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藏友經常感到疑惑,同樣是和田玉,多個名頭就能身價翻倍,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在忽悠我?
一、「無修」原籽!
關於修形籽算不算原石的問題,多數人都持包容態度,但對大修特修的「精裝籽」仍是嗤之以鼻。
畢竟原籽的珍貴就在於自然與真實,況且修形還有滾籽造假的隱患,能避免當然更好。
二、「獨籽」巧雕!
巧雕其實是籽料嚴重稀缺的產物,是因為實在沒有大料可切,只能用小籽圓雕的單品單件。
有趣的是,由於獨籽更容易保留籽型和毛孔,反而成了最保真的籽料,賣得貴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滿皮」無事牌!
籽料以卵石型為主,切面一般比較圓潤,所以做無事牌的時候,往往只能留一個帶皮的切角。
但如果原石夠大,有相對平整的皮色,就可以做出漂亮的滿皮玉牌。大原籽本來就少,這種切法又極其費料,說是百里挑一也不為過。
四、「無二上」紅皮白肉!
紅皮白肉一直都是造假重災區,其中最難分辨的二上加強,連老玩家看了都心裡打鼓。籽是真籽,皮是真皮,「美容」一下就成了人造美女。
畢竟那些天生麗質的無二上、無加強料,動不動就克價上萬,早已是高玩的遊戲了。
五、「一級白」白玉!
籽料雖然不是玩白的玉種,但也有許多不錯的白玉,市場上經常用一級白來形容玉色與白度。
需要注意的是,和田玉的一級白並不是冷白、傻白,而是接近脂白的潤白色,色調舒服就好,絕不是白到發光。
六、「無結構」過燈料!
從礦物質組成來看,任何天然玉石都不可能做到無結構,只是在細度極高的時候會看不清楚。
不過有些事情就是約定俗成,打燈無結構、肉眼無結構已經是行業術語,能做到這一點自然也算是高細料了。
七、「全糖」糖料!
以前切料見糖心裡一涼,現在看見全糖欣喜若狂。糖色和皮色一樣,早已從瑕疵變成了賣點。
最誇張的就是全糖料,比同料的白玉貴好幾倍。一條全糖的且末料手鐲好幾萬,這才叫翻身做主人。
八、「全玉種」黃沁!
黃沁的情況與糖料有點類似,都是一沁到底比黃白相間更好更貴。
不過全玉種黃沁仍然不是真正的黃玉籽料,先天致色與後天沁色還是存在區別,只是價格上倒也不相伯仲了。
九、「原生」紅玉!
說到原生礦,原生紅玉是否存在一直都是個難解之謎,和田玉八大玉色中一直都沒有紅玉的存在。
目前絕大多數「紅玉」,其實還是紅沁或者紅皮籽料,還是希望官方能儘快做出解答吧。
十、「老坑」俄碧!
俄羅斯是碧玉的高品質產區,但絕不是所有俄碧都足夠好,最好的俄碧永遠都是極少數老坑料。
俄碧三十多個坑口,一到八號坑才叫老坑,其他新坑料還不如瑪納斯碧玉,買錯了可就虧大了
十一、「同料」108!
和田玉手串雖然不像手鐲那麼「矯情」,可是對原料的挑剔程度卻同樣苛刻。
像108這樣的大長串,如果不是同料所出很容易產生色差,更別提什麼邊角料車珠子了。
十二、「羊脂」和田玉!
羊脂玉原本是極品和田玉的代稱,現在卻成了爛大街的老梗。商家可以隨亂說,是與不是就要自己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