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我從三學街漫過

西安舊事 發佈 2023-06-11T00:02:47.506229+00:00

巷口西便是碑林博物館,以館藏《開成石經》《石台孝經》等珍稀石碑而聞名於世,碑林南側高大的青磚影壁牆外,東西蜿蜒至安居巷的這條小路就是三學街了。


走進端履門向西一折,一條古意盎然又別有韻味的小街映入眼帘,左首一條更窄的小巷是咸寧學巷,巷口百年紫藤氤氳著它的百年氣象;巷口西便是碑林博物館,以館藏《開成石經》《石台孝經》等珍稀石碑而聞名於世,碑林南側高大的青磚影壁牆外,東西蜿蜒至安居巷的這條小路就是三學街了。

那一年,我從這古風小街走過,心裡無比舒暢,有種說不出的暖意一直涌動在我的心頭。我記得,當時是一位文友邀我去喝酒,他是一位畫家,是石魯先生嫡孫石迦。石迦告訴我,我們傍晚吃飯的酒館是在順城巷那邊,離我們倆的住處不遠,我倆是鄰居,可以早點出發,一起從三學街拐到順城巷,他好像還約了別的什麼朋友。路旁有很多古玩店,石迦是個有趣的人,他會時不時走進小店與熟識的店主聊幾句,拿過他們遞給他的老物件看一看,在手裡把玩片刻,算是鑑賞。


酒館的主人也是石迦的熟人,他給我們幾人都送了一枚刻有「城」字的玉璽樣的石章。那是一個民宿一樣的小院兒,店主帶我們幾人參觀完一個個與那石章一樣有趣的小包間後,我們在院中一張方桌坐下,抬頭可望見星空、月亮、城牆,以及逛順城巷的遊人。

他們確是在痛快地喝酒,而我是在欣賞喝酒的人和他們周圍的風景,對我來說,不能叫喝酒,只能是禮節性的敬酒,是用小口抿酒,心裡還盼著他們最好把桌上那一小罈子酒都喝完,好在走的時候能讓我把那個罈子拎走,帶回家去插花。

那場酒他們喝得很開心,聊得也很開心,我開心的一刻是我手拎那隻空壇與他們一起順著城牆根兒往回走的時候。路燈下晃動著我提著酒瓶時長時短的身影,感覺很有趣,走著走著,我不由自主或慢或快漸漸就與他們保持起距離來,恍惚看到罈子里已經插了花,那支花還帶著酒氣。

回到家,總感覺有種詩意繞之不去。回家的路上,當時的情景如城牆、紅燈籠、酒幌、三學街、老木門、影壁牆,以及小二、路燈、酒罈等元素,似乎都有了詩意。

便坐下來把自己的感覺用詩句記錄下來,創作出這首以長安為題的詩歌。靈感來時容易展開想像空間,此時想起了李白,想起了秦腔,想起城牆以及邊塞風光、絲路駝鈴,三學街晚上唐風秦韻的街景,似乎令我夢回了一次大唐。想起了一個個名勝古蹟和陝西的獨特風味,種種長安元素漸漸在腦海呈現,越想越寫越有種自豪感,漸漸把長安那些典雅與風韻物象化成心中的意象,到了虛實結合的境界。長安的風韻與典雅,其中把內心的一些嚮往與憧憬也帶入詩中。全詩以兩句為一小節,小節前後貫穿,組成一個整體,每個小節的第二句末尾押韻,將抒情、敘述為一體。想不到的是這首詩在我的博客以及報紙上發表後,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被電台、電視台的主持人搬上銀屏,在與一些著名朗誦藝術家的互動下,使這首詩更適合朗誦。


《醉長安》

酒,是詩的靈魂
詩,是酒的醉花

昔日的長安人,一端杯就想到李白
今天的西安人,一喝酒就唱起秦腔

喝一口老酒,品嘗著李太白的韻味
走一條古街,傾聽著古風裡的斷章

拉近我目光的是那壇與壇之間的距離
醉倒我神韻的是那唱與腔之間的激昂

詩花,古風,羊肉泡,biangbiang面
鐘樓,城牆,大雁塔,曲江池

那個穿長衫的小二,滿目春風
這位品西鳳的老者,一臉滄桑

昨日,那裡舉辦了一場盛宴
而今,我舉目無親想起爹娘

便已歸真,只能等著席散
若有酒量,儘管打開陳釀

悄寂的古城巷華燈初上
手拎那隻空壇夢回大唐

這首詩在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大型音舞詩會上,根據需要又加了新的元素和意象進去,由朗誦藝術家朗誦,藝術家的精彩演繹,以及現場書畫家提筆揮毫作畫《李白醉酒圖》,舞台上那穿古時長袍的舞者輕輕曼舞,令人沉醉在動人的長安詩意里。值得一提的是,《醉長安》經過長期研究實踐陝話朗誦的李連源先生演繹,古琴大師梁建平先生配古樂,用陝話朗誦的那個版本似乎更受陝西讀者喜愛,著名秦腔演員張波還專門請陝西戲曲研究院的老人為《醉長安》陝話版編了伴奏曲。

與此同時,書院門城牆根兒有一個酒家,也以「醉長安」作為酒店命名,因了《醉長安》,店主聘請我為他們酒店的文化顧問,還請陝西女子詩社在其古風古韻的小院裡搞了一場詩歌朗誦會,讓詩歌自然而然的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那個空罈子現在還插著花,擺在我的書架上,也不斷有朋友告訴我,聽到《醉長安》那首詩在哪裡又被誰朗誦了,一邊說一邊也隨口誦讀幾句。

因為三學街、書院門、順城巷,才有了《醉長安》,成詩很隨意,但卻很長安,也是一眾熱愛古城的詩友們樂此不疲爭相朗誦的原因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