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被鮮血澆滅的地獄(七):直到倒下,我們才會停止戰鬥

不負人生優雅 發佈 2023-06-09T11:39:37.942188+00:00

歷史有時讓人發笑,有時令人恐懼,有時卻讓人掩卷沉思。就在第一架「超級堡壘」緊急降落在硫磺島的那天上午,栗林通過架設在父島的電台給東京發去電報,似乎是感到大勢已去,這份電報內容繁雜,恨不得把所有想說的都寫到電報里了:…

歷史有時讓人發笑,有時令人恐懼,有時卻讓人掩卷沉思。

關注@不負人生優雅,為您講述別具一格的歷史軍事故事。

本島陷落敵手,實屬本人力有未逮。

就在第一架「超級堡壘」緊急降落在硫磺島的那天上午,栗林通過架設在父島的電台給東京發去電報,似乎是感到大勢已去,這份電報內容繁雜,恨不得把所有想說的都寫到電報里了:

……我部正盡一切努力,力圖消滅敵軍,然火炮、坦克損失大半,軍官傷亡三分之二,今後戰鬥恐有困難之處。司令部及通信中心現已暴露於敵軍前線,我部與東京方面或將失去聯絡。當然,部分據點尚可頑強固守,拖延數日。即便據點覆滅,我部亦希望倖存者戰鬥到底……未能成功保衛本島,我部深感遺憾。

卑職栗林深知,敵軍必取道本島入侵本土……想見兵燹荼毒皇國,卑職不勝愧懼之至。唯有一事聊以自慰,面對敵軍大量坦克,我部官兵浴血鏖戰,不顧力量懸殊,誓死不讓寸土。敵轟炸火力之兇猛,實出筆墨形容之外,官兵英勇就義,全無怨言。

生死大關臨頭,卑職心無旁騖,但祈皇國必勝,神土安泰。今後戰局陡變,聯絡或將斷絕,謹在此向上級長官及有志同儕致歉,本島陷落敵手,實屬本人力有未逮(注1)。

----栗林忠道 絕筆信(注2)

3月5日,美軍的第5兩棲軍司令部下令,讓那些最勞累,損失最為慘重的部隊被撤回後方集結地域短暫休整,並將補充兵補入那些死傷嚴重的營。

經過短暫休息後,所有的三個陸戰師將在大規模炮擊後恢復全面進攻。

3月6日,美軍所有的攻擊部隊——軍艦、炮艇、已經登陸的重型火炮、迫擊炮、火箭炮,包括能夠出動的艦載機部隊——發動了整場戰役中最猛烈的長時間炮擊。

這次炮擊打掉了超過50000枚的各種口徑的炮彈,準備出擊的陸戰師集結在炮擊線後面200米的地方,近距離欣賞著這次最盛大的煙火表演,他們前方的日軍陣地被淹沒在似乎無窮無盡的煙塵和火焰中,偶爾會有一股巨大的黑色煙塵如噴泉一樣沖天而起,這是美軍的戰列艦在轟擊。一些炮彈落在了美軍的防線附近,甚至有個別炮彈掉在了美軍防線里,炸得陸戰隊員罵罵咧咧。

一如既往的,站在遠處的軍艦上觀戰的記者和水手們都覺得,不可能有什麼生物能夠在這樣的炮火中存活下來;一如既往的,他們大錯特錯了。

橫亘在美軍面前的,就是日軍的「元山巢穴」,這個不到3平方公里的地域裡,地下是錯綜複雜的迷宮通道,地面和峭壁上,密布著不低於1000個的山洞和掩體,連日軍自己都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個機動出入口。

炮擊停止後,「謝爾曼」坦克率先爬出防線,掩護著陸戰隊員向山坡進攻,只要地形允許,坦克部隊就會一直衝在前面;隨著炮擊的停止,日軍的各個火力點復活了,機槍子彈和迫擊炮彈雨點般砸向進攻的美軍。

在美軍看來,日軍完全把硫磺島給掏空了,猛烈的機槍火力總是從側翼向著陸戰隊員們掃過來,不停的有新的火力點在山坡上冒出來,日軍就像一群地老鼠,利用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到處亂竄。

為了打破僵局,指揮官呼叫了火炮和空中支援,新入駐1號機場的美國陸軍航空隊第15戰 斗機大隊也投入了戰鬥,他們裝備的是P-51「野馬」和P-61「黑寡婦」,儘管他們沒有經受過近距離對地支援的訓練,但是這些技術高超的飛行員仍舊躍躍欲試。

「野馬」戰鬥機的強勁動力讓它可以攜帶1000磅的炸彈——這玩意兒對日軍和對海軍陸戰隊同樣致命——一枚落在200米內的重磅炸彈可不是鬧著玩的。

但是這些重磅炸彈對硫黃島北部岩石高地上那些砂岩的打擊效果比500磅炸彈大得多。一枚重達半噸的炸彈光靠自身重量就可以硬生生地砸進岩石里,猛烈的爆炸可以像劈柴那樣將整面岩壁炸塌,而日軍的通道和工事就會通通暴露出來。

在前線苦戰的陸戰隊員們很歡迎「野馬」,對他們來講,就算被誤炸了,也不會比挨日本人的打更痛,更何況,他們可以在投彈時尋找掩護。

隨著戰鬥的推進,溝壑縱橫的地形很快就讓美軍的步坦協同戰術化為烏有,坦克只能停下來充當自行炮台,日軍的機槍打在裝甲上叮噹直響;而陸戰隊員們又開始拿出「打地鼠」三套件——火焰噴射器、炸藥+手榴彈;一個又一個的碉堡被啃下來,裡面來不及逃跑的日軍被燒成烏黑的一團,根據倖存的日軍戰俘交待,他們最怕的就是火焰噴射器,被點著的日本士兵就像「被炸過的雞一樣」。

依託堅固的工事進行戰鬥的日軍此刻仍舊沒有失去指揮,他們牢記栗林的命令,極少暴露在開闊地帶作戰,而是通過地下的交通網絡四處機(liu)動(cuan)作戰。

整整一天,美軍平均推進了不到300米,個別地方僅僅前進了50米;而唯一值得高興的是,美軍在日軍防線上成功地打入了幾個楔子——從這幾個突出部出發的話,美軍可以從側面包抄旁邊的工事群,甚至有可能爬到日軍的頭頂發動攻擊。

紐約的巨人隊失去了最好的球員

1945年3月7日,硫磺島戰役的第17天,殘酷、殘忍而骯髒的戰鬥仍在繼續著,而且日軍的抵抗絲毫不見減弱。

無比煎熬的戰鬥仍在持續,美軍派出了裝甲推土機,打算在崎嶇的山路上推出道路來,這樣坦克和裝載著75mm火炮的半履帶車就可以掩護步兵前進了;道路上布滿了地雷,工兵需要一邊排雷,一邊作業,有的地方還需要把機場用的跑道鋼板鋪在路面上,而這一切,都需要花費時間,更危險的是,日本兵一刻不停地在向著美軍開炮射擊。

所有人都清楚,被壓縮到島嶼北部的日軍堅持不了多久了,但是日軍的抵抗強度和意志仍舊和第一天一樣,「好吧,我們會一直使勁揍他們的,直到把他們揍垮,他們不可能一直堅持下去的」,所有人都在這麼給自己打氣,唯一的問題是,在日本人被打垮前,還有多少陸戰隊員會倒在這個該死的火山島上呢?

因為頭一天那場燦爛的煙火秀,施密特將軍不得不下令,讓各個炮兵營節約炮彈,因為彈藥的存量已經下降到危險的地步了,而運輸船還在海面上航行呢,一線部隊的迫擊炮彈倒是不缺,1號機場投入使用後,運輸機天天都在往島上運送軍火。

第5陸戰師將轉向內陸進攻,去奪下能夠俯瞰海邊和北野角周圍那一圈可怕防禦設施的高地。

而第27團2營E連則奉命向硫磺島北部海岸挺進,他們的目標是占領島嶼最北端的北野角,儘管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只有300米,但是沿途的每一個峭壁和縫隙里都藏著敵人的部隊,日軍將會全力阻擊進攻的陸戰隊員。

果然,在例行的掩護炮擊過後,空中的煙塵還沒有散盡,衝出防線的美軍就遭受到了日軍一陣可怕的迫擊炮彈攻擊,E連的士兵當即被炸翻了幾十個,剩下的人趕緊趴在地上,恨不得把腦袋埋到火山灰裡面去。

關鍵時刻,步槍排的排長,傑克·拉姆斯中尉迅速衝到了前面,作為一名優秀的橄欖球運動員,他曾在德克薩斯的貝勒大學獲得全美最佳球員的稱號——因此,他非常清楚如何縮短和對手的距離。

子彈是從幾個掩體裡射過來的,沒有地方可以迂迴,拉姆斯中尉一邊高呼部下進行火力掩護,一邊抓著手榴彈從側面沖向了一個日軍的炮台,炮台上的守軍發現了他,幾個帶著鋼盔的腦袋在掩體邊緣起起伏伏,看來日本人打算將機槍移過來,有人投擲出了手雷,冒煙的手雷在快速跑動的中尉身邊飛過——地面的塵土「轟」地一下爆出大團煙塵,拉姆斯中尉的身體隨之被掀飛。

但是中尉很快就爬了起來,在日本兵不可置信的注視下,他跑到炮台的死角,將手裡的手雷扔進了掩體,在爆炸聲中,日本兵的喧鬧聲小了很多,但是中尉又扔了一個手雷進去,第二次爆炸後,這個炮台徹底安靜了。

拉姆斯回過頭,大聲喊著,「快跟上來」。就在他跑向第二個掩體時,另一枚手雷將他擊倒了,這次手雷的碎片在他肩膀上開了個洞;中尉沒有倒下,他仍舊用手雷開道,然後帶頭衝進第二個掩體,用衝鋒鎗把裡面的日本兵通通幹掉了。

拉姆斯沒有停下包紮傷口,他仍舊在帶隊向前衝鋒,大聲地叫他士兵們跟上,跑動中,他踩上了一枚地雷,拉姆斯立刻消失在飛濺的石子和大團的煙塵中。

當煙霧散開後,他的士兵吃驚地看著中尉,拉姆斯似乎站在一個地洞裡,整個人矮了一大截——地雷炸掉了他的雙腿,但是他依靠著樹樁,奮力支撐著自己的身體矗立在地上,儘管全身是血,但仍在叫喊著,讓他的士兵們前進。

當天下午,在陸戰5師的野戰醫院裡,拉姆斯用一隻胳膊肘支撐起自己的身體,告訴格雷厄姆·埃文斯醫生,「醫生,看來紐約的巨人隊要失去一個最好的球員了」。

黃昏的時候,拉姆斯中尉死了。

就在拉姆斯死去的時候,E連的士兵們已經瘋狂地衝破了試圖阻擋他們的日軍防線,站在硫磺島的東北部海岸的最後一座山脊上,向下俯瞰著太平洋。

「對他們的領導人的愛和同情,與憤怒和失望交織在一起,提供了巨大鼓舞的力量」,戰後一份海軍陸戰隊的官方報告中這樣描述E連的戰鬥,「最後,士兵們發動了美國式的傳統自殺性攻擊」。

「萬歲」衝鋒

一直在右翼進攻的陸戰4師,因為連日的苦戰,大量的基層軍官陣亡,整個師的作戰能力已經下降到了登陸時的40%,而雪上加霜的是,即使在已經攻占的地區,沒完沒了的日軍小股部隊仍舊從各個縫隙和地洞裡面跳出來,對美軍發動攻擊,陸戰4師的相當一部分軍力都被牽制住了。

而一直戰鬥在最前面的第25團,卻仍然在穩步前進,他們終於將由千田貞季少將指揮的第二混成旅團包圍進了一個不斷縮小的封閉口袋陣里。

栗林在戰役開始前,特意將桀驁不馴的第二混成旅團指揮官大須賀應少將送進了醫院,讓他「被病休」了,沒想到接替指揮的千田貞季少將更加不聽招呼。

千田少將認為敗局已定,於是向栗林發出了電報,請求允許「萬歲」衝鋒。勃然大怒的栗林當即否決,並電告千田少將:離開堅固的洞穴工事只會加速硫磺島的失陷。

栗林當然是對的,因為包圍圈上的美軍早就防著日軍這手了,他們拉起了好幾層的鐵刺網,還埋下了不少地雷,關鍵的通道上架起了機槍,連後方的炮兵營都測好了射擊數據,瞄準了日軍可能衝鋒的路線。

3月8日晚,千田少將把手下的軍官們召集到了旅團的司令部——一個散發著硫磺味道,悶熱的山洞迷宮,他下令:計劃於明晚6點,先用所有的火炮轟擊美軍陣線,然後向著南面的折缽山發動進攻。眾軍官以水代酒,紛紛領命而去。

命令傳到2公里外的海軍警備隊司令部時,因為是口頭傳達,命令被聽成了當晚發動突擊,不過也沒有關係,因為這裡的指揮官,井上大佐,已經在策劃一場真正的自殺性進攻了。

井上曾因為折缽山的陷落而感到悲傷並大聲哭泣,現在他和身邊的數百名士兵已經被海軍陸戰隊團團包圍,作為一名武士家族的成員,他無法接受自己在包圍圈裡像野獸一樣被打死。

儘管栗林中將一直嚴令禁止各種形式的浪費性攻擊(注意!栗林不反對自殺性進攻,但是他不允許部下隨意揮霍有限的兵力),但是井上還是打算在3月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發動自殺性衝鋒。

自從日本帝國在日本時間的1941年12月8日偷襲擊珍珠港以來,每個月的8號都對日本人有著特殊的意義。

井上想要把他的自殺式的攻擊變成對這一個重大日子的一個獻祭。他計劃打破海軍陸戰隊 的包圍圈,一直衝到硫磺島的南部,再一次在折缽山上升起屬於日本的旗幟。

在一片混亂的命令中,大約1500人的海軍部隊被召集起來,日本士兵拿著步槍、輕機槍、手榴彈,一些人在胸口綁上了炸藥包,還有一些人手裡僅僅拿著削尖的竹棍;這些士兵利用黑夜的掩護,利用複雜的地形,悄悄地接近了美軍的防線。

一名火箭部隊(美軍的認定,一直到戰後,他們才搞清楚九八式臼炮是個什麼玩意兒)的指揮官——大曲覺中尉,代理著他100多名部下,從地底下的深深的洞穴裡面鑽了出來,向著位於二號和三號機場之間的海軍公墓前進,公墓是晚上發動衝鋒的集結地。

在一片漆黑中,儘管天空不時划過美軍的照明彈,但是隨著照明彈一起飛上天的還有大口徑炮彈和迫擊炮彈,加上這些一直在工事裡面抽冷子發射超口徑炮彈的傢伙們還都不認識路,最終等大曲覺中尉趕到集結點時,他發現自己的部隊就剩下15個人了。

半夜時分,日軍的先頭部隊已經靠近了美軍的防線,可惜橫亘在他們面前的不是一馬平川,而是美軍一層又一層的鐵刺網,在試圖剪斷鐵刺網時,日本人踩響了地雷。。。

如同拉響了警報一樣,美軍的照明彈密密匝匝地飛上天空,讓黑夜裡聚集在一起的日本兵無所遁形,而早已準備好的榴彈炮向著日軍的方位打出一片片彈幕;而暴露了行蹤的日本部隊也和被捅了的馬蜂窩一樣,他們高聲尖叫,狂呼「板載」,向著折缽山的方向猛衝。

天空被火焰和照明彈點亮了,早有準備的陸戰4師用手頭的一切武器全力還擊,迫擊炮彈和手雷如雨點般落下——陸戰隊的一個連足足扔光了20箱手雷——地面的火山灰在爆炸中如同噴泉一樣往天空迸射,中間夾雜著日本士兵的殘肢、內臟和屍體碎塊,密集的機槍和步槍火力在人群中橫掃,只有少數士兵淌過了這片火海屍山,他們衝進美軍防線,展開了白刃戰,激烈的搏殺持續了很長時間。

井上大佐最後被他的勤務兵看見的情景是:他高舉著自己的武士刀,大聲狂喊著「沖啊」,隨即消失在了一團團的爆炸火焰之中。

第二天早上,美國人在這片戰場上清點出了784具日本人的屍體,而陸戰隊有90人陣亡,257個人受傷。

大曲中尉是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他們的衝鋒方向被美軍的機槍嚴密封鎖了,他只能和其他日本兵一直躲在彈坑或者岩石後面,天亮的時候,大曲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戰場成了屍體堆放場,數不清的內臟、手臂、胳膊散落在他和其他倖存者周圍的岩石上,血泊在地熱的烘烤下冒著熱氣,戰場上臭氣衝天。

驚魂稍定的大曲立刻為自己仍舊活著而感到萬分恥辱。他糾集了一些士兵,讓一名陸軍軍官帶路,一行人摸到了第26坦克聯隊的駐地,得知反攻的命令被栗林長官撤銷後,他滿腦子都是海軍的戰友肝腦塗地,而自己卻在彈坑裡面躲了一夜。

大曲決心贖罪,他要把自己變成人肉炸彈,在身上綁上炸藥,和米國佬的坦克同歸於盡;被糾纏得精疲力盡的西竹一中佐只好同意過幾天就派他出去。

就在第二天,1945年的3月9日,硫磺島上的陸戰隊員們似乎突然看見了戰鬥結束的曙光。

第21團第1營A連的保羅·康納利中尉,他率領著一支28人的巡邏隊終於看到了這個島嶼最北端的海面。

巡邏隊爬上了海岸邊斷崖的頂端,向下俯瞰路過的碉堡的殘骸——那是早些時候被美國海軍的軍艦摧毀的;他們走到了海灘上,一些士兵脫掉了靴子,在海浪中嬉戲打鬧,也是為了減輕他們倍受摧殘的雙腳的痛楚。

作為將島上的日軍一分為二的證據,部隊帶回了一瓶海水,這瓶水被送到施密特將軍那裡,瓶身上寫著:「非飲用水,僅供檢閱。」

從登陸那天開始,從南到北,不到8公里的距離,A連已經整整戰鬥了18天,登陸時的200多名陸戰隊員,只剩下3個人最後踏上了硫磺島最北端的沙灘。。。

待續。。。



注1:此段電文摘錄自約翰·托蘭的巨著-《日本帝國的衰亡》。

注2:栗林後來還發了好幾封電報。


感謝各位閱讀,喜歡這個故事的話,麻煩點個讚吧。

#二戰##軍事##軍事趣科普##頭條創作挑戰賽##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