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見其利,反受其害,旗幟鮮明的反對中國建造核動力航母

王雨田觀察 發佈 2023-06-09T10:11:38.623024+00:00

這個模型有著鮮明的核動力航母的特徵,艦島後移,沒有煙囪,三彈射,三升降機,除了比福特號少了一條彈射器,其他都非常相似。

上個月,網上流傳出一張中國20號航母的模型,模型旁邊的銘牌寫著的字樣。這個模型有著鮮明的核動力航母的特徵,艦島後移,沒有煙囪,三彈射,三升降機,除了比福特號少了一條彈射器,其他都非常相似。

不少網友喜大普奔,認為中國海軍戰力將再上一層樓,成為比肩美國海軍的存在。此外,最近網上有消息稱,中國船用核反應堆基礎實驗設施已經完工,下一步將開展設備安裝和熱試驗。還有,中國核動力破冰船和海上浮動核電站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在穩步推進核動力航母的計劃。這本來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我卻有不同看法。不論從美軍的使用經驗還是從未來的戰爭發展趨勢來說,核動力航母對中國來說,就是一個華而不實的昂貴玩具。

在比較常規航母和核動力航母的時候,很多網友往往都會說,核航母具有無限續航力,因為不需要攜帶船用燃料,因此可以攜帶更多的航空燃料,讓飛機更有戰鬥力。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誤解。

核動力航母雖然不用帶船用燃料,但核反應堆的屏蔽層重量高達3000多噸,這個重量其實已經抵消了不需要攜帶自身燃料的優勢。而且常規航母的油液都是存儲在防雷倉內,其實並不占空間。反而是核反應堆占用了大量船體中央體積。

單純從理論上分析,大家還沒有直觀概念。現實世界中,美國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直接比較的案例,那就是海灣戰爭。當時,美國航母艦隊還沒有全核化,常規航母和核航母同時參與了這場戰爭。

美國政府審計辦公室GAO為了對美海軍的作戰效率進行分析,就大量的數據對比了兩者表現。結果很讓人意外,在艦載機出動,彈藥攜帶量,淡水製造等方面,雙方沒有顯著差異。即便在核航母理論上最占優勢的遠程渡航任務中,兩者差異都不大。

原因就在於,雖然核航母不需要補充燃料,但護航艦艇卻需要,而除了燃料之外的各種彈藥和補給物資,核航母都一樣不少。所以,從戰鬥力方面講,核動力航母和常規航母並沒有太大差異。

而從使用效率上講,兩者差距就大了去了。核動力航母的保養必須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按照現在美國的核航母維護計劃,以36個月為一個周期,其中超過40%的時間處於維修狀態。而且由於核動力的危險性,這個周期不能被臨時改變。

目前美國有三個船廠可以進行常規維護,但能更換核燃料的船廠只有紐波特紐斯一家。由於美國造船業萎縮,船廠工人不足,導致即便這個維護周期,美國都無法保證。因此,多次造成美國沒有航母可用的尷尬空窗期。

還是GAO的報告指出,海灣戰爭中,美國出去中期大修的兩艘航母,可用航母有12艘。其中5艘核航母和7艘常規航母,但只有1艘核航母能按時趕赴戰區,參戰的其他5艘航母,都是常規動力。這不能說是個巧合。

而常規航母則可以實現在大修中緊急出動,即便其被擊傷,也可以快速修復。而核航母只要受傷,就有核泄漏風險,整條船就不能要了。因此,對戰爭的適應性遠遠強於核航母。

更何況,核航母的周期都是明擺的,敵人可以輕易推算出其空窗期發起戰爭。到時候,空有航母用不上,或者被擊毀在船廠里,那都是大概率事件。而要是比較使用成本,那核航母簡直就是無底洞。

GAO報告中估計,核航母的全壽命周期成本,要比常規航母高出58%,特別是退役後的處置成本,核航母幾乎是常規航母的20倍。這個問題,其實GAO還說少了。現實情況是,美國現在根本就沒有拆解超級核動力航母的技術。

比如人類第一艘核航母企業號,在2012年就退出作戰序列,但直到2017年才被正式除名。但是因為沒有拆解方案,在這被擱置的5年裡,為了維持核反應堆運行,花費了將近9億美元。

2017年,紐波特紐斯船廠終於卸下了反應堆里的核燃料。然而這還只是開始。由於企業號有8個反應堆,處理起來非常麻煩,海軍為此起草了一個586頁的報告提價國會,然而至今還沒有給出結論。

而更讓美國頭疼的,還是接下來的事情,尼米茲號將在2027年退役,此後,艾森豪號、卡爾·文森號也將以2年的間隔退役。一艘企業號十幾年都沒拆掉,這接連退役的核航母如何處理?紐波特紐斯船廠估計不用再干別的,整天就拆航母玩吧。

看了上述核動力航母的窘況,還要繼續支持建造核航母,那就不是為中國好,而是為中國挖坑了。更何況,在高超音速飛彈的面前,大型航母的生存力已經非常脆弱。

最近我國公布的24發高超團滅福特號艦隊的論文就是證明。由於現在艦載機作戰半徑遠少於高超音速飛彈,其攻擊能力也會大打折扣。但它依然有不可替代的部分,比如艦載預警機帶來的信息優勢和遠離本土的存在價值等。

所以,航母要有,但絕不是核動力超級航母。小型化,分散化,無人化,才是適應未來戰場趨勢的選擇。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的076才代表了未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