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陳賡彭德懷爆發爭吵,彭德懷直言:陳賡,我是國防部長

紅史 發佈 2023-06-10T22:56:59.291404+00:00

抗美援朝時,記者千里迢迢奔赴朝鮮戰場,卻怎麼也拍不到一張彭德懷司令員面帶笑容的照片,這可讓一眾記者愁壞了。

抗美援朝時,記者千里迢迢奔赴朝鮮戰場,卻怎麼也拍不到一張彭德懷司令員面帶笑容的照片,這可讓一眾記者愁壞了。

閒聊時,記者們跟陳賡訴起苦來:「我們跟了他三天,他就是躲著不讓照相。」又說:「見彭老總笑,真是件十分難的事,所以最好能讓他笑。」

陳賡聽罷,信誓旦旦地向記者承諾:「沒問題,我保證讓你照上。」

當天吃過飯後,陳賡就拉上幾位志願軍領導,圍住彭德懷,提出要和他合影。彭德懷倒是和大家站到了一起,但臉上卻沒有露出絲毫的笑容。

記者面露愁容,一旁的陳賡不慌不忙,緩緩講起笑話來。

陳賡說:有一年,我在上海照相,照完一看模模糊糊。就問老闆:怎麼照成這個樣子?老闆說,你長得怎麼樣,照出來就什麼樣!我就說:哦,原來我長得模糊啊。

他話音剛落,彭德懷撲哧一聲,笑了。記者也趕緊心滿意足地抓緊這個瞬間。

陳賡最是知道怎麼能逗笑彭德懷。陳賡與彭德懷,都是來自湖南,都是戰場虎將。二人一個風趣幽默,一個不苟言笑,性格上的不同從未影響他們的深厚情義。

陳賡與彭德懷有著幾十年的情誼,二人始終相互理解,共同戰鬥。當然,也會有爆發爭吵之時,1955年我們國家首次授銜,陳賡與彭德懷就因為一個人,上演了一番激烈的爭吵。

這個人,叫彭啟超,是革命戰士,也是彭德懷的親侄子。

彭啟超:彭德懷的親侄子

彭德懷,本名彭得華,有兩個弟弟彭金華、彭榮華。彭啟超,正是三弟彭榮華的兒子。

1928年,彭德懷率紅五軍主力抵達井岡山,與毛主席、朱德領導的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會師。也是在這一年,彭啟超在湖南湘潭烏石寨出生。

彭德懷,是在戰場上立下戰功赫赫的猛將,也是國民黨反動派視為肉中釘的「共匪」。在國民黨統治區,作為彭德懷的親人,彭家人日子不好過。

國民黨派軍隊駐紮在距離彭家不遠的地方,時刻緊盯他們,監視他們的行動,為了不連累家鄉的其他父老鄉親,彭家人躲在山上生活。

家人們沒有因為艱苦改變意志,他們始終堅定地支持彭德懷搞革命,兩個弟弟彭金華、彭榮華也在大哥的帶領下,投身革命。

彭啟超年紀小,自幼在充滿革命氛圍家庭里成長,彭金華、彭榮華都在家鄉彭家圍子黨支部做工作,每次大人們在屋裡商量大事,年幼的彭啟超就坐在門口,有人過來,他就咳嗽,給二伯、爸爸通風報信。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抗日戰場上戰火還在蔓延,國民黨反動派卻將槍口對準了共產黨,發動「反共高潮」,共產黨領袖彭德懷的家人成了他們殺害的對象。

彭家突然被敵人包圍,子彈穿過彭榮華的胸前,彭榮華很快倒在血泊中;彭金華被捕入獄,在獄中受盡折磨,依舊堅貞不屈。1940年10月,彭金華與郭曦、曾純熙、劉輯瑞、何慶余、彭仲珊等共產黨人在易家灣鳳形山龍骨坡被秘密殺害。

彭榮華咽下最後一口氣前,奄奄一息地叮囑彭啟超:「孩子,我不行了。你記住,要為我報仇,為天下的窮人報仇,去太行山找你大伯吧。」彭啟超哽咽地點點頭。

失去了親人的彭啟超不得不堅強起來,踏上去尋找大伯彭德懷的路。

他先去了衡陽,在一個洗染店裡幫老闆娘帶孩子,還幹些買菜之類的家務活,他一邊艱難生存,一邊四處打聽著八路軍的消息。

得知廣西桂林有八路軍辦事處,彭啟超當即離開衡陽,一路直奔桂林,路上沒有錢,他就靠要飯前行。他誰也不認識,更不知道八路軍辦事處在哪裡,為了引起注意,他就當眾高唱抗日的歌曲,因此被國民黨特務抓捕關在獄中。

彭啟超在獄中關了幾個月,放出來後他還是堅持在大街上唱抗日的歌曲,他相信一心抗日的八路軍會看到他的。於是,人們會看到,一個年輕人高唱著:「黃河水,黃又黃,東洋鬼子太猖狂......」

事實證明,他的辦法奏效了。

彭啟超得到了地下共產黨的注意,了解到他的情況後,組織輾戰將其護送到太行山。

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正在太行山,建立起了抗日根據地,指揮部隊與日軍作戰,同時,又與不斷製造摩擦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堅決的鬥爭。

彭啟超見到大伯彭德懷時,已經是1942年了。

那是一個黃昏,來到太行山的彭啟超在警衛員的陪同下等待大伯外出視察歸來。

迎面走來一個穿著草鞋、褲子上縫著兩個顯眼大補丁的漢子,彭啟超不敢認,因為在國民黨蔣介石手下,凡有官銜的人,都是前呼後擁的,他沒想到作為八路軍領導的大伯是如此樸素。

等來人走過來時,彭啟超還在發愣,還是一旁的警衛員提醒他:「快叫伯父。」彭德懷先走到他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親昵地說道:「是啟超吧?沒想到你這麼快就到了。」

彭德懷關心他:「家裡怎麼樣?」

想到爸爸、二伯都已經被國民黨殺害,彭啟超的委屈襲來:「我無家可歸了......」在大伯面前,彭啟超再也克制不住,淚水洶湧而來。

彭德懷認為,「溫室里長不出好花兒來」,他決定不讓彭啟超留在自己身邊,而是將他送到延安學習。

彭啟超先後加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他繼承父輩的革命意志,投入到戰鬥中來。在中央突圍、保衛延安等大大小小的戰鬥中,彭啟超幾度負傷,榮獲了二等功,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戰士。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21歲的彭啟超先進入北京101中學學習,之後又到了陳賡創辦的哈軍工。

上尉還是中尉?

1955年,我國人民解放軍全軍授銜,授予在革命戰爭時期有功人員勳章和獎章。

當時彭啟超在哈軍工,時任哈軍工校長的陳賡考慮到彭啟超早早就參加了革命,酌情考慮,打算授予他上尉軍銜。

恰逢時任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來哈軍工視察,得知彭啟超即將被授予上尉軍銜的情況。

在彭德懷看來,按照彭啟超的德、才,以及他參加革命的時間,還不足以被授予上尉軍銜,應該授予中尉軍銜更合適一些。

在哈軍工的辦公室,彭德懷與陳賡就給彭啟超授銜的事情展開了一番爭論。

陳賡手裡拿著評定表格,義正詞嚴:「彭總,彭啟超是1943年參軍的,1947年打蟠龍鎮時,他就是代理副團長了。參照咱們的規定,最低軍銜也得是上尉,定一個少校都不為過。」

彭德懷不同意,用手敲著桌子:「彭啟超才27歲,年紀輕輕地就掛上個上尉的牌子,這對他不好。我看,這事兒就這麼著了,就給他定個中尉。」

陳賡也很堅持自己的意見,他強調:「彭啟超的軍齡、資歷、功勞都是擺在那裡的,我不能硬生生往低卡他啊。」

兩人越爭論越激動,最後直接爭吵了起來。彭德懷面容嚴肅:「陳賡,你聽不聽命令?別忘了,我是國防部長,老規矩,下級服從上級!」

向來古靈精怪的陳賡這一下也沒了辦法,不得不按照彭德懷的意見,給彭啟超降銜。

「降銜」的事很快傳到彭啟超的耳中,尤其是自己的軍銜還是大伯彭德懷專門下令給降的,這實在不得不讓彭啟超多想。

彭啟超有些不理解,彭德懷就耐心地給侄子做工作,他告訴彭啟超,這個軍銜確實是靠他的本事得的,但礙於他的特殊身份,很容易引起誤會,最後也影響了軍隊的形象。

彭德懷也強調:「在級別待遇面前, 幹部子弟要帶個好頭。」他耐心地給年輕的彭啟超講其中的道理,也讓彭啟超終於想通了。

彭啟超心服口服地接受了組織對自己的安排。

1958年大學畢業後,彭啟超被分配到福建漳州機務大隊,他在單位工作十分努力,也得到領導人們的一致好評。

大伯彭德懷在百忙之中,還會寫信叮囑他,教育他:

「啟超:在思想上、工作上要向高標準看齊,經常去找差距,就會感到自己比不上別人,就會虛心,就會不斷進步;生活上,要向低標準看,主要是向五億多農民看,這樣就會感到滿足。以此共勉。」

每每想起大伯的叮囑,彭啟超也會激勵自己,要切切實實地為人民做點事。

命運的轉折

命運的劇變出現在1959年。

這一邊廬山會議召開,彭德懷被免去國防部長的職務,也從中南海遷居到北京西郊的吳家花園。

一時間,彭德懷的身邊充滿了各種爭議,作為彭德懷侄子的彭啟超特意去見大伯,伯侄倆深夜長談,彭啟超堅定告訴彭德懷:「大伯,您對黨是忠誠的,將來無論發生什麼,侄兒永遠相信您!」

因為是彭德懷的侄兒,彭啟超之後被調派到武漢食品公司做事,他之前所學的專業一點都用不上。再往後,他的遭遇更加艱難,吃了不少苦頭。

彭啟超自始至終只有一句話:「伯父是個好人,我相信他。」

值得慶幸的是,在那些艱辛困難的日子裡,彭啟超身邊還有妻兒的陪伴,他身體不好,妻子劉慶雲就背著他求醫看病,將他從危險的邊緣拉了回來。

彭啟超以為自己命不久矣,躺在床上一邊掉淚,一邊拉住妻子的手叮囑道:「慶雲,我不知道還能挺多久,我走後,你別盡惦記著孩子,耽誤了自己,遇到合適的人,就嫁了吧。」

他虛弱都交待自己的後事,劉慶雲當即捂住他的嘴,有些心疼又有些生氣地勸他:「你怎麼盡說喪氣話?想想伯父他老人家,想想兩個孩子,咱怎麼也得活下去啊!」

彭啟超與妻子相互理解,相互鼓勵,見到大伯彭德懷的機會不多,他們心中常常記掛著親人。

彭啟超去吳家花園看大伯,彭德懷的身體不好,已經很虛弱了,他滿腹心事地告訴彭啟超:「我有一樁心事,多年未能了結,看來此事由我了結是沒有希望的,倘若將來你有可能,只好請你幫忙了。」

彭德懷記掛的心事,是關於肖克將軍的。

1958年左右軍隊內部開展運動,因為過去的往事,彭德懷想向肖克說一聲抱歉,只是現在的他難有這樣的機會,他只好將此事交託給侄子彭啟超,彭德懷囑託他:「只好拜託你了。」

彭啟超當即答應下來,他寬慰大伯:「只要伯伯吩咐,我一定設法辦到。」

1974年11月彭德懷與世長辭,他的心願還未實現。直到彭德懷去世的4年後,他的追悼大會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追悼會上,已經50歲的彭啟超無法控制自己的悲傷情緒,在會場失聲痛哭起來,遺憾的是,他再也無法再見大伯一面了。

直到1979年,彭啟超輾轉回到北京,在余秋里的幫忙下,他專門與肖克將軍見面,轉達了彭德懷生前的歉意,終於實現了彭德懷的心願。

彭啟超又回到軍隊工作,他與劉慶雲的三個孩子也都長大成人,走上國家的不同崗位。1983年,彭啟超離休。歷經一生磨難與坎坷,彭啟超的晚年在平凡與簡單中度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