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樂圖》斬獲「荷花獎」古典舞獎

光明網 發佈 2023-06-10T22:16:13.014581+00:00

頭戴幞頭、身穿圓領長袍、腳蹬高筒靴、手持琵琶、笛、笙、拍板、腰鼓……古典舞《散樂圖》讓遼墓壁畫中的樂舞者「活」起來,盡顯歌舞繁盛場景。

頭戴幞頭、身穿圓領長袍、腳蹬高筒靴、手持琵琶、笛、笙、拍板、腰鼓……古典舞《散樂圖》讓遼墓壁畫中的樂舞者「活」起來,盡顯歌舞繁盛場景。6月4日,中國舞蹈家協會正式公布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評獎結果,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的原創古典舞群舞作品《散樂圖》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散樂圖》以遼墓壁畫「散樂圖」為創作基底,在深入挖掘豐厚的遼代樂舞文化的基礎上,生動再現了古壁畫中歌舞繁盛的場景與民俗文化,填補了遼代樂舞舞蹈作品創作這一領域的空白。

排練 汗水澆灌的「種子」開花結果

「這個獎項到來的那一刻,我最大的感受是滿足和如釋重負,這個獎項也為我們這一年半的努力和汗水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散樂圖》的表演者之一、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學生鄧伊晗異常感慨。據了解,本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從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中國舞協團體會員、5個中直院團以及13個新文藝群體報送的185個作品中,最終選出47部作品入圍此次終評,角逐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散樂圖》在群芳競技、強手如林的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最終與北京舞蹈學院選送的《駿馬圖》《覺》獲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

群舞《散樂圖》由北京舞蹈學院田湉與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張蕊、蔣樹棟共同編創,表演團隊由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研究生、本科生組成。《散樂圖》編導之一、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蔣樹棟告訴記者,這部作品從2021年7月份開始採風組建團隊,10月份進行音樂、服裝、道具、妝發的研討並開始製作,「2022年3月份,因為疫情影響,我們只能在線上進行排練、試動作,就遼代樂舞的舞蹈風格進行研究和修改,到6月份才開始線下集中排練,到去年下半年最終定稿。」2023年初,《散樂圖》登上央視「古韻新聲」節目和遼視春晚,受到觀眾一致好評。

作為群舞,兩個多月的線上排練的難度難以想像,但是表演團隊的同學們不畏辛苦、刻苦訓練,對每一個動作持續反覆地修改、完善、提升,使作品日漸成熟,直至成為精品。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學生趙睿琪興奮地表示,「獲獎真的太高興了!之前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

創作 細節創新「從無到有」

提到古典舞女子群舞,人們會想到柔美婀娜、仙氣十足,但《散樂圖》的17位女孩子表演得遒勁有力、張力十足,令人眼前一亮。蔣樹棟坦言,《散樂圖》舞蹈的形象塑造和服飾主要以遼墓「散樂圖」壁畫為原型,「創作的最大難點是遼代樂舞的文字史料和圖片資料留存很少,沒有人知道它的形態和審美是什麼樣。通過壁畫,我們只能看到一個舞者手搭在前額的動作和七名樂手站立吹奏的形態,所以舞蹈編導團隊只能發揮想像空間,在尊重歷史的同時,把它『無中生有』,這也填補了遼代樂舞這一空白。」

據蔣樹棟介紹,《散樂圖》的編導們查閱了大量遼代相關文獻資料,通過現存的文字記載,設計了肩部的抖動、腕袖的繞收以及半腳掌碎步等舞蹈動作。為了追求時代屬性和現代審美的和諧統一,該舞蹈的道具裝置以遼三彩的黃、褐、綠三色為主要元素,繪有牡丹圖,華麗又不失典雅。服裝上為了突出美感,舞者的裙子背後裝有魚骨。另外,舞蹈中的五個樂手雖然並非真正演奏樂器,但她們都接受了專業的器樂指導,「這樣的表演在觀眾看來才不違和,真正融入舞蹈中。」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院長王海峰表示,「此次獲得荷花獎對我們舞蹈學院來說是歷史性的突破,未來我們將聚焦更多本土傳統文化,不僅僅創作單一的舞蹈作品,我們還延伸到舞劇等藝術作品進行創新創排。」

未來 以「荷花獎」為標杆打造精品

除了群舞《散樂圖》獲得「荷花獎」古典舞獎,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古典舞雙人舞作品《那時花開》也入圍終評,兩部作品在本屆「荷花獎」大放異彩,開創了瀋陽音樂學院舞蹈表演專業發展的新里程和新高度。瀋陽音樂學院院長馮志蓮表示,此次獲獎對學院意義深遠,可以說在舞蹈人才培養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這對我們人才培養質量是一次充分的肯定,瀋陽音樂學院始終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立足對遼寧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演繹,探索出一條依託特色文化資源、打造舞蹈藝術精品、弘揚優秀地域文化的藝術創新之路。」馮志蓮坦言學院一直用精雕細琢的藝術精品衝擊高水平、高質量的藝術賽事,「瀋陽音樂學院努力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生動實踐和深入探索,此次獲得荷花獎對學院來說是歷史性的突破,我們也將以此為標杆,圍繞本地傳統地域文化創作更多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精品,奮力譜寫文化傳承發展的沈音篇章。」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寧

瀋陽音樂學院供圖

來源: 瀋陽晚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