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28歲就退休在家,晚年以90萬斤小米賣掉王府

趣知史館 發佈 2023-06-11T00:15:28.294916+00:00

1951年,載灃在重病之中,已經感到自己時日無多了。在載灃晚年時,以90萬斤小米的價錢,賣掉了居住大半輩子的王府。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51年,載灃在重病之中,已經感到自己時日無多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他開始回憶那些年輕歲月。

載灃曾為攝政王,當時的國家大事全由他一人掌控。不過剛滿28歲,他就被迫退休了。

在載灃晚年時,以90萬斤小米的價錢,賣掉了居住大半輩子的王府。

載灃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下面我將帶你走進他的傳奇一生。

推上前台

1908年,在朝廷上的一片肅穆中,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即位。

不過,這位末代皇帝此時年僅3歲。按照清朝後期的慣例,應該由太后垂簾聽政。

不過,由於之前一直是慈禧太后掌權,導致朝廷上的大臣普遍不願意讓隆裕太后垂簾。

正當朝野上下開始猜測新的掌權者時,慈禧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她選擇的是溥儀的生父,醇親王載灃來當攝政王,輔佐朝政。

載灃是道光帝的孫子,光緒帝的兄弟。在光緒帝駕崩之後,甚至還有人提議讓載灃即位。

不過慈禧太后顯然不願讓一個年輕力強的人來做皇帝,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慈禧選擇了年幼的溥儀。

但載灃也沒有就此退出權力中心,在慈禧的安排下,載灃成了攝政王。

載灃為什麼能從眾人里脫穎而出,成為執掌大權的攝政王呢?

載灃是醇親王奕譞的第五個兒子,在1883年出生。小時候的載灃,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清朝的皇室成員里,這些皇家子弟每天不僅要培養武力技能,還要滿、漢皆修。

這些對於他們來講都是必修課,載灃自然也不例外。

在課堂的一眾學生里,載灃學的最認真。尤其是對於漢學,載灃有著深厚的興趣。

在他很小的時候,載灃就已經接觸到了一些詩詞文章。

在眾子弟里,載灃算是非常優秀的。在他8歲時,又承襲了父親的爵位,成為醇親王。

在光緒時期,慈禧太后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便大力重用載灃,讓他為自己辦事。

為了進一步控制載灃,慈禧還將自己的養女許配給了他。載灃雖然心裡不情願,但也沒有辦法。

不料,還沒等載灃與之結婚,在他的身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1901年,在義和團運動中一名德國的官員被殺害,德國要求賠禮道歉。

都說弱國無外交,此時的清政府早已不復當年的強盛。面對德國的咄咄逼人,清政府只能無奈答應,並且還承諾親自派人去德國道歉。

不過,對於去德國的具體人選卻遲遲沒有定下來。這些大臣們,都習慣了往日高高在上的日子,誰也不願遠渡重洋去一個「小國」賠禮道歉。

在考慮過後,慈禧決定選派她一向信任的載灃前去。

在德國,載灃不僅完成了慈禧交給他的任務,更在這次訪問中了解了德國。

載灃結束了在德國的事宜後,還萌生出週遊歐洲各國的想法。不過,這件事在當時遭到了德國的強烈反對,而國內的慈禧也並不支持他前去。載灃最終沒能成行,只得回了國。

回國後,載灃憑藉著在德國的表現,一躍成了皇室中的傑出人物。

儘管載灃出國是為了向德國道歉,但不管怎麼說,載灃也算是皇室子弟中少有的出過國的人物。

醇親王的身份,再加上他出過國的經歷,讓載灃更加受到慈禧的重視。

在慈禧的關照下,載灃的仕途走的一帆風順。僅僅24歲,載灃就坐上了軍機大臣的位置。

載灃逐漸進入了慈禧太后的核心集團中,在國家的一些大事中,也時常能看到載灃的身影。

後來,慈禧與光緒帝先後病重,對於自己的身後事,慈禧也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載灃在慈禧的手下多年,慈禧早已看透了載灃這個人。她認為載灃雖然名譽很高,但實際卻是才能平庸之輩。

不過載灃性格柔弱,比較容易掌控。因此,慈禧便選擇他監國攝政。

後來的事實證明,慈禧的判斷並沒有錯誤,載灃上台之後,確實無力應對晚清亂象。

攝政的功過

從成為攝政王到最後被迫辭職,載灃一共掌權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儘管載灃不時受到隆裕太后和其他大臣的限制,但他仍然是實際上的最高掌權人。

在清朝的最後時光里,載灃卻沒能力挽狂瀾,阻止清朝滅亡的命運。

1909年,載灃迫於全國的形勢,下令預備立憲,推動內閣的組建工作。

立憲運動早在清末新政中就提出了,在當時,眼看清廷的統治不穩,為了堵住天下人的口,慈禧太后便提出了所謂的立憲,企圖延續清王朝的統治。

慈禧嘴上說著要立憲,實際上卻一拖再拖。就這樣,立憲一事就拖到了載灃上台。

載灃為了穩定政局,也為了獲得一些威信,便重新下令預備立憲。載灃此舉,確實也得到了立憲派的稱讚。

更重要的是,此時革命的時機尚未成熟,載灃的統治暫時還算穩定,他可以實施一些措施來挽救清王朝。

因此,在上台之後,載灃就在整頓吏治,加強軍事等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除了這些成效不高的措施之外,載灃還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罷免袁世凱。

袁世凱是靠著背叛光緒皇帝起家的,在慈禧太后活著時,便有不少人記恨他。如今慈禧太后死了,袁世凱也就沒了保護傘。

按照載灃一開始的構想,他是準備直接處死袁世凱的。

但袁世凱在朝中這麼多年,身邊也培養了一些親信。除此之外,袁世凱還有一支北洋軍隊。

這支北洋軍隊配備了新式武器,採用的也是新式訓練。本是為了防範叛亂,保衛清廷而設的,但在袁世凱的教育下,這支部隊只聽從袁世凱的命令,只是在名義上屬於清廷。

鑑於袁世凱在朝中的勢力太大,載灃又剛剛上台。為了求穩,載灃並沒有直接處死他,而是將他革職,禁錮在家中。

不過,迫於局勢,載灃很快就被迫重新啟用袁世凱。而事情的緣由,還是在載灃當初所提的預備立憲上。

1911年5月,歷經兩年的準備,載灃所提的預備立憲終於有了結果。

正當各方人士都翹首以待時,載灃卻鬧出了「皇族內閣」的的亂子。

在看到清王朝頒布的內閣名單後,各方人士都對載灃產生了深深的失望。

就連一向主張君主立憲的梁啓超,也改變了想法,開始堅持革命。

面對眾人的質疑,載灃非但沒有一點反省,反而重申他的想法,怒斥這些反對的人。

就這樣,清王朝錯失了最後一次自救的機會。在一片混亂中,武昌起義爆發了。其他省份也相繼響應,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

在載灃上台前,其實就已經意識到了地方省份的問題。因為清廷的衰弱,對下面各地的掌控力也大不如前。

隨著清朝的割地賠款,地方各地的督撫也漸漸心懷不滿,有了叛亂之心。

但載灃並沒有安撫他們,而是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的實力。

這自然引起了各地督撫的不滿,因此在武昌起義時,這些人才會毫不猶疑的宣布獨立。

看著國內的一片亂象,載灃十分憂心。但對他而言,此刻唯一能救清王朝的,便只有袁世凱了。

儘管載灃內心十分不願意,但他還是不得不請袁世凱出山。

袁世凱也十分聰明,他並沒有直接答應載灃的邀請,而是先裝病,為自己獲得更多的籌碼。

直到清廷答應給他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才假惺惺的「被迫」接受詔令。

擁有軍權的袁世凱,並沒有向載灃期望的那樣拯救清王朝。在面對革命黨時,袁世凱並沒有盡心竭力的阻攔,而是邊打邊談,為自己尋求更大的政治籌碼。

最終,袁世凱與革命黨達成了協議,只要其逼迫皇帝退位,他便可以成為中華民國的首任總統。

之後,袁世凱逼清帝退位,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清朝,就此宣告結束。

而載灃早在辛亥革命後不久,就被迫辭職,居家休養。

在離職後,載灃或許已經料到了清朝滅亡的命運,他回到家裡,故作輕鬆地說道:「從今以後終於有時間在家抱孩子了。」

隨著清帝的退位,載灃也徹底失去了重掌大權的機會。在他下台後,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退位之後

載灃黯然退下了權力的舞台,但與歷史上其他人相比,載灃仍舊是幸運的。

他仍然保住了性命,而且還能繼續居住在原來的王府里。

辭職之後,載灃本想就此一心一意的過平凡人的生活,但他特殊的身份,卻屢屢打破平靜的生活。

按照袁世凱的承諾,清廷的皇室成員仍舊可以享受之前的待遇。但在風雲變化的政治中,袁世凱又能興盛多久呢?

更何況,袁世凱上位之後,並沒有按照承諾,每月給清廷提供補給。

1924年,馮玉祥入主北京,並將皇帝趕出了紫禁城。此時的載灃,不得不為了清室,再度遊走奔告。

當時的各路軍閥都忙著打仗,誰會去管一個已經退位的皇帝呢?載灃的努力最終宣告失敗。

被趕出紫禁城的皇室人員,都住進了載灃的醇親王府。王府內房間眾多,住下這麼大一批人倒是不成問題,但這麼多人的開支,卻加重了載灃的負擔。

自從辭職後,載灃便沒了俸祿。而袁世凱又沒有按月給清廷供給餉銀,載灃便沒了收入來源。

但憑藉著多年來的一點積蓄,載灃得以在王府內勉強過活。

但隨著紫禁城裡的這幫人到來,載灃的經濟狀況開始捉襟見肘了。

這群人不懂謀生,又放不下面子,講究所謂的「排場」,這樣的花費可想而知。

不得已,載灃只能變賣府里的資產,開始得過且過的生活。

不過,還沒等他把錢花完,就發生了一件更讓他糟心的事情。

溥儀被挾持到東北後,答應了日本人的邀請,出任了「偽滿洲國」的皇帝。

載灃聽到消息後,非常氣憤。他想不明白兒子為什麼要做這種叛國之事。

不過此時的載灃早已沒了之前的權力,他也不能阻止什麼,只能罵幾句,解解心裡的怒氣。

後來,日本人為了擴大「偽滿洲國」的影響,便對載灃動起了心思。他們派吉岡安直去了醇親王府,準備將他也請到長春。

但載灃看到日本人後,就婉拒了他們的請求。吉岡安直為了將載灃請過去,每天都好吃好喝的招待他,還許以高官厚祿。

但載灃不為所動,對他來講,這是背叛祖國的行為。載灃雖然不願意和漢人合作,但他心裡更加仇恨日本人。

吉岡安直在醇親王府呆了好多天,卻始終沒能帶走載灃,不得不失望而歸。

日本投降後,載灃也沒能閒下來。他聽小道消息說,國家之後要把房子充公。

載灃為了房子的事情,又找了多人的打聽。最後,載灃聽說政府不會侵犯學校,便把自己的王府改造成了一個學校。

改成學校之後,載灃這才免於流落街頭的命運。不過沒過幾年,他的房子住的又不安穩了。

在解放後,由於物資,場地等緊缺,黨的一些機關找不到辦公地址,便把目光投向了載灃的王府。

這次的載灃並沒有拒絕,他經過了思想的改造,也想為新中國做一點貢獻。

聽說有關單位要徵用他的房子時,他主動去找了相關人員商量,並願意配合國家的一切決策。

後來,載灃和中央達成了協定:以90萬斤小米賣掉王府。

搬出王府後,載灃自己留下了一部分小米,剩下的一些小米,全被他分給了下面的子女們。

在當時,這些小米可以換不少錢。這些錢足夠載灃重新找個住處。

至於他的孩子們,也可以憑著小米換成的錢買下一間房子,靠自己的勞動生活。

1951年,載灃不小心染上了風寒,不久後因病去世,享年68歲。

結語

回顧載灃的一生,他起起浮浮,歷經了近代中國的眾多大事。從晚晴一直到建國後,他的命運可以說是當時清室眾多成員的縮影。

載灃從年輕時的封建復古到晚年的思想進步,這其中經歷的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載灃也做了很多自己的選擇。儘管他在其中也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但我們在看待一個歷史人物時,要從他的階級背景去看,而不能單純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待。

從載灃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了,很多時候他都是身不由己的,因此我們也不應該過於苛責他。

載灃的經歷,告訴了我們在面對歷史的潮流時,不能固執已見,也不能一味逃避,而是要了解它,順應它。

各位讀者朋友們,通過載灃的故事,你有哪些啟發呢?


  • 作者:第一頁
  • 編輯:然若
  • 參考文獻
  • 1.劉晨. 載灃與清末軍事改革[D].蘇州科技大學,2020.
  • 2.劉福,吳學軒.淺析載灃為政與清朝滅亡[J].,2018,17(01):52-55.
  • 3.李學峰.武昌起義後載灃的應對與選擇[J].明清論叢,2017(01):290-331.
  • 4.蕭三郎.載灃:末代攝政王[J].源流,2011(17):32-33.
  • 5.商鳴臣,李波.載灃的晚年歲月[J].春秋,2008(04):55-56.
  • 6.周迎春,張愛華.攝政王載灃與清政府的傾覆[J].貴州文史叢刊,2005(03).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與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關鍵字: