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領導「牽手門事件」上熱搜:世界上最可怕的從不是人心

第一心理 發佈 2023-06-10T23:33:45.001934+00:00

比如說在網絡上就存在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大多數身處一些鬧市當中,一般是一些熱鬧的景點,然後拿起手中的相機對準那些自己認為非常好看的異性,進行拍照。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隨著網際網路的逐漸發達,在網上傳播各種信息已經成了當今這個時代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

很多時候人們不光傳播自己的相關信息,也會在無意之間傳播一些自己看到的,

但是卻與自己無關的信息。

比如說在網絡上就存在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大多數身處一些鬧市當中,

一般是一些熱鬧的景點,然後拿起手中的相機對準那些自己認為非常好看的異性,進行拍照。

這種行為被稱之為街拍,

一方面能夠給拍照的人帶來一些收入,另一方面也能為那些在鏡頭當中亮相的人增加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一度也成為了一些想要成為「網紅」的人所尋找的一種成名途徑。

然而就在2023年的六月初,正是因為街拍這種形式的存在,

居然還有一樁涉及官員生活作風問題的案件被牽扯出來。

意外「收穫」:鏡頭下的秘密

就在2023年的六月初,原本是一個十分普通的揭開圖片當中,

人們發現一位與年輕女子牽手的男性,疑似是某國企的高管。

這一事件已經曝光之後立馬在網絡上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

之前網傳這位男子所屬的工作單位也迅速發聲回應:

街拍的視頻和圖片當中的這位男子確實是該國企的高管,

該企業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旗下的一個工程項目管理公司。

被拍到的男子胡某是該公司持股100%的法定代表人;

同樣,圖片和視頻當中與胡某手牽手,舉止親密的這位女性,也是該公司的一名員工。

事後該公司已經表示胡某被停職,同時被單位的紀委調查;

涉事的這位女員工同樣也被停職,一同接受調查。

有很多人也許好奇:文中所提到的這件事情最多也就是涉及到這位高管的生活作風不正,

為什麼會引發如此熱烈的討論?甚至在其被停職調查之後,還有很多人拍手稱快呢?

因為這件事情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

國企領導「牽手門事件」上熱搜:世界上最可怕的從不是人心。而是人的欲望,欲望生貪心,貪心化而做人性。

街拍事件背後:最可怕的是人的欲望

胡某的這次街拍事件,其實最表層的一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頗具社會地位的人,

胡某居然在公開場合與一位並非自己妻子的異性舉止親密,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這也是大眾對此次事件最為關注的一點,因為類似的事情更能夠引發人們的好奇心。

但如果我們深入的去思考這個事件,我們會發現,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首先,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旗下駐北京公司的高管,

胡某在正常應該工作的時候卻出現在了成都的鬧市區,

這從側面表明了在胡某看來,工作也許沒有自己的娛樂重要。

對於一個在重要單位有著較高地位的高管而言,這種心態毫無疑問是不利於工作開展的。

其次,在胡某的觀念當中,

很有可能是認為他如今的社會地位能夠給他帶來許多方面上需求的滿足,而並不僅僅是需要通過證明自己的價值來滿足需要了。

最終,有人發現這位途中的女性手上所拿的奢侈品包,其價值在4萬元人民幣左右。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兩人很有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取了一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財富。

如果我們從來看待這個事件,

那麼也就是弗洛伊德的各種「三段論」——首先就是前意識、意識和潛意識,

這種模型就類似於海上的冰山一樣,

把人的意識分為了能夠感知到的以及不太容易發現的兩個部分,同時潛意識是占更大比例的。

在胡某的事件當中,他潛意識裡對於娛樂消費以及兩性的需求,是超過了正常需求的。

常人滿足自己心理需求時,往往是要通過自己的行動去交換,

但對於胡某這樣擁有一定社會資本的人來說,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地位去獲取原本不屬於自己的一些收益。

洛伊德還有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段論。

本我指的是人性最初的一種狀態,其所渴望的更多也是源自於生理上的需求;

自我則是個體擁有自我意識之後所能夠感知到的一種狀態。

超我則是社會化了之後的個體,通過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給自己施加的一種狀態。

對於擔任國企高管的胡某而言,社會精英這一層身份毫無疑問是超我層面的,

這要求他去做一些很體面的事情;

丈夫和父親的角色則是自我層面的,這要求他去履行一些責任;

與異性牽手逛街則是本我層面的,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最原始的需求和衝動而做出的選擇。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