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國會,袁世凱正式走上專制之路

寂寞火炬 發佈 2023-06-09T08:08:53.943860+00:00

其實,革命黨即同盟會內部,只有孫中山、戴季陶等少數人認清了袁世凱的真實面目——封建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獨裁者。

二次革命,往往被認為是孫中山和革命黨積極發動的。

其實,革命黨即同盟會內部,只有孫中山、戴季陶等少數人認清了袁世凱的真實面目——封建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獨裁者。

包括黃興在內的大部分革命黨人,認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袁世凱的專制問題,不贊成發動戰爭即二次革命。

能夠理解,畢竟剛剛經歷了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政府,百廢待興。

百姓苦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袁世凱則不一樣了,他是必須要發動戰爭的。

南方各省,比如皖、贛、湘、蘇、粵、川等,都在革命黨的控制之下。

宋教仁組建的國民黨,又在國會占據了多數。

根據《臨時約法》,宋教仁將成為內閣總理。

根據《臨時約法》,民國政府實行資格總理制,總理掌握實權。

袁世凱?只是掛著大總統銜的傀儡。

革命黨和宋教仁的算盤打的啪啪響。

掛個名義上的臨時大總統頭銜,空有全國最強大的軍隊北洋六鎮,卻有半壁江山不聽自己的,袁世凱豈能容忍。

先派人刺殺了宋教仁,讓國民黨群龍無首。

然後派兵南下侵擾,靜待革命黨發動戰爭。

袁世凱的算盤打的更加啪啪響。

袁世凱的北洋軍實力碾壓了僅有一省之力的江西李烈鈞部。

其他革命黨控制下的省份,因為各種原因,幾乎沒給李烈鈞部實際上的支援。

江西戰場失敗後,江蘇戰場又不敵。

二次革命兩大主戰場的失利,宣告了二次革命的失敗。

孫中山、黃興、李烈鈞等人,再次流亡海外。

革命黨內部的意見都不統一,二次革命的失敗很正常。

袁世凱終於靠實力,統一了南北。

下一步,如果還不實行專制統治,那他就不是袁世凱了。

二次革命爆發時,已經有部分支持革命黨的國民黨議員離開北京南下。

但仍是國民黨議員占據國會的大多數,控制著國會。

教員同志說,槍桿子出政權。

南方革命黨的大炮長槍都失敗了,國會的幾個文弱議員,袁世凱豈會放在眼裡。

在先制定憲法還是先選舉正式大總統的問題上,出現了明顯分歧。

國會議員普遍認為:沒有憲法,沒有依據選出總統。

袁世凱卻認為:先選總統可以固國本,可以爭取列強的支持。

各省都督基本都是袁世凱的親信,紛紛支持袁世凱。

國會議員也明白,正式大總統非袁世凱不可,早選晚選都是他。

當時正直二次革命失敗之際,支持革命黨的議員,被袁世凱迫害的死傷逃亡離。

國會的議員們也是人,也怕怕的。

袁世凱贏了,被選舉為正式大總統。

制定憲法的工作,緊接著開始了。

對制定的《臨時約法》,袁世凱憎恨已久。

這是一部民主革命的約法,從法律上杜絕了獨裁的可能。

想獨裁,必須廢除《臨時約法》。

新憲法,必須保證袁世凱的獨裁地位,否則,袁世凱不可能答應。

袁世凱擔心國會制定的憲法是《臨時約法》的升級版,於是自己成立了一個憲法研究會。會長是大名鼎鼎的楊度。

楊度,君主立憲制的鼓吹者,後來袁世凱敢登基,有他一份功勞。

袁世凱密令各省都督、民政長對國會施加壓力。

各省都督和民政長們心領神會,紛紛致電國會和總統府,要求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希望袁世凱能夠「查言納眾」,制定一部適合中華民國的「憲法」。

「順應民意」,袁世凱先對國民黨下手了。

袁世凱公開聲稱國民黨和南方的革命黨相互勾結,才造成了南北戰爭。

國民黨有罪,違法,應該解散。

國民黨被解散,國民黨的議員們離開了國會

國民黨議員的離開,造成國會議員人數不足法定人數,國會已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只能暫停。

袁世凱還不滿意,乘機成立了一個「政治會議」。

這個傀儡的政治會議,是袁世凱最終解散國會的工具。

根據政治會議的「決議」,袁世凱下令停止所有國會議員的工作,發給旅費,遣送回家。

自此,中華民國的第一屆國會,壽終正寢。

袁世凱同時要求,各省的議會都可以解散。

各省的都督們歡呼雀躍——沒了省議會的束縛,豈能不高興?

第一屆國會和各省議會,幾乎在一夜之間,都不存在了。

自此,袁世凱正式走上了專制的道路,並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本文由寂寞火爐原創,歡迎關注、點讚、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