,從內到外分別是毛髓質、毛皮質和毛鱗片。

每一根頭髮,都有自己的專屬毛囊,為它提供養分。

而每一個毛囊,根部都有黑色素幹細胞的存在,可以分化成黑色素細胞,不斷合成黑色素並輸送到毛皮質和毛髓質,為頭髮「上色」。

一旦毛囊中的色素細胞功能異常或是數目減少,頭髮的顏色就會變淺甚至變白。

一般來說,我們亞洲人在40歲前後,會開始出現白髮,略晚於白種人,而非洲人最晚,這是由基因決定的。

到了50歲,50%的亞洲人都會長出白髮。往往由鬢角和太陽穴部位開始,然後是頭頂,最後是後腦勺。

年齡是白髮出現的最主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毛囊經歷多個生長周期,色素細胞進入了老化模式。

但有的時候,白髮也可能提前出現,讓你體驗身未老、頭先白的尷尬:

① 壓力大

權威科學期刊《自然》上一項研究發現:當巨大的壓力突然降臨,交感神經會接收到壓力信號,並過度激活色素幹細胞,這種急性應激會導致幹細胞快速透支、消耗殆盡。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很多影視劇中,都會用「一夜白頭」來體現角色所承受的壓力之大。

當然,「一夜白頭」純屬誇張的藝術表達,畢竟,變白的主要是新長的頭髮,之前長的一般不會變色。

② 常熬夜

睡眠不足也會擾亂交感神經和細胞代謝,進而影響黑色素的分泌。

③ 愛抽菸

抽菸與30歲以下人群頭髮變白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關聯。有研究顯示,吸菸者提早出現白髮的可能性,是不吸菸者的2-4倍。

④ 頻燙染

經常性染髮、燙髮,容易造成頭髮損傷,增加白髮或脫髮風險。不管是染髮還是燙髮,間隔時間至少3個月,最好是半年以上。

⑤ 缺營養

偏食、挑食、長期飢餓或患有消化系統疾病,可能會導致某些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缺乏,影響黑色素的合成。

Tips:飲食均衡既能保護頭髮,也有助於減少白髮的生成。

蛋白質:頭髮的原材料,如雞蛋、牛奶、魚肉及牛肉等。

維生素B族:重要的代謝物質,如全穀物、綠葉菜、奶製品及動物肝臟等。

微量元素銅、鐵:合成黑色素的重要原料,如黑木耳、黑芝麻、堅果等。

碘元素:可以促進毛髮生長,如碘鹽、紫菜、海帶等。

另外,遺傳、基因異常等先天性因素也會讓人早生華髮,比如父母或家族有少白頭,還比如白化病。

值得注意的是,過早或者突然的白髮增多,其實也可能是臟腑發出的疾病信號!

頭髮從哪白,病從哪裡來

①前額多白髮:脾胃不和

人的前額對應的臟腑反射區是脾胃。日常生活中,暴飲暴食、飲食生冷、壓力過大等都可能導致脾胃失和,從而造成消化吸收率下降、轉輸營養功能受阻。

而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支持,毛囊就無法順利製造出黑色素,使得白髮早生。

往往還會伴有腹脹、腹痛、反酸、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狀,除了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也要注重對脾胃的養護。

養脾喝一茶:焦山楂,焦麥芽,白朮,陳皮,連翹。

適量開水焗泡20分鐘左右,或煮水代茶飲。

功效:消食化滯,健脾和胃。

適用:胃脹、胃痛、嘔吐、泄瀉、肉食積滯等。

②兩鬢斑白:肝火偏旺

兩鬢即兩側耳旁,對應的臟腑反射區是肝膽。

肝、膽互為表里,而肝主藏血,「發為血之餘」,肝膽火旺、灼傷陰血,經血耗傷毛髮得不到滋養,就容易出現枯萎、白髮。

此類人經常會出現情緒不穩定,還會伴有口乾、口苦、舌燥、多夢等情況。

疏肝喝一茶:素馨花,佛手,葛花,,決明子,冰糖適量。

適量開水焗泡20分鐘左右,或煮水代茶飲。

功效:疏肝行氣,解酒利尿。

適用:急躁、焦慮、煩渴、脘脅脹痛、酒食積滯等。

③頭頂、後腦勺白髮:腎氣不足

頭頂和後腦對應督脈和膀胱經,與腎關係密切。

「發為血之餘,又發表於腎」,發的營養根源其實在於腎,因此腎氣的盛衰對毛髮的影響非常大。

如果腎氣虛而不能固攝,不僅會徒增白髮,也可能會出現耳鳴、健忘、腰膝酸軟等情況,還可能影響到膀胱的排尿功能,導致尿多、遺尿、尿失禁、小便不暢等。

護腎喝一茶:牛大力,杜仲,枸杞子,桑葚。

適量開水焗泡20-30分鐘左右,或煮水代茶飲。

功效:補腎壯腰。

適用:腰膝酸軟、乏力等。

除此之外,某些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消耗性疾病(如結核或腫瘤)同樣會促使白頭發生長。而白癜風會引起黑色素缺失,一旦殃及頭皮毛囊,也會引起局部頭髮變白。

真靠譜 or 偽科學

白頭髮會越拔越多?

這年頭,誰的頭上沒有幾縷白呀,但強迫症根本不能忍,而傳言中的「拔一根長十根」,又讓人不得不收手。

其實,每個人頭上的毛囊數量都是一定的,長出來的頭髮數量也是一定的,因此拔掉白頭髮不會讓你長出更多的頭髮。更不存在所謂的「白色素」,並不會影響其它毛囊的色素分泌。

拔掉了一根白頭髮,它的毛囊卻還在,既不會長出黑頭髮,也不會長出更多的白頭髮,頭髮倒可能會越拔越少。

如果實在忍不了,可以在靠近髮根的位置,把礙眼的白頭髮給剪掉。直接上手容易使毛囊發紅或感染,甚至還會影響到周圍的健康頭髮。

黑豆、黑芝麻,能讓頭髮黑回來?

「以色補色」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黑色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如果是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所導致的白髮,吃點黑豆、黑芝麻,對頭髮健康的確可能有一定好處。

頭髮中的黑色素,來源於黑色素細胞,在酪氨酸的幫助下轉化生成了黑色素。而黑豆、黑芝麻中的黑色素,其實主要是些多酚類色素,並不能直接轉化成頭髮上的色素。

白髮是色素細胞衰老和失去活性的表現,難以逆轉,除了染髮之外,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實驗,可以證實食物或藥物能夠增加毛囊中的黑色素含量。

頭髮白的人不易患癌?

長了白髮不要慌,頭髮白能降低患癌的風險,可能是身體的抗癌反應。

竟有這樣的好事!那麼,這個說法到底可信嗎?

日本的一項研究通過小鼠實驗發現,當受到DNA損傷之後(如接觸誘導突變的化學物質、紫外線和輻射),毛囊中的黑色素幹細胞雖然不會死亡,但卻會轉化為成熟的黑色素細胞,導致幹細胞耗竭。

而失去了庫存的黑色素幹細胞後,成熟的黑色素細胞無法源源不斷地產生黑色素,小鼠的毛髮就會變灰。

研究人員認為,人的頭髮應該擁有相同的機制。

對此,哈佛大學皮膚科系主任戴維·費希爾表示,這個「頭髮變白」的機制,實際上起到了減少癌症風險的效果。

受到DNA損傷的黑色素幹細胞,如果沒有轉變成黑色素細胞,仍以幹細胞的方式生存,雖然可以產生黑色素,但卻會發生癌化、導致癌症。轉變為成熟的黑色素細胞,則降低了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但是,上面所說的「癌症風險減少」,比較的其實是黑色素幹細胞「繼續幹細胞狀態」和「變為黑色素細胞」這2種情況對人體的影響,而不是「黑頭髮的人」和「頭髮變白的人」的患癌風險,實屬過度解讀。

我國癌症中心202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60-64歲的男性與50-54歲的女性,罹患惡性腫瘤的病例最多。如果頭髮白的人真的癌症風險低,那麼老年人豈不是更不容易得癌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