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新型的「工作餐」,從國外火到了國內,被重新「冠名」後,又輸出到了國外!
之前網上有個段子,「韓國人進化掉了睡眠,白人午飯進化掉了食慾」。
很多海外華人網友發帖稱,發現白人同事們自備的午飯,都有一個共同點:
簡單,方便,但巨難吃!
這樣的吐槽,引發了無數中餐愛好者的共鳴,大家紛紛分享了自己周圍見過的、各種令人難以理解的「白人同事(同學)的午飯」,簡稱「白人飯」。
英國打工人,已經到了吃生芹菜的地步。
蘸鷹嘴豆泥吃,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都覺得有點痛苦……
美國初中生,把彩椒當午餐,每次一到飯點,就掏出來生啃,嘎嘣脆吃得特別開心。
荷蘭學生,長得高高的,吃得卻是一盒切成丁的蘿蔔、生菜、番茄……
發帖的中國網友感嘆,自己就算減脂都不敢這麼吃。
看起來超級健康,但是難以下咽。
澳洲打工人,午飯是午餐肉麵餅卷蘑菇。
蘑菇連洗都不洗,用手撕成片,也不調味,直接生吃!
人家這一吃就是好多年……
丹麥打工人,兩根胡蘿蔔,1根辣椒,用塑膠袋一裝,就是一頓午餐。
就這一袋子飯,兔子看了,都得拿後腳蹬出去!
法國老公,主動幫中國媳婦準備愛心午飯,1根火腿腸+2片麵包+幾條醃菜。
老婆看了直皺眉頭,直接說「中國胃」實在無福消受這樣的「愛」……
西班牙男朋友,準備水煮意面,看得中國女朋友直接沒了胃口。
這麼一小盒,是要餐前還是餐後吃?
還有更多的網友,也都忍不住「指指點點」,描述了各種令人詫異的「白人生命體徵維持餐」。
吃貨們紛紛感慨:「感覺咱是享受美食,他們只是'活著'。」
有一些食慾特別低的老外,甚至會嚼冰塊當午餐……
難怪有網友感嘆:
「白人就跟白羽雞似的,隨便吃吃就又高又大了。」
「老外花在布置餐桌上的時間,都比花在食物上的時間多!」
這些本來是網友們對於各國飲食文化的調侃,本來還在擔心是不是會冒犯到老外們。
沒想到,「白人飯」的說法,傳出去卻成了國外社交平台上的熱門話題,引發了老外們的熱議。
這件事火到,老外打開電腦,就能看到相關新聞推送的程度,外國人聚餐時還會拿出來討論、開玩笑。
不過跟咱想像的不同,老外們紛紛表示認可,覺得中國網友吐槽得「好笑又準確」,「老實說還蠻合理的」、「挺有意思的,全世界都懂『白人飯』到底有多簡單」……
老外們低頭看了眼吃到一半的生菜、麵包片,忍不住夸中國吃貨們「真的找到了『白人飯』的精髓」、「我真的今天中午就在吃小蘿蔔……」
老外A:「為什麼這麼多胡蘿蔔?」
老外B:「別裝作你不知道……」
不少外國人實名表示羨慕,認為「只有亞洲食物才算真的食物」,尤其是中餐,更是受到了大量老外的推崇。
大家紛紛列出了各種自己品嘗過的中餐——餃子、左宗棠雞、炸蟹角、李鴻章炒雜碎、芙蓉蛋、麻婆豆腐、開心炒麵、春卷……
說著說著,都快把自己給饞哭了……
有趣的是,有些熱愛烹飪的老外,甚至慷慨地表示,自己可以分享「祖傳」的「白人飯」食譜,邀請大家一起學著製作這種「美食」。
只見,老外所謂的「做飯」,居然是打開了一聽罐頭。
他把這個從罐頭裡倒出來的動作,稱之為「烹飪」……
還認真地表示,由於扁豆實在太難煮了,所以推薦大家使用罐頭,比較方便……
中國網友們看到他說「烹飪總是那麼麻煩」、「烹飪總會弄髒廚房」時,都快笑死在評論區里了。
明明確實做了一盤東西出來,但你根本不知道廚師到底是在忙什麼……
咱就說這些軟趴趴的罐頭食材,哪怕拿出來炒,也不會好吃吧!
看小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狗糧。
另一位外國「大廚」則更偷懶,分享的是「白人三明治」食譜。
麵包片抹上奶油花生醬+黃油+沙拉醬……
這種糊一堆醬的配置,對不少老外來說,都已經是豪華版的工作便當了。
最大的儀式感,就是放進飯盒裡。
中國網友們看完,紛紛表示拒絕。
感覺吃這種「白人飯」,就像許願減肥的代價,是交出自己的靈魂一樣。
吃了又好像沒吃的虛無感,長期吃絕對會變得無欲無求。
難怪老外們聞到中餐廳的炒菜,都快被香哭了。
反正,圍觀完這些「白人飯」,局長我現在就要去炫一碗麵壓壓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