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何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為何又迅速崛起?

任先生講歷史 發佈 2023-06-09T11:17:37.333091+00:00

德國舒爾茨當局的回應是表示德國早在2010年,就完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賠款,總計640億歐元,折合黃金9.8萬噸。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任先生

編輯|任先生

俄烏軍事衝突爆發之際,北約國家卻迎來新一輪內訌:去年年底,波蘭當局突然向德國發難,要求德國給予波蘭1.3萬億歐元的二戰戰爭賠款。

德國舒爾茨當局的回應是表示德國早在2010年,就完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賠款,總計640億歐元,折合黃金9.8萬噸

這筆賠款總額在今天看來也稱得上是「天價」。舒爾茨表示:

今天的德國已經完成了對兩次世界大戰賠款的義務,不需要再對波蘭進行補償。

那麼,歷史上的德國為何會成為兩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角?歷經戰爭創傷的德國,為何還能夠在21世紀迅速崛起,成為今天歐洲經濟的火車頭?

民族主義:德國興衰的秘鑰

「我的生命不為別的,就是為我的民族而戰,為它復興而戰。這場戰爭只有一個口號:忠誠於民族。有一個詞,我從來沒有學會,那就是屈服!」

如果我們不介紹這段演說的出處,那麼屏幕前的你或許覺得這段演說詞十分振奮人心,甚至感到正能量滿滿。

然而,實際上這段演說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一周,而做出這段演說的人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惡魔:阿道夫·希特勒

在這名狂人的煽動之下,151萬德國士兵,高呼著「殺敵報國」的口號,兵分三路在1939年9月1日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波蘭國境。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波蘭便在德國的坦克履帶下宣告滅亡,將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捲入的一場災難性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在波蘭淪陷之後,納粹德國的軍隊便開始對整個波蘭發起了有計劃和預謀的民族滅絕,超過500萬波蘭人慘死在納粹的機槍和毒氣之下。

同樣的事還發生在被德國占領的荷蘭、比利時和蘇聯等多個國家。

然而,在今天的人看來感到十分荒謬的是:這些執行屠殺的德國士兵,竟然覺得自己從事的是讓德國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有人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士兵的瘋狂歸咎於希特勒個人「洗腦」般的魅力。

希特勒應該承擔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罪責固然不假,但將二戰納粹德國集體的瘋狂只歸咎於一人顯然無法展現歷史的全貌。

實際上,希特勒之所以能夠煽動整個德國,去參加一場幾乎與世界為敵的大戰,從根本上在於希特勒抓住了德國百年振興來的秘密,希特勒將他稱之為鼓動戰爭的「強心劑」,這便是近代歐洲以來的民族主義思潮。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崛起的民族主義思想,正是讓德國不惜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意識根源。

縱觀德國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歐洲近代的民族主義,並非是德國本土的產物,而是外國的舶來品。

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前,德國僅僅是歐洲一個地理上的概念。

在今天德國的土地上,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瓦等幾個裂土分疆的小國,對峙共存了百年之久。

在19世紀前近百年的時間裡,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古代的秦一樣,試圖將林立的小國徹底合為一體。

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這些在今天德國疆域內林立的小國驚訝地發現:占據歐洲面積不到一成的法國,竟然在拿破崙的領導下,在歐洲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德國眾多小國中最強的普魯士,曾連同英國、俄羅斯參加過前後多達四次的反法同盟,但多次均被法國的軍隊擊潰,就連德國今天境內的重工業區萊茵河流域都成為了法國傀儡下的「萊茵邦聯」。

僅僅是炮兵少尉出身的拿破崙,和只是德國陸軍下士的希特勒的命運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

在拿破崙看來,民族主義也正是他統御法國軍隊,讓法國戰勝歐洲諸國的秘密武器,他曾和指揮官們這樣說過自己的帶兵經驗:

「一個士兵不會因為一塊麵包和幾枚銀幣為你衝鋒賣命,你要做的是激發他們熱愛民族的靈魂。」

1815年,隨著拿破崙的百日王朝在第幾次反法同盟的聯合絞殺下徹底覆滅,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隨之劃上了句號。

然而,法國大革命中由法國士兵傳播的近代民族主義的思潮,卻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德國,義大利這些曾分裂百年的歐洲地區,開始試圖統一,效仿法國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近代民族國家。

從普法到一戰:資源匱乏催生瘋狂

1848年,德國中最大的邦國:普魯士爆發革命,人民紛紛上街請願,喊出了「普魯士向德意志邁進」的口號。

然而,這場試圖以和平統一德國的運動,最終因德國諸邦之間的分歧,改革派中呼籲廢黜普魯士君主制的激進主張和普魯士保守力量的鎮壓而告終。

1848年革命夭折後,象徵著保守力量,世代容克貴族的奧托·俾斯麥上台,被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委任首相的他,在1862年做出著名的鐵血演說:

「德意志的統一,只能通過一種方式,那就是鐵與血。」

俾斯麥的鐵血演說,將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注入到了德國民族主義的基因當中。

經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分裂百年的德國終於宣告統一。

然而,統一的近代民族國家:德國從一開始,就有著濃厚的軍國主義基因,這成為了打在德國民族身上長達兩個世紀的文化烙印。

在普魯士發動的三次德國統一戰爭中,對日後德國影響尤為深遠的一場戰爭便是普法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普魯士擊敗了當時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軍隊,德國皇帝威廉一世也是在供法國王室休憩的凡爾賽鏡廳內宣告了自己的加冕。

這一幕被德意志民族視為榮耀,但這樣的榮耀卻是將被踩在腳下的法蘭西民族尊嚴為基石。自此,法國和新生的德國成為了歐洲不共戴天的世仇。

更讓法國難以接受的是德國在普法戰爭中對法國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侵占,阿爾薩斯-洛林時至今日仍是法國重要的鐵礦、煤炭生產基地,其鐵礦產量占據法國全國鐵產量的90%。

德國之所以要求法國在戰後割讓阿爾薩斯-洛林,除了是因為這裡是歐洲傳統的德語區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德國自身是一個礦產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而這同樣是影響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因素。

在普魯士完成德國的統一之後,統一的國家市場,遠超法國的德國本土人口和市場需求很快讓德國成為了繼傳統老牌強國英國之後的歐洲第二大經濟體。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後,德國又因本土內燃機的發明很快反超英國,在19世紀末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然而,此時德國匱乏的自然資源已經無法滿足自身的工業生產需求。在自然資源巨大缺口,和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狂熱的驅使之下,德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1897年,德國以傳教士被殺為藉口,出兵強行占領中國膠州灣,也就是今天的青島

德國的此舉引發了國內議會中的和平主義者和西方其他國家的強烈不滿,時任德意志帝國外交部國務秘書恩哈德做出辯解,稱:

「德國不想動任何人的一杯羹,但德國也需要爭取自己陽光下的地盤。」

恩哈德這番「陽光下的地盤」演說,很快成為了德國國內民族主義者的狂熱口號,在這狂熱口號的趨勢下,德國已不滿足從中國、安哥拉、坦尚尼亞等第三世界的國家奪取領土。

而是將自己的目光投注向了英、法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

在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鼓動下,德國開展了和英國的海軍軍備競賽,德國上下都渴望在一次爆發的大戰中,一舉擊敗英、法兩個國家,進而成為新的「日不落帝國」。

然而,德國面臨的複雜地緣局勢,讓他還未等到做好充足的戰爭準備,便迎來了一場世界大戰。

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後,由於德國位於歐洲十字路口的中歐地區,德國往往需要面臨著西歐的法國、東歐的俄羅斯、中歐的奧地利、南歐的奧地利等多個世界大國在此的博弈。

複雜的地緣環境,更進一步降低了德國在外交上的容錯率,使德國坐在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外交「火藥桶」之上。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遭到塞爾維亞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刺殺,這成為了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的導火索。

然而,塞爾維亞在當時是俄羅斯的保護國,這讓奧匈帝國和俄羅斯之間劍拔弩張,而德國在當時又與奧匈帝國結成了同盟國陣營。

最終,這場外交意外導致了一系列災難性的後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場坦克、飛機和毒氣陸續登場的現代戰爭,讓一時間陷入民族狂熱的德國人驚訝地發現:戰爭,並不是他們想像得如此輕鬆

戰爭機器的馬達一旦扭動,想要讓它停轉下來就絕非易事。

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英法美聯合封鎖,而自身自然資源又無法滿足工業生產的德國在軍事、經濟上雙重崩潰,曾叱吒風雲歐洲大陸的德意志帝國在短短不到48年後便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兩次戰敗:衰落之後的反思

1919年,一戰後《凡爾賽和約》的簽署,讓盛極一時的德意志帝國失去了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700萬的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德國殖民地被英法日等一戰戰勝國悉數瓜分,這讓原本就自然資源匱乏的德國雪上加霜。

而巨額的戰爭賠款,法國的戰勝國姿態更是讓德國感到空前的恥辱,這成為了德國後續國內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崛起,並最終發動新一輪世界大戰的重要原因。

然而,隨著1945年5月,蘇聯紅軍將工錘鐮刀的紅旗插在柏林的國會大廈上,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自身命運的嘗試還是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更沉重的災難降臨在了德國的頭上——由於二戰後美蘇冷戰的格局,1871年統一的德國也隨之分裂成了東西兩個國家,此前跨越幾代人推動德國統一的努力,被兩場世界大戰摧毀得蕩然無存。

兩次世界大戰的慘敗和德國的分裂,擊碎了德國兩個世紀以來的民族驕傲,但垂下頭顱的機會也讓德國民族擁有了讓思想揚起的可能。

戰敗後的德國,對自身國家百年的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最終德國人發現——戰爭,並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崛起,邁向復興的必要條件。

沉痛反思戰爭後的德國,最終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歐洲各國和解。

1951年,德國與法國、義大利等國結成「歐洲煤鋼共同體」,從此靠國際合作的方式徹底解決了本國煤鐵礦物短缺的問題。

1957年,德國又與其他歐洲國家結成歐洲原子能共同體,這些組織為20世紀50年代歐洲經濟共同體,乃至今天歐盟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1993年,歐洲聯盟在荷蘭馬斯垂克正式宣告成立。

德國驚訝地發現:他們用強悍武力都未能實現的歐洲統一,卻在各國的和平談判與交涉中成為了可能。

歐盟成立之後,德國憑藉著法國等西歐國家提供的煤鐵等自然資源,以及東歐國家的勞動力,一躍成為了歐洲經濟的火車頭。

2023年1月,日本《產經新聞》稱,德國在今年很有可能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德國在近代百年中的崛起,試錯與復興之路,是人類歷史上一部曲折而精彩的史詩。

時至今日,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承擔巨額賠款卻仍能位居世界經濟前列的德國,依然被世人視為歷史的奇蹟。

德國百年發展史的經驗教訓,時至今日也啟示著今天的我們:

民族主義是國家振興與團結的基石,但倘若放縱和泛濫也可能成為危害國家的毒藥。戰爭與擴張並非是一個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唯有和平發展才能夠化解出本國利益與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參考文獻:

[1]Brakensiek, Stefan, Agrarian Individualism in North-Western Germany, 1770–1870, German History 12 (2), April 1994: 137–179

[2]Perkins, J. A., Dualism in German Agrarian Historiograph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8 (2), April 1986: 287–330

[3]Thomas Nipperdey, Germany from Napoleon to Bismarck: 1800–1866 (1996) p. 59

[4]Marion W. Gray, Productive men, reproductive women: the agrarian household and the emergence of separate spheres during the German Enlightenment (2000).

[5]唐永勝.德國崛起戰略選擇的啟示[J].世界知識,2013(10):67.

[6]肖洋.德國崛起的社會文化解讀[J].月讀,2013(03):54-5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